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38(1 / 2)

仪式上地特殊旗帜,让人一进大厅便肃然起敬。

主人尚未现身,大厅里却已热闹非凡:上百名来自各界的贵宾三三两两地愉快交谈着,穿纯白礼服的侍者穿梭于人群之间为衣着端庄的女士和风度翩翩的绅士们送上酒水果点。放眼望去,贵妇们项上璀璨耀眼的珠宝、雪白丰满的胸脯以及高贵典雅的长裙渐欲迷人眼。但高高地发髻总让人觉得过于呆板;男士们或着昂贵的晚礼服,或以笔挺军服上意义不凡的饰件引人注目。

在这样的宴会上。从来不乏部长和将军级的人物,照理说张海诺是不起眼的,但这似乎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

“嘿,海诺,晚上好”帝国内政部长鲁道夫赫斯,如今国社党内部的二号人物,也是这场晚宴地主要发起者。老远就热情的朝张海诺打招呼,虽然他没有冷落海军将官群中的老将们,但对两者之间的语气是截然不同的客套与老友之间的问候,区别显而易见。

“您好,尊敬地部长阁下”

当着海军部的诸多将领们,张海诺有意将这样的问候公式化,可是赫斯却主动从旁边的侍者那里替他端了一杯香槟,然后旁若无人的聊起各自的近况。和张海诺的惴惴不安相比。周围的人们对此可不是一般的眼红,要知道元首早在他的政治遗嘱中钦定鲁道夫赫斯为他地第一继承人历史上是戈林第一、赫斯第二,虽说帝国元首目前地年龄和健康状况还不至于让人操心遗嘱一事,但至少反应出帝国政府内部目前的座位排次。

所幸地是,雷德尔对张海诺与这些国社党人之间由来已久的私交早已是知根知底。张海诺将自己和他们的相识归结于寻找安娜时的巧遇,这一点也是这位政治上持保守观点的海军总司令易于接受的。更重要的是和陆军相比。如今海军在国内政治斗争中保持着高度的纯洁性,这样的状况让雷德尔本人感到满意,同时也有效的证明了张海诺对他的亲口许诺不搅入政治事件,不在海军内部搞政治活动。

如今国社党内部的三号人物究竟是帝国宣传部长戈培尔还是党卫军领袖汉斯洛梅斯特,众人素有争执,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这两人在党内地位极高且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戈培尔素来是纳粹的宣传机器,元首亲自出席的讲演之外,他和赫斯几乎包办了其他群众讲演,并且频频在电台上对着全国民众发言;自清洗罗姆冲锋队之后。党卫军取代冲锋队成为党内第一武装。并且控制着最骇人听闻的德国秘密警察和党内情报部门。作为这一武装组织的头目,汉斯洛梅斯特并不像戈培尔那样聒噪。但他的这种沉稳和脚踏实地恰恰是希特勒所看重的,以致于另一个以权谋著称者希莱姆,如今只能转入冲锋队发展且因为罗姆的前车之鉴而受到诸多限制,这群人俨然已经成为维护治安的普通打手。在即将到来的“水晶之夜”中,他们所扮演的也是吃力不讨好的角色。

不管戈培尔和洛梅斯特之间是否存在权力上的明争暗斗,这两个人对海军将领们的态度高度一致,这也和希特勒近来颇为关注海军建设有关。同样的,作为早已相识的老友,他们均单独和张海诺打了招呼,这在无形之中进一步提高了其在海军将领中间的地位尽管也有人以此为由背后抨击他是国社党派来海军的间谍,但这种流言蜚语的攻击在强权面前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

“海诺,你还记得1919年时离开队伍的那些老朋友吗”正常的交谈中,汉斯洛梅斯特,也即是埃德文,表情平淡的插了一句。

张海诺怎会不记得那12名离队而去战友,他回国之后曾试图和这些人取得联络,但由于当初他们约定好回国之后就隐姓埋名远遁他乡。因而一直没有他们的音讯。

“记得,你是说”

