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0(1 / 2)

等人负责审讯图哈切夫斯基。最终,根据斯大林的意思,加伦等人判处图哈切夫斯基死刑。

图哈切夫斯基被处决的消息一传到德国,纳粹情报机构一片欢腾:那份“可靠的情报”正是他们伪造出来诬陷图哈切夫斯基的。

图哈切夫斯基死后,在政治上非常幼稚的加伦并没有想到图哈切夫斯基的悲剧会在自己身上重演。但其实,斯大林对沙俄出身的军人始终无法信任,其中就包括加伦。让加伦参与审讯图哈切夫斯基,让他看到图哈切夫斯基的悲惨下场,这正是斯大林“敲山震虎”的手段。

1938年7-8月间,苏联红军与日军在张鼓峰地区爆发大规模冲突。苏军虽然获胜,但自身损失也很大。加伦的一些政敌便开始散布流言,宣称日本人咄咄逼人的姿态早就已经显露,面对明显的战争威胁,加伦却故意不做充分准备,从而导致苏军遭到惨重损失。看样子,加伦与日本人有所勾结。

这些流言通过各种渠道传到斯大林耳中。斯大林立刻联想到,早在1938年6月,苏联远东地区内务人民委员会的一名高级干部叛逃去了“伪满洲国”。这个人的叛逃和加伦在战争前后的“反常表现”有没有联系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于是,1938年10月,加伦被召回莫斯科,旋即被捕。

在狱中,刑讯人员为了让加伦承认自己从没有犯过的罪行,采取了一切逼供手段,甚至残忍地将他的一只眼睛挖了出来。

1938年11月9日,一代名将加伦在狱中惨死。到那时,苏联当局仍认定他是“叛徒”。

直到18年后,苏联方面才通过大量的调查取证,证明加伦一案是彻头彻尾的冤案:作为远东方面军司令,加伦其实一直抓紧针对日军的战备,苏联在张鼓峰事件中所面对的是日本的精锐部队,损失较大可以理解。

同时,远东地区内务人民委员会的高级干部留希科夫叛逃一事与加伦更是毫不相干,那个人是因为害怕在大清洗运动中受牵连而逃往“伪满洲国”的,是斯大林的多疑酿成了这个悲剧。

加伦一案只是当时苏联大肃反一系列冤案中的一例。在这场疯狂的运动中,加伦

并非第一个冤死的红军高级将领,也不是最后一个。

作品相关 世界各国部分战列舰炮塔重量

3852skc34-装备“俾斯麦”级

口径3801496吋

身管19637728吋-52倍口径

重量111吨

射速263发每分

弹丸重量穿甲弹800kg1764磅

药室寿命108发

身管寿命180-210发

射程3652039589码-仰角30度,穿甲弹

5490060000码-仰角52度,减装高爆弹

配套双联装炮塔

重量1052吨

高低射角-55°30°用减装弹时可高达55°

水平射角-150°150°

高低转速6°秒

水平转速5°秒

装弹高低角25°

16ot501937年式-装备“苏联”级

口径40616吋

身管207281575吋-50倍口径

重量13669吨

射速226发每分

弹丸重量穿甲弹1108kg2443磅

药室寿命110130发

身管寿命300发

射程4560049869码-仰角45度,穿甲弹

配套三联装炮塔

重量2327吨

高低射角-2°45°

水平射角-150°150°

高低转速62°秒

水平转速45°秒

装弹高低角6

16ot50ark7-装备“衣阿华”级

口径40616吋

身管20726800吋-50倍口径

重量1085吨

射速2发每分

弹丸重量穿甲弹1225kg2700磅

药室寿命gt300发

身管寿命350发

射程3872042347码-仰角45度,穿甲弹

配套三联装炮塔

重量1730吨

高低射角-5°45°

水平射角-150°150°

高低转速12°秒

水平转速4°秒

装弹高低角5°

38451935年式-装备“黎赛留”级

口径3801496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