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雷达员的声音清楚的从传音筒中传来时,佩特布舍少校和他的u169号正行驶在苏格兰和冰岛之间靠近南部的水域,借着电筒的光,他看了眼手表,现在已是临近午夜了,也就是说从他丢失目标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0多个小时。如果再不能追上英国舰队,他有些怀疑自己还能否坚持下去。看来上天还不至于太过“绝情”,猎人终于为自己的耐心而获得了回报。
几个小时之前,海面上天色渐黑,u169收到了从基尔海军基地发来了一份密电,其内容令佩特和他的艇员们感到无比振奋:英国海军引以为豪的战列舰“纳尔逊”号在激战中被“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所击沉。这是德国海军水面舰艇自战争爆发以来所击沉的第一艘英国主力舰声望号虽遭德国舰队重创,但最终为德国潜艇所击沉,它虽不足以立即打破英德双方水面舰队实力相差悬殊的格局,但在战略层面的意义却不逊于德国潜艇部队当初击沉英国航母“皇家方舟”号。大英帝国海军横行大洋的时代,似乎正渐行渐远。
结合白天所截收到的一系列英军电报,佩特很容易的把眼前这支英国舰队和那场发生在法罗群岛附近的海战联系起来。眼下德国舰队已经取得了胜利,不出意外的话。这支庞大地英国舰队的目标已经从救援改为复仇,目标自然是那支相对弱小的德国主力舰队只要它们还没有返回德国本土,英国人就还有在半路截击它们的机会。
佩特考虑了一下,首先让通讯官向潜艇司令部发出密电,报告目前英国舰队的确切位置,紧接着摩拳擦掌的说道:“我们得想办法给这些英国佬一点厉害瞧瞧现在,全速追上英国舰队”
不到10公里的距离。足以让u169地艇员通过雷达摸清英国舰群的方位和部署,尚停留在目视阶段地英国人在这方面显然要吃亏许多。但他们也有他们的优势,根据无线电测定目标方位是自上一次大战时期就发展起来的技术。u169拍发出电报不久,便发现有两艘英国舰只脱离舰队疾速朝这边驶来,它们显然是有的放矢,而这一次佩特绝不想再因为下潜而耽搁了追击潜艇的速度本来就不占优势,何况面对的不是一支航速缓慢的商船队而是一支战斗舰队,只消半个小时。英国人就能跑出十数海里之远,远远超出艇载fg 39s型雷达地探测距离。
在发现新情况后,佩特旋即下令全速转向。u169低矮的轮廓很容易隐藏在黑色的夜幕下,风雨和浪涛也进一步削弱了英国水兵的观察范围,待那两艘英国战舰疾速驶来并在u169先前所在位置寻找目标时时,佩特和他的潜艇已经距那里有4、5海里远了,他谨慎的下令只以噪音较小的电动机驱动潜艇前进,而这足以令u169在如此距离上躲过对方的目视和声纳探测。
尽管舰上地被动声纳没能找到目标。英国驱逐舰依然那片海域投下了一串串深水炸弹,爆炸声此起彼伏,海面上好不热闹。听着那远远传来的隆隆声,佩特继续率领潜艇向着英国舰队前进,不多时,雷达上的光点集体改变了移动方向。这足以令经验丰富的潜艇指挥官判断对方的意图。“z”字反潜机动起源于上一次大战时期,是舰艇规避潜艇攻击最简单的方式,但当潜艇技术日新月异时,它已然不再像从前那么有效。在训练学校里,德国潜艇指挥官们早已经深入学习了如何在敌人进行反潜航行时抢占有利位置,这对于航速偏慢地商船尤其有效。
午夜刚过,通讯官又给佩特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从位于基尔的潜艇司令部发来的密电显示现在已有四艘德国潜艇盯上了这支英国舰队,在天亮之前还将有另外几艘潜艇加入进来,邓尼茨希望艇员们能够利用天亮前的黑暗伺机攻击英国舰只。争取达到扰乱对方战略部署的目的。给主力舰队争取到更多的时间调整部署。佩特心里一合计,决定继续保持直线向东航行状态。只要英国舰队继续以反潜航线行驶,他还是有机会找到攻击机会的。忌惮于英国人在无线电测向技术上的强大实力,佩特这时候没敢再向外界发出电报,也暂时没去联络正在附近活动的两艘德国潜艇。大约半个小时之后,通讯官报告说收到u71发出地电报,他们正在英国舰队以北位置,不多时,海面上隐隐传来爆炸声,在惊讶于英国海军无线电测向技术之强大地同时,佩特只能默默祈祷那些被英国驱逐舰盯上的同伴能够交好运。
