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调教初唐> 分节阅读 57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574(2 / 2)

--------

不过,李叔叔很仁慈的告诉我,这是他卖的,至于其他人,我爱卖多少钱他都管不着,不过,他会向我抽取十成一暴利税,当然,这些钱都得直接计入渭南的税赋所就可以了。嗯,这一点我自然是点头应承不已,十成一,有啥,本公子卖百倍的价格,然后交十倍的利,然后剩下的百分之九十的利润直接成了本公子的财富,多爽利嘿嘿。

三五天之后,客户蜂拥而至,只是早上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就把近百斤的果瓜果蔬菜哄抢得一干二净,有的甚至还下了订钱,要求订货,要不是咱的后台硬,说不定那些卖不到新鲜瓜果蔬菜的客户们就要在咱家的铺子里耍打砸抢一类的流氓手段了。

嗯,卖一百文钱一斤的黄瓜,一百文钱一斤的百菜,嗯,我都差点想把这个新盘下的铺子改名叫百文店了,不过想想还是算了,起这名实在是太市侩了点,还是咱老爷子起的名字好:翡瓜翠蔬铺。然后,阎大师还特地的贺了一幅画,与这店名暗合,水灵灵的蔬菜,嫩生生的瓜果,挂在铺子的墙上,任谁初次进来,都会哇的一声:“娘的,卖菜的都能让阎大国手送画,这手笔也太大了吧”瞧瞧,铺子名多有诗名,铺子里的装饰也尽量地显得高雅而斯文,总而言之一句话,咱虽然也卖菜,可咱是文化人,走的就是高雅路钱,嘿嘿,卖菜都能卖出诗情画意来,虽不敢说绝后,至少也算得上是空前。

从第一次把反季节蔬菜送到大内皇宫到今天,总过不到十天的功夫,那些个渭南县城的商贾地主们又全齐聚在渭南县最算得上是最顶尖的酒楼之内,乖乖地坐在下首的矮榻上,在我跟前谈笑风声,时不时稍带拍下我的马屁。我带着微笑,慢慢地赔着他们绕着,虽然我不喜欢废话,但是并不妨碍我喜欢听别人吹捧本公子的辉煌业绩,有很多时候,给别人一个表演的舞台,同样代表着你对对方的尊重。

第941章 投入与回报

了对方足够的尊重,也就相当于对方也同样能给你足这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心态问题,这在心理学上叫啥来着嗯,忘记了

总而言之,有用就成,在书院里,我也留下了一本心理学的课本,这当然都是根据我的所学和这十余年的教学经验所得出的总结,相信,至少能让本公子成为心理学之父,开创大唐新学科的伟人。

在座的相陪的,自然是我的手下八大臣,右下首第五个位置,左右都夹着当地士绅,正与边上的人谈笑风声的,正是本公子的大弟子狄仁杰,这段时间以来,李乾佑跟狄仁杰干得相当的不错,至少,让我很是高兴,整个渭南县的治安情况,包括清理往年积案,整理刑狱卷宗等,都坐得井井有条,往年积案的审断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原本李乾佑是不愿意来的,不过似乎有什么要事要跟我商谈,所以又折回了官衙,既然如此,我自是不能放走他,留他先用了饭,再跟我商谈,我不喜欢我的手下与我之间有太多的隔阂,同样,我也希望能与他们多多沟通,这样才能形成上下一体,共同努力,创造美好的渭南明天。

三五巡酒之后,总算是说到了正事,果然,这些家伙是瞄上了本公子的蔬菜大棚,这一点,我心里边清楚得很,不过,这好处,不是那么容易就交到他们手里边的。

抿了口酒,眯着眼睛。像是在品味他们地提议一般,这时候,所有的官吏和这些士绅皆小心地瞅着我,生怕我摇摇脑袋,就让他们的发财梦这么灰飞烟灭。我半晌之后,方自缓缓地开了口:“诸位,这半年多来,咱们干的合伙生意。怕是也赚了不下七八万贯。每人至少也分了个三五千贯是吧”

