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11(1 / 2)

管告诉我,我历次分红的钱都还保存在那里呢”

“哈哈,艾米丽不会有意见吧”张海诺笑道。艾米丽就是赫森的新婚妻子,一个娴静、优雅的德裔巴西姑娘,也不知道这两个有点闷的葫芦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当然不会”赫森依然是那副万事不惊地表情。

开过玩笑之后,张海诺转回到正题上:“建立水下旅行公司的目的,就是让萨尔瓦多的居民习惯潜艇的存在,这样当我们造出潜艇之后,他们即使偶然看到也不会感到惊奇所以就算代价高昂一些也没有关系,何况我们还能利用这些买来的旧潜艇训练我们地艇员”

“是啊,这么几年没上潜艇,我想很多人都忘记艇上的轮机舱怎么走了”

赫森一本正经的开着他的玩笑。如今他们已经拥有4个特修组也就是艇员们内部熟知的潜艇储备人员。每个特修组40至50人,有组长、副组长、轮机长、燃料长、前舱长、后舱长等等。这其实就是一艘中型潜艇的标准人员配备。只待潜艇到位,他们马上就能进入状态,因为都是曾经在德国海军潜艇部队服役的,形成战斗力也不需要太多的时间

如今拥有潜艇的国家很多,英、法、美、意、日、苏等等,一战结束后这些国家除了军事上迅速崛起的日本和苏联,基本上都有大量潜艇因为财政原因转入预备役甚至是直接退役,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张海诺最终决定从美国引进首批潜艇如果计划顺利,德意志第三帝国地潜艇部队将以美国潜艇作为最初地训练艇,尽管双方政府和海军部门对此一无所知

这次前往美国,张海诺带上了安娜,随行的还有赫森和他地新婚妻子艾米丽、奥托和他的小未婚妻艾德尼娅,一群人准备将世界最大、最繁华、最现代化的都市当作自己的蜜月旅行地。

从萨尔瓦多到纽约,张海诺一行搭乘的是由施奈德造船厂自行建造的1500吨级货轮“威尔赛”号,它的船舱里装满了巴西出产的咖啡豆。随着全美咖啡规模的日益扩大,从前一年只需要这么一船货,如今基本上每两个月就能消耗这样一船咖啡豆除了经营罐装液体咖啡之外,全美咖啡还利用品牌影响力推出传统型罐装咖啡豆、咖啡粒抢占固体咖啡市场,如今仅在纽约一地的市场份额就占到了将近四成,这样的比率在咖啡界可是相当惊人的。

“威尔赛”号这样一艘中短途货轮的客舱少且狭窄,但这丝毫不能影响三对年轻爱人愉快的心情,风平浪静地时候。他们会自娱自乐的在甲板上摆上太阳伞和躺椅来一个舒服的日光浴,而当下雨的时候,他们就会躲在船舱里一边煮咖啡一边讲各自遇到过的新奇事情。在这一点上,张海诺这个曾在信息社会生活过二十多年的后来人更具优势,他讲述的诸如玛雅文明、神秘海怪、金字塔与外星人、长城与秦皇陵地故事在这里总是最受欢迎的。

巴西与美国地距离不算太遥远,在大家对这种海上旅程感到枯燥之前,“威尔赛”号驶入繁华的纽约港。三位未曾来过纽约的女士无不对这里的现代化程度感到惊诧。幕后老板大驾光临,卡莱伯不仅亲至码头迎接。还带来了全美咖啡的商业谈判专用车卡迪拉克、别克和雪佛兰各一辆,这是清一色的“通用货”。

如今还是20年代,但是通用集团的几大品牌年销售总量就已经超过30万辆,他们最大地竞争对手福特汽车情况相当,这样的销售规模放在数十年后的中国也是相当惊人的,对此张海诺不仅仅是羡慕,甚至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将其收入自己名下。可惜历史告诉他,即便是在1929年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期,通用集团也还有能力向股东分发红利,其雄厚的实力和良好的经营状况可见一斑,而在整个二战时期,通用竟从美国军方那里拿到了130多亿美元的订单想要涉足美国汽车行业地话,张海诺早来十几年或许还有希望,但现在恐怕是希望渺茫了

登岸之时。女士们虽有些疲劳,但还是强烈要求到纽约最繁华的曼哈顿去看看,而当轿车开过布鲁克林大桥时,她们脸上的表情几乎和张海诺初到这里时一模一样

高度现代化的城市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行人们的衣装整齐而不乏华丽。大商场里的精美商品琳琅满目,璀璨地珠宝更是叫人晃眼。既然是蜜月旅行,男士们好歹奢侈了一回,几家商场逛下来手里无不是大包小包,女士们体力充沛的叫人惊讶,连续转战那些在巴西时难得见到的高档商店,最终将全美咖啡足足三天的利润重新为美国的gd做了贡献。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一行人游遍了纽约的各个着名场所,吃住也是在纽约最高档的酒店里,当然少不了到百老汇去看看着名的音乐剧。此外。张海诺还带着大家参观了全美咖啡在纽约的工厂。

在大笔利润地支持下。咖啡研发中心规模已经较当初扩大了数倍,专家们不仅研究各种新口味地咖啡配方。遵照张海诺的指示,廉价而方便地速溶咖啡依然是他们的主攻方向,当他们这次前来的时候,研发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首席研究员表示:按照目前的进展,1925年速溶咖啡有望投入市场。

在全美咖啡的内部会议上,张海诺着重强调的,依然是各种配方的保密工作,这和施奈德造船厂近期的管理重点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随后,张海诺一行启程北上,前往距纽约百余公里的康涅狄格洲格罗顿市。这是位于长岛对岸的一座海滨小城,不过他们到这里并不是来欣赏风景的,而是因为鼎鼎大名的美国电船公司就座落在这里。

对潜艇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应该不会对约翰霍兰的大名感到陌生,此人生于美国,被誉为“现代潜艇之父”,而他相当一部分成就都是在这家美国电船公司获得的。

因为霍兰的关系,美国在潜艇方面的起步是较早的,然而1905年对马海战以及1906年英国皇家海军无畏战列舰的问世将早已风行于世的巨舰大炮主义推向高潮,直到一战爆发之前,各国主要海军强国虽然都建造了潜艇,但这些“小不点”的用途仅限于近海防御和舰队辅助。作为美洲第一军事强国,美国海军到1914年时拥有34艘潜艇,但只有12艘是相对先进的柴油机潜艇。

1915年6月,就在欧洲和大西洋战场上的交战双方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当月的18-25日,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举行一次远洋作战演习。其间潜艇部队承担的任务是根据演习指挥官地命令,在西经67°南北海域机动设伏阻截假想敌编队。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海洋风暴自北向南扫过演习区域,面对不良天候,大型水面舰只尚能泰然处之,但是那些排水量仅数百吨的潜艇不得不提前撤出预定作战海域以躲避风暴。与此同时,和美国海军小型潜艇糟糕的表现形成对比的是,德国u艇正在波涛汹涌的北海和英伦三岛周围大开杀戒。已经把上百艘各类英国船只送入海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