此时此刻,远在德国基尔地潜艇司令部里依然灯火通明,以赫森和邓尼茨为首的潜艇指挥人员正密切关注着海上的局势。在大幅海图上,代表英国舰群的红色标识和代表德国潜艇的黑色标识异常醒目,黑色的潜艇看起来正在组成一个偌大的包围圈,但它们的数量却远比对手少,而且鉴于水面舰艇和潜艇在航速上的差距,相当一部分看起来接近敌人的潜艇实际上并无参战的可能。
“四艘加上四艘也才八艘,太少了”德国潜艇部队的实际组织者和生产负责人冯赫森将军盯着海图思考良久,却依然只能不住的感叹:“在敌我悬殊的情况下发动进攻,很难占到便宜啊”
数月前刚刚荣升海军中将的邓尼茨双手抱于胸前,脸上是刚毅地表情。眼神中却流露出几许无奈。
“8艘,8艘我们能够出动的潜艇大部分都被部署在挪威用来执行侦察和阻击任务,眼下在大西洋活动的只有区区27艘,其中就有18艘部署在北大西洋,但这个数字对于那片广袤的海域来说还是过于稀少8艘恐怕已经是我们所能集中起来的潜艇数量的极限了”
赫森听出了邓尼茨话语中的抱怨,早在威悉演习制定之初,这位战术天才就非常反对大量调用原本就很吃紧地潜艇兵力参加挪威战役。他觉得潜艇是有效的进攻利器但在防守上却乏善可陈。不过由于这一决定出自元首之口,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也认为德国海军唯有全力以赴才有可能完成掩护陆军实施跨海登陆这一艰巨任务。潜艇司令部最终别无选择,唯有倾力配合。
在德国海军现有地190多艘潜艇中,32艘正在接受大修或者改装,46艘上月底和本月初刚刚从大西洋返回,12艘在英国南部和法国近海执行监视任务,剩下的近百艘潜艇有百分之七十投入到挪威战役当中,其中约有40艘部署在挪威西部、西北部和西南部近海。20艘在挪威与苏格兰之间海域实施侦察和机动,还有10艘部署在挪威海和北海之间。正如邓尼茨所说的,目前在大西洋活动的实际还不满30艘,德国海军的水面舰艇更是齐齐投入到挪威战役中,一度令英国人头疼不已的远洋袭击战也暂时性的偃旗息鼓了。
赫森安慰道:“以潜艇地特点实际上并不适合掩护陆军登陆,然而英国海军实在比我们强大很多,元首和海军元帅作出这样的决定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邓尼茨以沉默来表示自己对此依然保留意见,眼下牢骚显然无济于事。只能想方设法的将手里这为数不多的潜艇更为合理的利用起来。早在上一次大战时,部分潜艇军官就尝试过潜艇狼群战术,并一度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和平时期,邓尼茨和其他潜艇军官继续研究和发展这一战术思想,在他们的努力下,到1939年战争爆发之前。德国海军地大多数潜艇指挥官已经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演练熟悉了这一战术的主要套路。开战后,德国潜艇司令部很快利用狼群战术组织了几次成功的作战行动,在北大西洋海域击沉了“皇家方舟”号就是最值得夸耀的战绩。那一次共有9艘潜艇参加战斗,是德国海军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支“狼群”。
赫森继续说道:“u71在北,u130和u159在东,u169在西,四艘潜艇眼下过于分散,而u55、u76、u78和u101将在数小时后从东、北两个方向加入,8艘潜艇攻击一支防守严密的护航船队绰绰有余,但这可是一支有不少驱逐舰护航地主力战斗舰队在我看来。骚扰性进攻已经是我们能力的极限了”
站在海图前的邓尼茨继续保持他一贯的思考姿势。以沙恩霍斯特号为首的德国主力舰队已经平安返回挪威海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