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47(1 / 2)

温最高的一天,“格拉夫齐柏林”号在波罗的海完成了它下水以来最全面的测航,并创下了各国航母的速度之最337节,同时舰上的各设备包括雷达、火炮皆已安装完毕,在海军航空兵的训练机场,55架bf109t、22架ju 87c以及9架fi167已经交付使用,超过400名训练有素的飞行员随时可以接受海军航空部队地调遣。

然而此时此刻。张海诺却不在他的航空母舰上,在海军总司令位于柏林市区提尔皮茨沿河大街的公寓里,这位被认为是海军最有前途的军官正与雷德尔讨论海上袭击战术的问题。雷德尔认为海军舰只在作战时应尽量遵守海牙宪章的相关条款,如果对方是非武装商船,那么袭击舰应先确认对方身份,然后发出警告,并在船员安全转移之后方能击对方沉船只。这不仅仅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也是海军一贯以来地传统。

张海诺对这一战术的疑问在于。这将留给对方发报求援和报告自己方位地机会,一旦水面袭击舰的方位暴露,敌人强大的舰队必然以最快的速度赶来这也是历史上“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陷入困境的主要诱因,尔后该舰被三艘英国巡洋舰发现,受挫后被迫退入乌拉圭蒙得维的亚港,最终的结果则是众所周知地。

“发现即击沉”

张海诺的解释很简单,即便德国海军遵守了海牙宪章。敌人为了达到宣传目的依然会把德国海军描绘成为魔鬼,既然如此,不如让战争来得更彻底一些。

雷德尔没有直接提出反对意见,他说:“通常情况下,潜艇和飞机是适合这一战术原则的,而我们的舰长们通常非常珍惜自己名誉”

“既然如此,我恳请您准许我随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前往大西洋,并负责指挥海军在南美区域的德国舰船和航空部队。包括施奈德造船厂旗下可用于作战或者辅助作战的舰艇”

雷德尔有些不解的问道:“海诺,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抛下齐柏林号和海军航空兵司令部地工作去指挥一艘装甲舰和若干补给船在我看来,汉斯朗斯多夫上校足以胜任他的职务”

“齐柏林号至少要到年底方能出海作战,海军航空兵的具体事务目前也由我的参谋长海德林克负责,我本人更加关注的是海军在大西洋西部海区可能的作战行动,那也关系到德国海军地整个战略态势”张海诺在对语气稍作调整后。更加诚恳的说道:

“尊敬的海军总司令阁下,我在这里并没有任何诋毁朗斯多夫上校的意思,他经验丰富、机智过人,在舰队作战中指挥一艘主力舰绰绰有余,但问题是格拉夫施佩号并不是一艘舰队战列舰,漫长的海上袭击作战枯燥而危险,任何胆怯或者大意的想法都可能导致致命的失误”

这一点,雷德尔没有否认,假若战争爆发,德国海军为数不多的主力舰每一艘都是弥足珍贵的。而朗斯多夫就任“格拉夫施佩”号舰长一年来的表现虽然合格。却属于思想非常传统地海军指挥官这一点尤为让人感到担忧。

张海诺进而劝说道:“尊敬地海军元帅阁下,以目前的局势。战事爆发将是难以避免地。在参谋部的预定方案中,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将以南美与非洲海域为主要作战区域,如果将施奈德造船厂所属舰船看作是德国海军的一部分,我们在南美拥有5艘随时可以投入作战的潜艇和20艘可以用于补给和辅助作战的远洋船只,为何不将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作为这一团队的核心和指挥”

雷德尔总算勉强同意了,他像是叮嘱,又像是在警告:“海诺,说实话,这次德意志号和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进入大西洋海域伺机行动是非常冒险的,我不希望在战争刚开始就失去一艘重要战舰和得力助手”

张海诺起身说道:“是战斗就不免有伤亡,但这一次,我保证和朗斯多夫上校一道满载胜利而归”

随着德国在波兰问题上的态度日渐强硬以及英法的寸步不让,战争气息日益临近,不仅是两艘用于执行水面袭击战的装甲舰“德意志”号和“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德国海军还在8月间派出了大批潜艇,一矣战事爆发,它们将在第一时间对敌人的海上运输线进行无情的攻击,而当德苏签署互不侵犯协定以及英法宣布一旦波兰遭到入侵后将不遗余力给予支持之后,这个敌人的身份便已不再有任何悬念。

崛起之路 走向战争 第38章 汉斯朗斯多夫

走向战争 第38章 汉斯朗斯多夫

1939年8月25日,苏德互不侵伐条约签订后两天,在德国的基尔军港,经过全面检修和重新涂装的德意志级装甲舰“德意志”号和“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在码头上接受了由德国战斗舰队司令威廉马歇尔将军举行的小型告别仪式。

这次告别是内部性质的,且只有少数高级军官知道两艘战舰此行的真正目的,而德意志级的另外一艘“舍尔海军上将”号因为改装工程尚未结束,现在只能孤独的躺在造船厂的船坞里目送自己的姊妹舰出征。

“祝你此行顺利”对于自己的老下属,马歇尔的祝辞简单而实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