“我们地几个老朋友遇到麻烦了,有人试图籍此来揭开我们的秘密,我们得找机会好好谈谈这个问题,但不是在这里”埃德文面带笑容的说道,而这种笑容用来掩盖他们谈话内容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张海诺明白他的意思,笑道:“好的。祝您今晚过得愉快”

两人随即碰杯,若无其事的各自应酬去了。

晚上7时30分。今天地大寿星,这个华丽大厅的主人,同时也是万众瞩目地焦点,帝国元首、三军最高统帅阿道夫希特勒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出场了。他照例当着众人进行了一番讲演。前面半个小时,他回顾了自己这49年来的奋斗历程很明显,许多细节都被美化和夸大了,但多数人还是听得如痴如醉;在这之后。他话锋一转,以极尽美好之词展望了德国的未来。当着诸多外国友人之面,他大谈和平,声称德奥合并只是日尔曼民族的内部事务,且能够起到保证欧洲和平的作用,他再次重申德国将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福利水平,这一点在国际上也是有目共睹的到了30年代末期,德国婴儿死亡率甚至低于英国。当英、法、美等国此时还在为大量地失业人口和频繁的罢工而犯愁时,德国的失业率却已降低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三以下,并且自希特勒当政以来数年未发生严重的罢工事件了

这段讲演以掌声开始,又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结束。看得出来,就连许多外国人士也将希特勒看作是欧洲的传奇人物:一如历史那样,大战爆发之前许多人都觉得此人是个政治界的天才。却没有看透他虚伪假面下地可怕战争企图和在反犹方面的邪恶用心。

恭维的声音实在太多,希特勒在接下来最多只能和每个人说上那么一两句。一个小时之后,他便借口参加冲锋队和民众的火把游行而离开。这一次,张海诺总算是缓了一口气,要是元首再过来当众和他亲切交谈,那些海军将官们非得用妒忌的目光杀死自己不可

不仅是柏林,当晚德国的许多城市都举行了民众自发参加地火把游行,这也是国社党的传统庆祝方式。

第二天,从基尔赶来的海军将领们大都留在柏林,一方面是借这个机会回海军司令部述职。也顺便参加海军未来十年造舰计划的方案研讨会目前德国海军已有4艘大型战舰处于建造过程中。接下来应该再造大型军舰还是多造一些小型、机动性强的军舰和潜艇,这个问题在进入1938年后变得日益突出。而海军将领们对此也是各执一词。以海军副司令京特古泽为首的多数将领认为,德国应该建造更多能够使海军实力迅速提升的大型战舰;海军总参谋长、前海外项目部主管赫尔姆斯海耶上校则提出一份截然不同的方案,他认为德国海军应该设法在灵活性方面超过对手,如果只是一味的建造大型战舰,那么很有可能出现上一场战争之前的海军竞赛,而论造船业实力,德国造舰速度不可能超过英国

究竟采用何种方案,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海军究竟将哪些国家设为潜在对手。在此之前,帝国元首提出地第一目标是野心不断膨胀地近邻波兰,但即便4艘大型战舰尚未服役,德国海军目前的实力也已经超过波兰,现代化程度更非波兰海军那支老旧舰队可比。

为此,雷德尔特意向元首作出请示,而鉴于英国在德奥合并中表现出来地并不友善的态度,希特勒要求海军在未来做好和强敌交手的准备。

在欧洲,德国海军的传统强敌只有一个。

元首含糊其辞的政治语言,并未给海军规划案带来决定性影响,海军内部的争论依然在继续。在规划方案委员会讨论出一个现实可行的方案之前,张海诺决定先解决自己的问题。为此,他在雷德尔当初秘密会见希特勒的那处位于柏林郊区的庄园里与埃德文碰了面。在那里,他见到了两个多年未曾谋面地老战友:凯斯施密特。前u148军医官;普罗尔弗里恩,前u21枪炮指挥官。

在这种情况下的碰面,或许是当初分别时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一别十九年,再次重逢让人感觉恍若隔世。当年的艇长,如今成了德国海军准将,鱼雷长投身政界并成了德国的重量级人物,而另外两个。身材发福、目光精明,俨然一副商贾姿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