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赵林与谢旌在山路两旁埋伏庞义。
然而自谢旌派出去的斥候探得庞义踪迹,不过三十里直道,等了三个时辰亦不见其人。
赵林猜测应当是天气酷热,庞义于阴凉处避暑,等到夕阳西下再来赶路。
遂安抚谢旌,依旧于山路两旁埋伏。
庞义绕屏边而来,要去河口,只有这一条山路。
若不走此路,便只能穿林而过。
然而山林之中多有毒虫毒蛇,又树木繁茂,杂草丛生,穿梭其中,谈何容易?
即便赵林等人埋伏于此,亦是挑选了树林边,又砍伐杂草、树枝,方能有立足之地。
既然猜测庞义将在日暮时分再行赶路,赵林见日头正烈,遂叫麾下士卒卸甲纳凉,待日暮时分再着甲备战。
如此又等了约莫两个时辰,夕阳西下,稍有凉爽之意。
众人披挂战甲,伏于山路两旁,人皆取弓弩,拈箭矢,就等庞义赶来。
及至天色已暗,目视山路北方,能见距离止百余步,仍不见庞义。
谢旌握拳锤于树干,叹曰:“定是叫其识破了埋伏,逃回益州去也。”
赵林亦有些摸不准,按理说庞义就算日间避暑,日暮时分再赶路,此时也该到了,为何还是不见踪影?难道真叫谢旌说准了,被他识破了计策,逃回益州去了?
就在赵林以为此番赚庞义之计徒劳无功之时,忽见山路之北,有星火点点,排成一队,往南而来。
谢旌也见得那几点火光,大喜曰:“哈哈哈哈...定是庞义!”
言罢,忽对赵林拱手一礼,赞道:“将军神算,庞义白日间果真避暑去了。”
赵林负手而立,笑曰:“区区庞义,还识不破某妙计。”
众人等了半日,熬过了烈日炎炎,终是等到了庞义到来,纷纷打起精神,凝视山路之北那逐渐接近的几点火光。
少顷,火光渐近,众人已能隐隐瞧见火光下的人影,百余人马缓缓行来,为首的是一个中年人,着武袍,戴漆纱武冠,骑一匹枣红毛色的战马,其后有一雄壮之人扛一杆旗帜,上书一个庞字。
赵林眼尖,瞧的真切,低声对身旁众人道:“听吾号令,再叫放箭,休伤了庞羲性命,只乱其阵脚即可,而后我等再一拥而上,将其团团围住,晓以利害,劝其归降。”
众人皆领命。
却说庞羲等人一路行来,白日里酷热难耐,躲在一处山谷阴凉处歇了许久,此时趁着夜色凉爽,方才继续赶路,却不想正踏入赵林等人的埋伏圈中。
待马队又行了数十步,赵林一声令下:“放箭!”
刹那间,弓弩齐发,箭矢如雨般朝着庞羲一行人射去。
马队猝不及防,顿时一阵慌乱,有十数人中箭落马,其余人忙拔刀拔剑,试图抵挡箭雨,怎奈天色已暗,箭矢又不会发光,肉眼如何得见?
马队中人皆不曾着甲,又不带盾牌,只以佩刀佩剑拨打,怎拦得住黑夜中射来的暗箭。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