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节,你可是来了”
花厅中,正和张赳说话的孙翰一看到张越就站起身来,不管不顾地嚷嚷道:“老万的消息我打听着了,眼下正在贤义王太平那儿。听说瓦剌三部先头打起来了,也就是因为大雪方才消停了些。眼下大雪封路,他也回不来,这消息还是信使千辛万苦方才绕道送到兴和的。”
“谢天谢地”
张赳从前常常到西牌楼巷那边去,和方敬处得极好不说,与万世节夏吉等等亦是结缘深厚,这会儿见张越大喜过望,他便笑着说:“我一得知消息就让人到里头去告诉三嫂了,又让人去杜家万家报信,大伙儿总该放心了。我就说万大哥吉人自有天相,绝对不会有事。”
“这可是这些天最好的消息”张越之前虽说对别人都说不碍事,心里却终究压着一块沉甸甸的石头,此时既然舒了一口气,他就冲孙翰说,“既然你来了,今晚就留着喝一杯酒再走。如今已经过了最要紧的时候,大家也该松乏一下”
孙翰自然是答应得爽快:“你都开口留人,我怎能不依”
三人笑语了一阵,张赳就亲自下去嘱咐安排,张越又打发走了旁边伺候的小厮,因对孙翰问道:“这次你消息倒是灵通,是从都督府还是从兵部得来的”
“消息倒是寻常,我今儿个下午去了一趟中军都督府,是英国公让我捎回来的信。只不过,得知此事其实是在早上”孙翰见张越眉头一挑,随即压低了声音说,“我听说房陵今天在家,一大早就把人堵在了门口,闹了好一阵。结果正拉扯的时候,他趁人不注意在我耳边低声嘀咕了这么一句,还骂我只听你的。这小子一副锦衣卫做派,神神鬼鬼的”
见张越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他只觉恨得牙痒痒的,当即又轻轻哼了一声:“这回我要和你搭伴了,英国公可是告诉我,我也被打发到南京了。南京羽林前卫千户,真是闲之又闲”
“那可是正好,我正愁南京熟人太少。”张越笑呵呵地在孙翰肩膀上一拍,随即轻声说,“只不过,你得有个准备,那里未必就是真的悠闲。目光长远一些,咱们会回来的。”
第十四卷 定乾坤 第013章 不送行的人和送行的人
内阁直房在皇宫右顺门以东的南墙边上,相比宫中那些重檐庑殿,这里不过是紧贴着宫墙的两个小院子,几间清水脊大瓦房,看着很不起眼。永乐年间,这里虽说重要,却不过是以备皇帝咨议,兼诰敕事,说白了就是一个秘书班子。然而,眼下的这里却相当于大半个中枢,隐隐已经有和六部衙门抗衡之势。论圣眷,几个阁臣几乎都不在蹇义夏原吉之下。
自从朱棣驾崩,阁臣们便是分两班轮流在直房直宿。不论奏折所报事情大小,都由他们拟出票签夹在其中送进去,连月以来驳回的很少。越是如此,众人越是感到责任重大,无不是谨慎小心。于是,就连最年富力强的杨荣也熬得两眼通红,更不用提原本就身体不好的金幼孜黄淮了。见此情形,老成持重的杨士奇向上陈情,朱高炽就准了每十日一轮休。
朱棣选词臣入直文渊阁之初,从未专设一人为首辅,但宠信上头素有高低。最初解缙以词采机敏为众人冠,之后却因为涉足立储之事惹恼了皇帝,被纪纲活活冻死在雪地上;之后则是胡广隐隐为诸人之首,历迁文渊阁大学士掌翰林院事;胡广死后,宠眷则要数杨荣。然而,朱高炽即位对阁臣几加封赏之后,一直兼任东宫官,几度辅佐太子留守的杨士奇却是奠定了阁僚第一人的地位。对于这个局面,其余阁臣纵使有思量,也都各自搁在心里。
这天黄淮因病告假,该轮休的杨士奇原本要留下顶一顶,谁料内宫却有一个太监匆匆过来,笑容可掬地说今儿个杨士奇休假,皇帝特赐了一些物事给杨士奇。见此情形,杨荣便笑说如今这里还有三个人,足够了,三言两语把杨士奇打发了回去。待金幼孜被皇帝召去了乾清宫,他就仿佛不经意地看了看杜桢。
“宜山,这些天宗豫和幼孜一个接一个的病,你和士奇轮流顶着,竟是连家都没怎么回过。万世节暂且不提,如今瓦剌断然不敢害了我大明使节,但你那个得意门生兼女婿应该今天就要启程去江南了,你就是不去送,也得捎带两句话过去,你就那么放心”
正在伏案疾书的杜桢听到这话,却是头也不抬,手下亦是不停,淡淡地说道:“他又不是小孩子,如今也是二十出头的人了,什么事都经历过,用不着我提点。儿孙自有儿孙福,他那性子经得起磨折,去的又是江南繁华之地,我没什么好担心的。”
“你这个恩师倒是豁达”杨荣没好气地摇了摇头,这才坐下身来,随手翻开一份奏折看了几眼,他又说道,“因为夏原吉开了口,罢市舶司的事情暂时就搁了下来,只不过我看皇上常常说要申祖制,仿佛不愿意开这个口子,恐怕那日子就在旬日之内。大宁开平的事情则是五军都督府都赞成,这些天都没再提起。平心而论,以市舶司的收入来填补用兵的亏空,这还远远不够。”
“所以用兵要一发中的,动辄几十万人劳师远征,就得有相应的成果。”杜桢抬起头,揉了揉酸痛的手腕,神情郑重地说,“市舶司重在长效,几十年之后重现宋时的盛景,自然就能看到好处了。至于边地则是重在屯田,只要屯田能够长长久久,边地驻军不但不耗费国库,反而能够养兵养军,保边防无虞。”
说到兵事,杨荣立刻来了劲,当下便撂下手中拿着的奏折,拿着另一份折子走到杜桢旁边,商讨起了自己即将进呈的兵事十四条。虽说杜桢并不是金幼孜这样最佳的讨论伙伴,但却是一个绝佳的听众在内阁中,他往往是最耐心倾听的那个人,在关键时刻拿出的东西也绝不含糊。只这会儿,听杨荣口若悬河地说着,他却有些走神。
这个时候,张越该启程了吧
寒冬和国丧搅和在了一块儿,京城自然是一片肃杀,即使最难熬的二十七日已经过去也仍是如此。张越之前已经和大多数亲朋好友提前打了招呼,因此这天早上他从家中出发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来。张超张起都特意请了假,和张赳一块送他,而方敬和顾彬也都来了,一大帮人一同送到了城外。而小五则是和杜绾坐在一辆车上,那里还挤着个硬跟出来的张菁。
除了张越这一大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