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27(1 / 2)

们的队伍搞成真正的军队,并配以足够的武器。这样的分歧几乎是从冲锋队成立伊始就存在的,罗姆曾因此短暂的离开了国社党前往玻利维亚曾协助共和国与巴拉圭作战,他的再次回归虽然是以同意将冲锋队只作为受纪律约束的游行部队,但这也只是暂时的。

希特勒的领导艺术之一,是在他的亲密的政治伙伴之间经常变换政治权力的中心,以防止权力过分集中于某一人而出现劲敌。一切大权由他独揽,不允许出现任何限制他独断专行的政治组织和法律机构,而随着冲锋队的规模与日俱增并逐渐和各个部门产生摩擦,罗姆终究会成为那个对希特勒统治构成威胁的人。

张海诺这次在慕尼黑呆足了一个星期,他用自己的双眼观察这个政党的办事机构和行事方式,观察德国民众在经济危机中的处境和心态。正如史料所记载的那样,经济萧条造成数以百万计的德国人失去工作,大批贫民甚至得不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这一情形的灾难性影响甚过于1921年那次货币崩溃带来的危机,也为希特勒和他的国家社会主义理论带来了广泛的市场。

一个月之后,爱琴海财团在美国展开了该财团自建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收购行动,这一次收购的目标直指在美国造船界排名前20的费城威廉克朗普父子造船厂。这个曾经为美国海军建造过前无畏战列舰“缅因”号和首艘无畏舰“南卡罗来纳”号的造船厂从20年代初期开始走向没落。在这一场迅速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开始之前,该造船厂从银行和金融机构贷入大批资金用于升级和改造设备,全部改造工程已经结束,然而在经济大萧条的影响下,自1930年以来该造船厂竟只获得一笔微不足道的小订单,没有收入,也就无从偿还高额贷款,这家百年老字号的造船厂也和危机中数以万计的企业一样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经过两个星期的谈判,爱琴海财团以80万美元的价格购入威廉克朗普父子造船厂百分之六十的股份,并注资170万美元以偿还该造船厂的债务以及维持正常营运,虽然它名义上仍是一家美国造船厂,但建造大中型战舰的经验已经开始为德国海军所用

崛起之路 走向战争 第22章 启航,德意志

走向战争 第22章 启航,德意志

1931年5月19日。

对于世界,这也许只是经济危机中普通而糟糕的一天,但对于德国和德国海军,这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经过27个月又14天的建造,德国海军战后建造的第一艘主力舰将在基尔的德意志造船厂下水。

德国,基尔海军基地。

天刚蒙蒙亮,张海诺就被自己的副官叫醒。认真的洗漱之后,他花了将近半个小时整理着装,从头到脚每一个小细节都没有放过,其隆重程度丝毫不亚于上一次接受德皇接见。

6时30分,来自海军总参谋部和各个军区的军官们在基尔海军基地的大餐厅里用早餐,此时鸡蛋和牛奶的味道已经不再重要,包括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在内,每一个人都将眼前的食物当作获得胜利之前最后的残敌看待。

7时整,以雷德尔为首的第一批将官搭乘小汽车离开基地前往德意志造船厂,其他军官分批乘坐基海军基地提供的汽车出发。作为海军总参谋部海外项目部负责人,张海诺第三批离开基尔海军基地,同车的尽是年龄稍长的校官,其中还有一位头发胡子花白的海军准将。

时间尚早,但通往德意志造船厂的道路上已经可以看到许多车辆和行人。作为德国最重要的海军基地之一,基尔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各造船厂出于经营上的考虑还是裁减了不少船工。尽管如此。人们依然兴致勃勃地赶往造船厂观看新舰的下水仪式,而且看起来有不少都是全家出动或者专程从外地赶来的。

车队抵达造船厂时,太阳已经升起,碧空万里无云,春末夏初的天气正是一年中最适合户外活动的日子。张海诺远远的看见船台中央那艘周身灰白的战舰,尽管上层建筑和武器尚未安装,但它雄壮地躯体和磅礴的气势还是让人为之一振。

因为有海军参谋部官员地身份。张海诺不必和普通的海军人员一样在拥挤的码头上站立,他跟着参谋部的其他军官来到观礼台一侧。此时观礼台的另一侧也已经人满为患,那里坐着的人衣装华丽、非富即贵。

尽管观礼台约有两层楼高,但视线仍不足以与那艘即将下水的战舰地甲板持平。这艘建造代号为“a号舰”的新战舰,拥有优美而简洁的线条和轮廓,远远看上去就像是一件经过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走近了看,人们更要为德国造船工人精湛的技艺而折服每一个细节都力争完美。

这是一艘全新的军舰。它的新不仅在于舰体年龄,它还是世界海军史上一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战舰。因为它地主炮口径超出当时华盛顿海军条约对巡洋舰的定义,其他国家的海军称其为“袖珍战列舰”,德国海军内部则称之为“anzerschiffe”,即“装甲舰”。

下水仪式还未正式开始,就已经有成千上万的德国人在船台两侧的码头上翘首以盼,这艘新舰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它地自身实力。在这之前的十余年间,德国海军只建造了5艘轻巡洋舰。即“埃姆登”号、三艘哥尼斯堡级以及“莱比锡”号,如今这艘尚未命名的a号舰是德国在战后建造的第一艘排水量超过万吨的主力舰,难怪许多人都将它看作是德国海军复兴的标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