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这些,第二天李枭起了一个大早。
李枭先去了一趟轧钢厂。
“科长,你这什么时候结婚?我们也去沾沾喜气。”,听到李枭要结婚的消息,张澄开口道。
“是啊!科长,我还没参加过北方这边的婚礼呢!”,又有一位小年轻道。
不仅是他的组员,刚刚被调过来的一些研究员也起哄道。
本来李枭没想着叫同事去,毕竟做完这个项目,大家可能就要各奔东西了,他也没办法把礼还回去。
但众人都这么说了,李枭也就笑着道:“我30号结婚,那张澄你看看有多少人要去,到时候告诉三食堂的何雨柱,不过你们到时候来就行,不要上礼,上礼就太见外咯。”。,
“好赖科长,我这就统计。”。张澄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李枭也没多待,顺路去厂房把请柬给蔡全无送过去,这才去了李怀德的办公室,把请柬借给了对方。
“李哥我30号晚上,想让咱们厂子的徐富贵师傅,在我们院子里放一场电影,你看这需要找谁说一声。”。
把请柬送出去,李枭又问起了李怀德正事。
闻言李怀德想都没想道:“这个好说,这个交给我我给你办了。”。
“那就多谢李哥了。”,李枭也是感谢着。
“咱们认识这么多年说着就见外了。”,李怀德摆手,随后像是想起什么又道:“对了!你请厂长和楼老哥吗?他们上次听到你去申城见家长,可是说要去参加你的婚礼。”。
李枭还真没想过请这二位,到时让他一愣:“李哥你这算是提醒我了,我还真没想到这一点。”。
李枭和这两人的关系相对比较远,他还没想着要请。
……
这一天下来,李枭都在到处给通知,把他累到不行。
但也确定了到底多少桌,算下来一共有13桌,除了张澄他们,王芳老爸那边也有一桌,再加上多预留出来的两桌,那就是15桌。
按理来说,王芳老爸那边的人办回门宴的才会去,不过因为两地离的太远,也就没了回门宴这一说。
王芳老爸的一些战友不少都住在四九城,干脆就一起来参加酒席。
李枭听王芳的意思,她老爸这好像是在有意给他介绍一些关系、人脉,想着这些吃完晚饭,又合计了一番。
李枭就上了床,刚一沾床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枭还没睡醒,就听到了外面传来了嘈杂声,李枭兄弟姐妹都来了四合院。
给他送过来了八床被子,这是有寓意的,寓意着四平八稳。
除了被子以外,按照这边的习俗,对联、喜字、福字也少不了,正屋还要挂上 “鸾凤和鸣”、“观音送子”、“状元及第”、“合家欢了” 等图案的方形彩灯。
不过这些都不用他管,等到他起来,他就看到闫埠贵正在写对联,这上联写的是劳动夫妻革命伴,下联则是青春儿女幸福家。
横批则为:恩爱百年。
很有年代特色。
有了家里人的帮忙,李枭倒是一时闲了下来,看着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打扫卫生、挂对联。
各有各的活。
显然家里人已经安排好了。
……
到了第二天早上五点多,李枭就起来了,换上了一身崭新的中山装出了门,何雨柱、许大茂等跟着接亲的人也都收拾完毕。
吃完面条。
几人就骑着自行车出了门,本来黄部长还想把车借给他,让他去接亲,不过想了想李枭还是感觉算了。
跟着他去接亲的有12个人,一两辆车根本就坐不下。
如果要去借车其实他也能借来,黄部长、院长、楼半城,都能借给他车,但李枭感觉那就太招摇了。
现在办酒席多摆几桌还好说,毕竟还没到票证时代,最多就是多花点钱,但要弄个车队去接亲,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接媳妇去了。”,说着鞭炮一阵响,李枭骑着自行车,带着一行人出了门。
招待所距离南锣鼓巷不算太远,有七八公里,二十多分钟就能到。
现在结婚可没后世一些习俗,也没人堵门,到了地方叫开门,李枭和王芳跪下,给二老磕了一个头,敬杯茶,叫声爸妈就算完事。
就可以把媳妇接回去了。
……
而在李枭走后,大院里也忙乎了起来。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