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猎猎地响着。
沿河围聚过来的将士也都推金山倒玉柱一般地轰然同时跪倒在地。军中响起了一片抽泣与痛哭之声。死去的这十万汉家儿郎之中,或许有他们的父兄与亲人,眼见重聚无望,谁能不痛
李叔叔手执香烛,神情肃穆地仰视着堆积入云的皑皑白骨,揖手而拜,高声祈祷道:“三十年前,隋炀帝启无端之衅,军供不行,后军不至,使尔等战死荒蛮之地;三十年后,大唐李世民率问罪之师,车骑万乘,梯桥无算,为尔等雪洗当年之恨。既为中原争地,长做他乡冤鬼;不能还葬故土,谁言苍天无情今日,朕领数万汉家子弟到此,定要踏平高句丽,接尔归乡,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归来兮,不可以久些”
三军将士齐发悲声,念诵起了这首扶骨还乡最为常用的屈原所写的招魂
数万将士仰首向天,呼唤道:“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归来兮,不可以久些”
魂啊回来吧
北方不可以停留。
那里层层冰封高如山峰,
大雪飘飞千里密密稠稠。
回来吧,
不能够耽搁得太久
宏大得涛天的呼唤之声在整片大地的上空震荡着,天穹之上,苍云翻卷着,疾风劲号,仿佛是那些死去后不甘伏尸异乡的灵魂那发自虚无而来的怒吼与应和吧,我望着天空,作如此之想,忽然,觉得脸上一凉,摸了摸脸,茫然之间,尽已泪痕满面。
-----------
三呼止,全军肃然,李叔叔束香于案,拔身而起,望了一眼周围的大唐将士,李叔叔抹了抹脸颊,拭去了泪痕,轻声地问道:“你们可曾记得,当时在长白山前,留传起来的那首歌谣,有人还记得吗”
身边一位年轻的禁卫一脸茫然地摇了摇头。长孙无忌一呆,站起了身来欲言,被李叔叔抬手阻止,李叔叔再次高声喝问了一遍,许多白发苍苍的老将皆尽顾目四望,欲言又止。
“你们不唱,朕来唱给你们听”李叔叔扬眉高声喝道。
望着这及云的白骨京观,李叔叔用他那浑厚沉重的嗓声唱起了那首隋末农民起义早期领袖,自称知世郎的王薄所作,曾经掀起了反对隋朝的起义高潮的歌谣:
“长白山前知世郎”
忧伤的歌声随风而起,孤独地盘旋在校场上空,震荡了人们的心。李叔叔的身边,大唐军神李靖站起了身来,应和起来:
“纯着红罗锦背裆”
跟着那质朴而简单的曲调,李绩大叔、长孙无忌、李道宗、程叔叔等人都先后跟着唱起来:
“长销侵天半,轮刀辉日光”
我也站起了身,望着那累累白骨巨山应和了起来: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苏定芳、裴行俭、薛仁贵,六位舅兄,又有许多人汇入这歌声,那些年长的老兵和将军们已是泪水盈眶,用他们那哽咽的声音也加入了进来: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终于,已是整个河岸边的上所有人都在引吭高歌了。
李叔叔与无数的将士沉浸在这壮烈而悲愁的歌声中。歌声终于化为冲天的气浪,在晴空下回旋激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歌声越响越烈。蓝天白云下,平原山河壮阔。无数汉家儿郎从心底里唱出的歌声,好似浇筑在了天地之间,强大的余音让灰蓝色的天穹也随之而共鸣了起来,久久不愿散去
第558章 誓言
些外族将领一脸的迷茫,他们并不明白,当年中原究怎样惨绝人寰的惨事,隋炀帝数次东征高丽,都把山东作为进攻高丽的人力、物力供应基地,在这一带增置军府,扫地为兵,强壮男子大多被征发当兵。在东莱造船的繁重劳役和负担,以及向河北运粮的苦役等,这些沉重的负担统统压到了山东百姓的头上。三征高丽之后,山东十室九空,原本千里沃土,竟然寥无人烟。
歌毕,四野皆黯,一片泣声,长孙无忌跪伏于地:“陛下,我大军远征,何苦发此不祥之声”
李叔叔不答,伸手搀起了长孙无忌,在猎猎的旌旗声中,回身上马,纵马直奔上那河岸旁的高坡之上,回首四顾。只见数万大唐将士已然止住了痛泣之声,像无尽松柏一样肃立在在河岸,凝眉怒目。
李叔叔勒马在高坡之上连转数圈,骏马前蹄腾空高划,嘘不已,李叔叔瞪目大声问道:“诸位儿郎,你们谁有亲人没于辽东”
一声狂风啸过,河岸之畔,举起了一片又一片的手臂与那寒光四溢的刀兵。
李叔叔的座骑就像是忍受不了这种压抑地气氛一般,奋力地蹬踏着四蹄,李叔叔一面控马在高坡之顶,一面大呼:“大业十年,隋炀帝扫地为兵,使百万之众没于高丽。如今三十年过去,无数中原之家创痛犹在。今日,朕和你们不仅平定了辽东,跨过了鸭绿之水,前面,就是高句丽的都城,朕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