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25(2 / 2)

那年夏天,希特勒为了推行其包罗万象的计划,不辞劳苦,到处奔波,在最后6个星期内,竟发表了20次重要的演讲。希特勒是个生就的政治家。他发现,与群众在一起,与人们握手,亲婴儿的脸蛋,向妇女鞠躬,这不但是自然的,而且还能受到鼓舞。他更常与工人阶级或中下层阶级的追随者一起吃饭,而不是与上层人物一起就餐,他的平等待人的态度对小职员,小商人和劳工均具有吸引力。

为了接近每一种人,希特勒所采用的虽然是分别发信的方法,但他从未忘记他在兰茨贝格的教训:他必须把群众争取过来。所以,在小事上,他不允许自己采取咄咄逼人的立场。对百万富翁,赤色分子,马克思主义分子,以及带来失业、使农产评价格下降、将中产阶级的节余洗劫一空的那个“制度”,希特勒则反反复复地进行抨击。他不是以阶级去对抗阶级。他能将他们全团结在一起。

出于大多数人的意料,包括希特勒自己,国社党在1930年的夏季大选中获得600多万张选票,一跃而成为国会第二大党,而仅在两年前,他们还是国会中最小的党派。

崛起之路 走向战争 第21章 爱琴海财团

走向战争 第21章 爱琴海财团

纽约股市的崩盘,是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起始点。尽管许多人在最初一段时间还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这只是非常普通的一次股市震荡,但是日复一日,股价向着一个无底的深渊滑落,不久之后便出现了第一批破产者那些依靠贷款进入股市的人开始因为资金被套牢而无法偿还到期贷款或者贷款利息,另一些通过贷款和发行债券投身金融市场的企业也同样面临着财务危机,即便是以自有资金进入股市的个人与企业情形同样不容乐观,他们的身家随着股价的持续下跌而大幅度缩水。

进入秋天之后,股市灾难的连锁反应逐渐在全美国范围内显现出来第一批破产者申请破产清算和破产保护之后,发放贷款给他们的银行、企业和个人的损失便无以弥补,于是紧接着出现了第二批受此影响而遭遇财务危机或者直接破产者,整个过程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的人和公司越来越多。

当倒闭破产之风在全国范围内蔓延之时,作为美国最大的咖啡企业全美咖啡,却因为在危机到来之前将自身的账款减小到最低程度和大量增加流动资金而成功避开了这场危机。到危机爆发时,全美咖啡在美联储纽约银行、第一国家银行、纽约国家银行、汉诺威银行等大型银行的存款达到670万美元,此外还购入了大量的黄金和美国政府发行地国家债券因为这次经济危机由金融市场为源头等特点,美元并未出现明显贬值。黄金和国家债券所受影响甚小,因而许多大型财团都采用了相似的举措来规避这场可怕的经济风暴。

尽管全美咖啡在纽约股票交易市场的价格下跌了百分之三十,而整个公司因为债务人破产而无法收回的账款约有12万美元,但因为公司财务状况良好,并在年底顺利实施了分红方案,张海诺、巴尔巴斯和卡莱伯这三大股东的损失非常小,而全美咖啡也因为握有大量流动资金的优势。从1930年春天开始收购那些破产或者濒临破产地公司,尤其以咖啡公司和化工企业为第一目标。

当初张海诺等主要投资者联名要求将他们投入股市的近2500万美元资金分三批撤出股市采用和全美咖啡相同地保守策略时。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两位经营者曾非常恼火,因为他们此举实际上违反了最初制定的投资者不干涉经营细节的约定,但是股市崩溃前的种种异常还是让他们在4月之前即将这个基金公司百分之八十的资金转为现金、政府债券和变化波动较小的金银期货上。因而当股灾来临之时,他们也成为纽约各基金公司中受损最小地一个,尽管如此,经营者们还是对没有完全从股市撤资感到懊恼。因为估计到短期内金融市场缺乏可操作性,在1929年底的全体股东大会上。以张海诺为首的12位投资者从基金公司撤出了超过2100万美元的资金待股市稳定之后,他们将考虑重新注资。

为了更好的利用这2100万美元巨资,张海诺和另外11位投资者赫森、奥托、沃尔夫、吉瑟尔等10位艇员代表以及卡特丹纳曼之女艾德尼娅决定成立一个全新的投资公司来进行运作。考虑到当初是在爱琴海域藏匿潜艇和发现沉船宝藏,赫森提议新公司以爱琴海为名,随后获得一致通过,最终正式定名为爱琴海投资有限公司,内部称“爱琴海财团”,之前担任全美咖啡首席财政顾问的阿尔拉德转任该财团首任总经理。奥托冯格伦布考担任财团执行总裁。

张海诺和阿尔拉德一致认为这些在经济危机中最先倒闭的企业往往不具备收购价值,因而新财团成立之后并不急着在美国大肆收购那些倒闭或者濒临倒闭地公司。为了更好的收集有关信息,他们在纽约、费城、波士顿等地公开招聘了为数300多人的职业调研员,这些调研员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打探那些面临清算、拍卖或是已经陷入财务危机的企业规模、业务、特色等各方各面的情况,并将这些资料汇总送到总部设立在纽约曼哈顿商业区地爱琴海财团营运总部。

1930年上半年,爱琴海财团在张海诺、阿尔拉德和奥托的决策下完成了三笔收购。包括一家电子设备工厂、一家之前从事橡胶加工业务的工厂和布鲁克林区的一家广播电台,总花费仅36万美元。

1930年夏天,因为施奈德造船厂扩大潜艇建造设施的需要,爱琴海财团将200万美元投入到这家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