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笃笃。”
来到轧钢厂,李枭进了办公室,坐下刚喝了杯水,里面就传来了敲门声。
“请进”。李枭放下杯子道。
闻言从外面进来一个年轻人:““科长您来了?这位一机部同志找您,等了半天了。”。
听刘悦这么说,李枭下意识看向了刘悦身后的人,稍微愣了一下,那人他根本就不认识:“同志你好,我就是李枭,请问您是?”。
李枭疑惑道。
“同志我是王大能,部长说你要的东西都凑齐了,让我给你送过来。”。
“东西?”,李枭想了一下,一下子站了起来:“东西在哪啊?”。
“就在外面车上,您看放到哪合适。”。
闻言李枭快走几步就出了办公室,向着楼下看了一眼,在楼下停着一辆军绿色的卡车,在卡车上装了小一车的东西。
“这些都是吗?这么多?”,来到车子近前李枭问道,一边说一边打开一些纸箱。
只一眼李枭就认出来里面的是晶体管、磁芯存储器之类的。
这些都是他刚刚入职的时候,给黄部长写的一个清单,用来组装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用的。
李枭本以为这些东西就算都能弄到,也需要很长时间,但他万万没想到竟然这么快。
想了想李枭对着报信的人道:“刘悦,你去叫几个人过来帮忙,把这些东西搬到我的办公室。”。
“好嘞!科长。”,刘悦答应了一声转身去叫人。
李枭则又仔细的检查了起来,越看越让他兴奋,他所要的那些零件,竟然都给他弄来了。
有了这些零件,他就能弄出441-b型晶体管计算机。
441-b型晶体管计算机,可以说是国内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这一计算机从1962年开始研制,直到1965年才被研制出来。
足足历经了四年的时间。
虽然在当时它的运行速度远远比不了西方的一些晶体管计算机,但却是国内最顶尖的。
李枭之所以选择这台计算机,而不是选择其它更先进、运行速度更快的计算机。
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最开始他其实想要把Ib7090计算机弄出来。
Ib7090计算机,它是1959年推出的一款全部晶体管化的电子计算机,这一款计算机,它每秒可以处理大约22.9万条指令,一经推出,就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直到第三代计算机的出现。
不过对于这台计算机的设计的详细资料,在网上根本就没有多少,李枭也不认为自己能够根据那些少量的资料,研究出来。
结果最后李枭发现。
国内441-b型晶体管计算机,在研究出来后,当时的研究员就写了八本书,这八本书包括了《总机介绍》、《磁芯存储器》、《电路与插件》、《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电源》、《使用手册》。
一套全齐了。
像是《总机介绍》,里面就详细记载了441-b的整体结构、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主要功能、应用领域等等!
《电路与插件》则是写了计算机内部的电路设计,其中也包括了主板电路、扩展插槽以及各种插件的详细信息。
《电源》一书更是详细写了计算机内部关键元器件,在高频开关状态时的详细情况,也提供了电源设计的细节以及注意事项。
内容可以说要多详细有多详细,毕竟当时写这些书就是为了教学、科研,培养人才用的。
要不是如此,李枭根本就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研究出来。
在几个人的帮忙下,这些东西很快就搬入了李枭的办公室,好在他的办公室比较大,否则根本就放不下这么多东西。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