这是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过程。
如果说当年葛丹为希柏澈的离宗思路所震慑、直呼“此非算也!玄也!”,是逻辑的一个奇迹,那如今弥展现在王崎面前的,就是另外的一个奇迹。
极尽复杂的逻辑过程。
“用概念代替运算”的离宗理念,本是为了“简化”而诞生的。几句话就证明出别人几页纸才能计算的东西。
这就是逻辑的奥妙。
但是,弥并没有。针对语言,海神类构筑了另外一个“象限”的逻辑方法。这种方法在人族看来,就好像是由甲到乙,由乙到丙、由丙到丁,由丁到戊、再又戊到己,最后一顺到达庚辛,好像是绕了一个巨大的圈子。
但是,这只是神州人族的主观判断。实际上,这种工具或许非常适合处理语言上的逻辑问题。
只是,人族无法理解。
弥不介意将自己推演的过程全程展现出来。因此,王崎也可以参与这一场思维与逻辑的“冒险”。
在自然语言的曲折迷宫当中,找出一条道路的大冒险。
这就是弥现在在做的事情——解析化形神通当中关于“语言”的部分。
化形之法的开发周期就是以万年来计算了,之后又有千倍与此的推演时间。而为了防止“敌人”的破解,龙族又设下种种技术壁垒,破解极难。
现在人族也只能将之割裂为几个部分,然后由天灵岭和万法门一同来破解。
海神类在其中也担负了很重要的任务。
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弥停止了推演。
感觉到戛然而止,沉浸其中的王崎叹了口气。
“又怎么了?”
弥问道。
王崎摇摇头:“再一次觉得……老天爷还真是不公平。”
当有人还在吟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时候,有些人已经通过数字建模从任意的角度观察这山的真面目了。
这就是差距。
“有些时候,我反而很羡慕你们呢。”弥摇摇头:“对于你们人族所谓的几何学,我就缺乏正确的认识,而且在获得人族的思维之前,也不大可能有认识。你来羡慕我们做什么?”
海神类的空间感是曲面几何,但这并不表示他们真的懂曲面几何。这就和人族的空间感都是欧式几何,但是不是人人都懂画天法【欧几里得几何公理】一样。
“不允许我贪个心吗?”王崎正黯然神伤:“再者,我可是离宗的。离宗知道不?谈几何去找连宗啊。”
弥纠正道:“最近你发表的论文,全部都与拓扑几何有关系。说你不懂几何,没人信的。”
此时,距离王崎第一次回到万法门,已经过去了半年。
而这半年的时间里,王崎在以每个月两篇的速度发表论文。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布尔巴基学派。而这只是他单独写出的论文。另外,还有一系列与他人合写的以及署名的。
另外,他也与冯落衣联名发表了三篇论文。
这些都是他在明面上做的。如果算上他在破解龙族化形神通时做下的工作,那么成果就更多了。
这些积累,都在迅速的改变他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这就是从天才到大师的转变。
可对于王崎来说,这也只是开始而已。
看着王崎略有些消沉的模样,弥摇了摇头,掌心当中出现一圈咒文。这些奇怪的咒文不是人族常用的法篆,也不是龙族法篆,而是一种全新的立体符文。
“新的化形之法,想要试一试吗?”
这也是开发工作的一环。仙盟偶尔也需要一些万法门弟子来实验一下自己自行开发的化形神通。像王崎这种密级足够、研究方向正好对得上、有兴趣作死,更有命之炎、怎么做都死不掉的“志愿者”,自然是优先考虑对象。
王崎眼中的阴霾一扫而空,跳起来道:“当然!”
“也不知道是谁的心性比较接近人族幼崽。”弥一瞬间觉得自己真的成熟了。她挥了挥手,以极快的速度调出几个窗口,然后道:“东西都给你了,你自己下去验证吧。”
王崎睁开了眼睛。这个时候,窗户外面的天才鱼肚白。
“快要到早上了吗。”王崎扬起手。他手上戴着一个手环。这个手段是特质的算器配件,仙盟专门设计出来用于施展化形神通的。它上面闪烁着橙色的灵光。这就是在提示,有新的信息载入。
“雷阳的信号就是好,不愧是万仙真镜所在的地方。”王崎点点头,感叹道。
当手环上橙色的灵光消散,白色的灵光开启的时候,王崎手一翻,取出了一个鸢二十四面体。
这就是王崎的本命法宝,“宗万法之宝纲”。这个特殊算器经过王崎半年的炼化之后,已经具备了许多基本的功能。只一震,鸢二十四面体就连接上了手环。随后,一个法门被启动了。
王崎感觉,好像有无数道纤细有如微尘的灵力流从手环当中输入。用“细如发丝”已经不大恰当了,因为这些灵力流的纤细程度远胜发丝。它们从手环的方向一致朝王崎的指尖蔓延。而王崎展开远胜普通结丹期修士的灵识之后,则发现这些灵力丝线都在他体细胞的细胞膜、细胞器还有细胞外的诸多蛋白质之内来回穿插。它主要通过暂时贯通碳原子的外层电子、暂时改变外层电子的能级来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将之暂时解锁。
这个过程当中的一部分算法,还是王崎自己贡献。他解决了关于这个算法当中关于“解结”的关键问题。
除此之外,这些丝线还在不断的蠕动,将还原成肽链的蛋白质重新折叠,堆砌。
随着心脏的鼓动,新的血液被送入这只带着手环的手。王崎感到这一只手有些瘙痒。这也算是一种“排异反应”,是体内蛋白质对着外源蛋白质的反应。
这就是化形了。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