--------

大家都在点头。连崔仁师这位老抠也在拚命点头。嗯,很可爱。有时候,我觉得跟崔仁师打交道还真有意思,这家伙是位清官,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在事业上有前长远发展的前景,不过。性格上有缺陷,其一:大嘴巴子,啥子话逮着就说,梗直得过头,第二,就是抠门,嗯,或许是跟过去的清贫生活有关系。不过。这段时间以来,这位崔大人总算是清醒了很多,至少不在像当初来到渭南的前两个月。同僚要求去他家里吃顿饭,这家伙都有本事厚着脸皮说家中无米。

嗯,现在偶尔还主动地招待我们这些同僚,偶尔上一趟馆子,交流一下感情,看样子一千贯钱财带来的收益让他稍许地改变了一点人生观和世界观。

“这个蔬菜大棚,说实话,不过是一些小钱罢了。”我慢悠悠地说了这么一句,下边坐着地诸人全都一副哭笑不得地模样,本公子好歹是个身家数百万贯。光是钱帛都堆了下不十来个大屋地大唐巨豪,这点钱,确实看不在眼里边。

“不过嘛,既然诸位有兴趣,本官也希望能让咱们渭南的经济和税赋能更上一层楼,毕竟本官好歹也是渭南的一县之主,对吧”我继续一本正经地道,下边的官员和士绅们只能一脸古怪地应头称是。

我站起了身来:“大伙相必都也看到了我那蔬菜大棚是如何修造的,其实啊,这玩意简单得很,只不过,本官那里搞的,可是循环生态农业,你们真以为,咱们合股一块儿奇 書 網,重新修筑十来幢蔬菜大棚,立些煤炉就成了错”我最后一个字显得相当的置地有声。

接下来,我开始向这些人灌输我地循环生态农业的概念,让他们明白,很多东西,只要转换一个观念之后,所获得的收益,远远地超出他们的期望植。“眼下是隆冬,这个时候,即便本官把所有的本事都告诉了你们,现如今,也是来不及了,这样罢,到了春天的时候,你们都可以派人来本官的农场,学习如何进行养殖和培育,如何修筑蔬菜大棚,甚至很多东西我都可以教会你们,但是有一点,本官希望你们赚钱的时候,不要忘记了,这里是渭南。”

“大人有话直言无妨,我等定当遵从。大人虽然到渭南之时日不过半年有余,但是大人心怀万民,事事为我渭南着想,我等若岂敢置乡民于不顾,那也愧为渭南之民矣。”杜论老先生与那位吴升,代表着渭南县城商贾士绅地头领站了起来,十分郑重地向我言道。

“好

本官想听到的,便是这话,其实也很简单,我只希望在渭南县城内,从诸位与本官合营地作坊之中,抽出两成之利润,用以办学。不知道诸位以为如何”我面带着和悦的笑容冲这些人续道:“但凡合股之人,愿意者,皆可出资,兴建义学,以资助我渭南县之义学,本官也知道,咱们渭南能人智士辈出,然,家贫而才俊者,不下十之五六,县学嘛,名额有限,他们读不起,可若是诸位若是有心助渭南县一臂之力的话,操办义学,他日,义学之中有成就者,必然会感激诸位之善举,同样,也更能让渭南之民众上下一心,共同致富和发展,另外,这义学,将会增加商科和农科及医科,不愿意为官者,亦可从中学得一些本事,造福家乡之百姓,诸位到时候若是事业发展了,自然也能从此以得人材而用之,一举数得之举,不知诸位”我笑意吟吟地瞅着这些人。

所谓穷不能穷教育,苦不能苦孩子,这些话在厚世我听得耳朵起了老茧,不过,在这个年代,似乎大家都还没有注意到,不过,现如今的朝庭,也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