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情也在随之起伏。德国人采取的奇怪战术让这位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的老将感到迷惑不解,他不得不一边关注自己战舰的弹药量,以防陷入德国人的消耗陷阱,另一边又必须要紧盯整个船队,唯恐那些大都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船员们在一点一点增加的伤亡和德国人施加的压力前失去控制,在头脑最深处,怀特没有放弃寻找第三条出路的尝试,但上帝始终没有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两分钟时间,一根烟还没有吸完,德国人的炮弹便又如期而至,它们呼啸而来的声音简直就是死神的风笛,整个船队中,唯有“拉米利斯”号不惧怕远距离打来的11英寸炮弹,但德国人似乎对这艘位于船队中前部的英国战列舰丝毫不感兴趣,炮弹都远远的避开了它所在的区域,船队后部成了德国人的重点攻击目标。
每当德国炮弹落水爆炸之时,怀特总是故作沉稳的站在原地,却极其关注周围军官的第一反应,“感谢上帝”的声音总能稍稍减轻他心头的压力,而当有人喊出“我的上帝”时,那便意味着德国人的炮弹近到足够让某一条货轮出现损失,这时候他脸部肌肉总会不经意的抽搐几下,心仿佛受到了敌人的直接鞭笞一般。
在一个两分钟紧接着另一个两分钟的煎熬中,韦斯特怀特感觉自己的身心正在迅速老化,他宁愿像武士一样走上角斗场,让命运决定最终的胜利者,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倍受煎熬。同时在内心底,他渴望着德国人范一次英雄主义的错误,因为他完全有可能一炮而令德国战舰航行能力大减,那样全速驰援的英国舰队便有全歼对手的机会即便失去了拉米利斯号,英国海军也依然能够获得战略上的胜利。
第十个两分钟到来之时,怀特从自己的参谋官那里得到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埃特号发来信号,船员们修复破损舱壁的努力已经宣告失败,水泵排水速度远远赶不上海水灌入的速度,他们的航速正在减慢,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恐怕只能弃船了”
凭借多年的经验和自身素质,怀特作出了最后一个明智的决定:“下令弃船,让贝特尔号靠上去救走船员”
崛起之路 海啸 第9章 攻心为shang2
海啸 第9章 攻心为上2
风雨飘摇的大海上,想要凭借单纯的光学设备看清十数公里外的情形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除非有一个大而特别的东西存在例如物体燃烧不充分时产生的大量浓烟。望远镜中那模糊但确实存在于英国船队方向的黑烟令整个德国舰队都沉浸在一种无言的欣慰当中。
隆隆炮声依然每隔两分钟响起一次,两艘德国战舰已经凭借航速上的巨大优势横切在了英国船队的航线上,此刻它们距离领头的英国船只仅有不到2万米
见时机已经到来,张海诺果断下令:“舰队左转10度,加速至28节,做好小范围s型战术机动的准备”
命令下达之后,德国海军官兵整体磨合度高、技术掌握熟练的优势一下子体现出来,两艘战舰在航向和航速上的调整只花费了短短几分钟内便得以精确的完成,指挥官的战术得到贯彻则是获得胜利的一个关键。
德国舰队转向时,9门11英寸和8门8英寸主炮均是射速高、射程远的家伙,暂停了远距离蹂躏英国人的行动。待调整完毕,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出现了这样一幕:由数十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船队以10列纵队浩浩荡荡向东驶去,在它们前方,两艘体型修长的战舰虽然显得势孤力单,却像两把锋利无比的尖刀向对方船队的左翼割去
在法兰西的土地上,德国卢加诺地镰割战术得到了近乎完美的发挥。如今在浩瀚的大洋上,德国海军仿佛也受到了灵魂附体
“发现敌舰,方位341,距离21000码敌舰正在逼近”
“拉米利斯”号上,作出这一报告的测距军官竟发自内心的显露出一种压抑得以宣泄的快感首先只有测定了对方的距离,才有可能利用舰上地15英寸重炮对其发动攻击,才有创伤甚至击沉对方的可能。但在这之前他使尽全力也无法做到这第一点。
在这样地局势下,怀特并没有什么可以选择的余地。他当即下令:“做好迎击准备”
舰首两座重甲覆盖下的炮塔缓慢移动起来,由于炮口原本就朝向前方,它们不怎么费力便将朝前的4门15英寸重炮对准了海面那头隐约浮现的烟柱,粗直的炮管提升到了自己的最大仰角。只待指挥官一声令下,它们就能在第一时间将重磅穿甲弹打向对方。
不过,双方距离不断拉近并没有立即引发炮战,双方将领非常默契地选择了等待。而这种一触即发的等待也是最折磨人神经的。如今在兵力对比上,英国人一艘战列舰、一艘辅助巡洋舰加一艘水上飞机母舰略逊于德国舰队的一艘战列舰加一艘重巡洋舰,但在火力配备上则不分伯仲拉米利斯号8门15英寸主炮在口径上的优势抵消了德国人中等口径主炮的数量优势,而整个英国船队连同轻武装货轮装备有小口径火炮百余门,对比“格奈森瑙”号的52门和“希佩尔海军上将”号的48门副炮及防空炮基本持平,但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战争地胜负并不是单纯的数字游戏,装备质量和战术策略均有可能起到扭转乾坤的决定性作用。
半杯茶的功夫。拥有一副好嗓子的测距军官再次高喊道:
“敌舰1,方位336,距离18000码;敌舰2,方位337,距离18000码敌舰仍在逼近”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