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问道:
“弗洛伦丝小姐,能问你一个比较私人的问题吗你是和家人一起迁居巴西呢,还是自小在这里长大”
弗洛伦丝伸手理了一下两鬓被吹得有些乱的头发,她这一头秀发呈金褐色,并且弄了个波浪卷的发型。
“我在萨尔瓦多出生,也在这里长大,爸爸妈妈都是德国人,我从小在这里的德语学校接受教育,所以德语说得比葡萄牙语好”
“没去过德国”
“没有很想去,但一直没有机会听说战争已经结束了”弗洛伦丝很平静的说道,但清澈的眼睛里却流露出一种难以琢磨的神情。
“是啊,和约很快就会签订,战争结束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张海诺内心非常复杂,来到这个时代已经3年了,在德国海军服役的生涯让他同这个时空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感,战斗伙伴、芬克庄园还有安娜
安娜
张海诺在心底轻轻呼唤着这个名字,他多么想现在就回到芬克庄园抱着自己的心上人,如果他当初不是选择了这条道路,也许现在已经在芬克庄园过平静的生活了。
可是,他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这条路,才是能让他发挥出自身的价值。
“萨尔瓦多的造船厂多吗它们规模大不大”张海诺将目光转向另一个方向,这也是他来到这港口制高点最主要的意图:了解一下这巴西东南部重要港口和贸易中心的造船业情况。
“萨尔瓦多有4家大型造船厂和10余家小型造船厂,它们都位于上游位置林克先生,您看到那边的大油船了吗它北面不到1000米就是萨尔瓦多最大的甘特造船厂,有300多名工人,能够建造5000吨的远洋货轮”
张海诺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铜壳望远镜,这个3x20的望远镜是他的私人物品,轻便且能随身携带,而在船上的时候他一般都会用双筒的8x50军用望远镜。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3倍望远镜只能充当狙击步枪瞄准器一类的军用望远镜,用来指挥作战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不过在数千米的距离上居高临下的观察一家民用造船厂还是能够胜任的。
张海诺一声不吭的观察了大约有两分钟,然后将这个望远镜递给奥托,而奥托观察得似乎比他还要仔细。
弗洛伦丝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这两个家伙,若不是战争已经结束了,她还真有可能把他们当作军事间谍。那家普通的民用造船厂有什么好看的呢
张海诺没有理会她的好奇,而是问:“这就是萨尔瓦多最大的造船厂吗”
“当然”弗洛伦丝肯定的答道,“据我所知,里约热内卢最大的造船厂顶多也就能造8000吨的货轮,如果要买更大的船,直接到美国或者英国订购就可以了”
“看来我们选巴西投资造船厂是选对地方了”张海诺对弗洛伦丝神秘的一笑,“能够替我们保守这个商业秘密吗”
“你们要在这里投资造船厂”弗洛伦丝睁大了自己的眼睛,似乎觉得眼前这两个年轻商人虽然气质不俗,但似乎还没有钱到足以投资一家造船厂的地步,而且从他们的口气来看,这家造船厂一定是规模很大的
“现在这还只是有个初步的意向,我们还要进行更为深入的考察才能作出最终的决定对了,弗洛伦丝小姐,不知道你认不认识熟悉这方面事务的人,我们现在还需要一个可靠的介绍人”
崛起之路 第39章 商会主席和副市长
“听说二位打算在萨尔瓦多投资建船厂”
说话的这位,是张海诺来到美洲之后所遇到的第一个德国贵族,曼弗雷德冯巴恩爵士,萨尔瓦多港德国商会的名誉主席,纯正的德国人,同时也是在萨尔瓦多一带颇有实力的富商。
“是的,冯巴恩先生我们这次来就是打算在巴西投资造船业,经过一番考察之后,我们觉得萨尔瓦多各方面的情况都很不错”
张海诺略以恭谦的语气说道,毕竟他现在的身份是普通的奥地利商人,而眼前这位则是来自普鲁士的贵族。就在一天之前,他在古炮台问弗洛伦丝有没有好的介绍人,这位充满巴西风情的德裔姑娘告诉他:在萨尔瓦多没有哪个德国人和德裔移民比冯巴恩爵士认识更多的当地上流人士
“不知二位打算投资多大规模的造船厂”巴恩爵士这话说得很委婉,其实也就是问你们两个准备投入多少资金。
“呃,因为这次打算把家族产业都转移到巴西来,所以我们希望投资一个规模比较大的船厂冯巴恩先生,我看这萨尔瓦多似乎还没有能够建造万吨级货轮的船厂,所以还请您指教一二”
张海诺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说了出来,如果这位爵士真的有门路的话,自己投资造船厂的事办起来也能事半功倍。
“说到万吨货轮,林克先生,其实整个巴西目前还没有能够建造万吨轮的船厂,大型货轮、邮轮、油船还有大小军舰都是从英国和美国定购的如果林克先生和布劳恩先生有足够的实力投资这样的大型船厂,我想不仅是萨尔瓦多市政官员,就连巴西政府也会非常欢迎的”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