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大明最强皇太子> 第232章 你府上钱够用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2章 你府上钱够用吗?(1 / 2)

朱元璋首先在陈友谅墓碑前倒了一杯酒,然后给自己也倒了一杯。好像跟一位许久不见的老友会面,就开始聊起来了。

“陈友谅啊,你没想到吧,这么多年过去了,给你修坟的是咱老朱家的人,来看你的还是咱。你要是知道了,会不会气得再死一次?哈哈哈哈哈哈!咱不怕你,当初你活着的时候都不怕,更何况是你死了之后。来来来,今天咱带酒了,敬你一杯!”

说罢,朱元璋便把杯中的美酒倒在了陈友谅的墓碑前。

“咱想想这么多年啊,也就你配当咱的对手了。咱觉得你也是一样,把咱当成了你的对手,要不然当初你咋能不顾一切地来进攻咱。说白了,你就是怕咱的势力日益壮大,然后威胁到你。不得不说,你确实很聪明,要不是咱家儿子提醒,咱没准还真就掉以轻心了。”

朱元璋此时盘腿坐在陈友谅墓前,就好像是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叙旧,只可惜,一个在里面,一个在外面。

“陈友谅啊,咱后来想了一下。咱跟你们斗了这么多年,好像还从来都没跟你面对面说过话。以前都是人家传信,要不然就是隔着老远然后喊话。跟张士诚,咱最起码还见上过一面,他瞧不上咱,咱还更瞧不上他呢。说实话,当初要不是他胆小,你们两路大军一起围攻咱,咱还真就顶不住,然后你就可以扩张地盘,再逐步吞掉张士诚。可惜啊,真可惜。你运气不如咱,找错了盟友。张士诚那家伙,可真不是个干大事的料,占了个苏州就想偏安一隅了。他也不想想,咱俩无论谁赢了,他都没有好下场,可惜,真可惜!”

朱元璋还真就不是在凡尔赛,当初的局势,任何一点小小的偏差,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他已经将全部兵力

洪武年间,大明的江山在朱元璋的铁血统治下逐步走向稳固,然而这位雄主心中的忧虑却从未消散。为了深入考察各地的治理情况,也为了审视藩王们的动向,朱元璋决定开启一场巡查之旅,首站便是燕王朱棣的封地——北平。

朱元璋率领着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向北平进发。队伍中有忠诚的禁卫、经验丰富的大臣,还有负责记录巡查情况的文员。他坐在宽敞的马车里,车窗外的景色不断变换,从繁华的中原大地逐渐过渡到北方略显粗犷的山河。朱元璋的眼神深邃而复杂,他深知这次巡查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对朱棣封地的视察,更是对整个大明藩王体系的一种考量。

当朱元璋一行抵达北平城外时,朱棣早已率领着王府的官员、将领以及大批士兵在城外恭迎圣驾。朱棣身着华丽的王袍,骑在高头大马上,他的表情庄重而肃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与紧张。见到朱元璋的车驾,朱棣迅速下马,快步向前,单膝跪地,高呼:“儿臣朱棣参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朱元璋在侍从的搀扶下走下马车,他的目光扫过眼前的一切,最后落在朱棣身上,微微点头:“起来吧。”

进入北平城,朱元璋便感受到了一股蓬勃的生机。城中的街道虽然不如京城那般宽阔笔直,但却十分整洁,两旁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其中,有挑着担子的小贩,有牵着孩子的妇女,还有行色匆匆的商人。朱元璋心中暗自点头,这北平城的繁荣景象表明朱棣在治理地方上是下了功夫的。

朱棣恭敬地陪着朱元璋,一边走一边介绍:“父皇,儿臣到北平之后,深感责任重大。北平乃北方重镇,是抵御蒙古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商业贸易的重要枢纽。儿臣首先注重民生,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如今,北平的农田产量逐年提高,百姓们衣食无忧。”朱元璋听着,说道:“民以食为天,你重视农业,这是正确之举。但也要防止土地兼并,莫让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接着,他们来到了集市。集市上热闹非凡,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朱棣继续说道:“父皇,儿臣还大力扶持商业。降低了商税,规范了市场秩序,使得各地的商人都愿意来此经商。您看,这集市上的货物来自天南地北,百姓们也能买到更多物美价廉的东西。”朱元璋微微点头:“商业繁荣可带动经济发展,但也要注意物价的稳定,不可让奸商操纵市场。”

随后,他们前往军营视察。军营中士兵们整齐地排列着,个个精神抖擞,目光坚定。朱棣骄傲地介绍:“父皇,儿臣时刻不敢忘记边防之责。这些士兵每日刻苦训练,儿臣还请了各地的名师来教导他们军事策略。并且,儿臣注重兵器的改良,招募能工巧匠打造精良的武器装备。”朱元璋走进士兵队伍,仔细查看士兵的装备和训练情况,满意地说:“蒙古人虽暂时退去,但仍有卷土重来之心。你作为燕王,必须确保北方边境的安全。”

在巡查的过程中,朱元璋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朱棣的一举一动。他发现朱棣在士兵和百姓中的威望颇高。朱棣为人豪爽,对待下属赏罚分明,对待百姓也较为宽厚。这让朱元璋心中既欣慰又有些担忧。他深知一个藩王威望过高,在复杂的政治局势下可能会引发诸多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