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虚真人解释道:“据老道所知,太上忘情诀其实是先秦之时,炼气士所修的一门功法,这套功法原本并非武学功法,乃是上古之时,炼气士为求长生不老之术而总结出来的一套练气之法。与我道家的功法,有许多共通之处,说是玄宗正法,也并不为过。
但是这套功法,实在是有太大的缺陷,想要依靠这太上忘情诀修成长生不老,无异于缘木求鱼,根本不可能成功。因为这套功法,最终的目的,是要禁绝七情六欲,甚至是思想。
当时的炼气士认为,人之所以不能长生不老,就是因为有太多爱恨情仇、七情六欲。黄帝内经就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之说。比如石头,无爱无恨,无情无欲,也无心思,所以才能万年长存。
所以,太上忘情决便是以灭绝七情六欲为宗旨。此功如果练到最后,只怕真的会变成一块无知无觉,无情无欲的石头。
说来奇怪太上忘情诀虽然是一门炼气士的功法,如若真的修炼起来,却比世上任何一门武林功法都要强大快速。所先秦之时,不止是有一些炼气士在修炼这门功法,许多武林中人也千方百计地想要找到这本奇功修炼。
修炼的人多了,这门功法的缺陷也渐渐显现出来,为人所知。
太上忘情诀以摒除七情六欲为目的,让修炼者的修为大进,但同样,反过来也是,修为者的修为越高,对七情六欲的波动就越严格。对于修炼此功的修炼者来说,七情六欲就是世上最毒的毒药。一旦七情六欲的波动超出了界限,轻则修炼者功力大损,疯悖癫狂,重则走火入魔,爆体身亡。而且此功法还有一处奇特之处,只要开始修炼此功,就不可能停下来,功力在不知不觉中必定会提升,没法控制。
试问天下中人,又有谁真能做到无知无觉,无情无欲即便是隐居于山林,也难保会有情绪失控之时,所以,修炼太上忘情诀之人无一不落得惨淡收场、不得善终。
于是,后来先秦之时,无论是炼气士还是武林中人,都把太上忘情诀列为禁书,加以焚毁,不许门下弟子修炼。修炼太上忘情诀之人也渐渐消失,太上忘情诀也渐渐失传。
可是没想到,这世上居然还遗留一册太上忘情诀没有被毁去,这是天意么”
说到此处,玉虚真人长叹一声。
“可是,七绝玄功与太上忘情诀究竟有什么关系太上忘情诀不是已经被焚毁禁绝了,再无功法流传于世”苏语侬问道。
玉虚道长摇头道:“世上的事哪有那般简单人心恐怕是世上最难测的东西。太上忘情诀虽然已经被焚毁禁绝了,但是世上总有些人,不信邪也不死心。你瞧,如月不是也修炼了秘密流传下来的太上忘情诀么
实际上,先秦之时,太上忘情诀被焚毁禁绝之后,仍然有人在偷偷地修炼此功,只是不再明目张胆罢了。这样又传了数百余年,这功法已经变得不全。太上忘情诀中绝大部分东西都已经失传,已经基本没有人修炼此功。
可是到了西汉末年,张角、张宝、张粱三人无意中再次得到了太上忘情诀的残卷,当时,他们并不知道那便是太上忘情诀,便依照残卷中的功法修炼,又用许多奇思妙想加以篡改修补,还真让他们三兄弟成功了,在很短的时间内,三兄弟先后踏入了绝世高手之境。张角三兄弟自认为得到了天书,激起了他们心中的野心,掀起了西汉末年的一场浩劫,那便是黄巾之乱。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张角、张宝、张粱三人虽因此功踏入了绝世高手之境,但也在很短的时间内,也先后走火入魔,身殒道消。
张角、张宝、张粱三人死后,经过三人篡改修补过的太上忘情诀残卷却留了下来,经过数代人的修补,成为一门以吸取童子精元为修炼手段的邪功。这也就是后来的七绝玄功。”
t1706231537: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