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炮弹,上帝啊德国潜艇有德国潜艇”
有经验的英国船员顿时大声喊了起来,自战争爆发以来,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有英国船只在大西洋上遇到德国潜艇并被击沉,那些黑色的猎手总是悄无声息的出现然后发射鱼雷,对于完全没有装甲保护的货轮而言,这些鱼雷是非常致命的
在一支护航船队中,每当有船只被潜艇袭击时,随行的反潜舰艇总会及时发起反击,20个月来被这些舰艇击沉的德国潜艇总数虽然不多,对于那些货轮来说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保障。可惜这一次不再有驱逐舰冲上去用深水炸弹对付袭击者,那些勇敢的驱逐舰已经在对付德国水面舰只的作战中消耗殆尽,护航船队中虽然还有几艘装备反潜设施的武装货轮,但且不说它们的作战能力极为有限,这个时候更是连船影都看不到
船员们再一次陷入恐慌之中,环顾四周,海面上除了另外两艘和他们命运相同的货船之外别无他物。依照往常的经验,他们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在德国潜艇发现他们全然没有护航舰艇保护的情况下逃离这片海域。假若德国潜艇浮上海面全力追赶,他们就只有用船尾那门年纪可能比他们还大的2磅火炮与之对抗因为这种旧式火炮的威力实在有限,甚至被一些船员看作是农田里恐吓乌鸦的稻草人。
果然,为了达到尽可能快的航速,船长下达了丢弃非必备物品的命令,并增调人马到锅炉舱和轮机舱,以确保动力系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出问题。很快的,甲板和船舷随处可见奋力搬运物品往船外抛的船员,船上那些对英国本土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诸如棉纺品等军工原料和各种食品已经成为多余的累赘,只有成箱的药品被划入非最后时刻不能抛弃的贵重物品。带着刺鼻的味道,滚滚黑烟从货船的烟囱中喷涌而出,这一切终于让船只的速度得到了提升,船尾远去的浪花就是最好的参照物。
“鱼雷鱼雷”
了望台上突然传来撕心裂肺的喊叫声,人们来不及赞叹观测员那媲美猫头鹰般的视力,转过头去,竟看见一道白色的浪痕急速划来,那距离绝不超过20米
船员们来不及做出更多的反应,顷刻间,巨大的火球带着弹片和各种各样的碎块向各个方向发散,一转眼就吞噬了大半个船舷,人们喊叫着朝相反的方向奔跑,却很快被烈焰和碎片扫倒,在甲板的下方,奋力工作的船员们同样受到了死亡的冲击,大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涌入船舱通道,侥幸逃过一劫的船员们,却立马被汹涌而来的海水淹没,这样的冰火两重天无人能够消受。爆炸之后是片刻的沉寂,紧接着,钢材断裂的刺耳噪音从各个方向传来,整艘船开始向左舷倾斜之前两艘货轮所遭遇的不幸,在这里完完全全的被复制出来了
这时的货仓,虽然被难闻烟味所弥漫,但呆在这里的船员在爆炸中的伤亡远比甲板和底舱的人员更小一些,只有一部分不幸的家伙被货物和架子压住,乔治正想和其他人一道解决他们,却被约克一把拉住了。
“我们没有时间了”约克这时候完全不理会自己的同伴想要说什么,他硬是拉住对方朝通道跑去。乔治虽然不想就这样抛弃自己受困的同胞,但本能的求生欲望让他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脚步。穿过还没有坍塌的通道,两人跑上甲板,那里已是一片狼藉。尸体以及即将成为尸体的人横七竖八,被炸碎的东西满地都是,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味和其他一些莫名的、令人作呕的气味。
“快”约克朝两边张望了一下,目光扫过不远处悬挂在船舷旁的救生艇时稍稍停留了一下,但他接下来的第一个动作却是打开旁边的铁柜并从里面取出两件救生衣。这艘货轮倾斜的速度有些超出人们的想象,只一会儿功夫船体与海面的横向夹角就将近45度,眼看来不及再去放下救生艇,约克喊道:“跳”
由于船身倾斜,原本有十几米高的船舷已经降低了许多,在火光的照耀下,乔治看到了翻滚的海水中漂浮着许多尸体和碎片,看到了那些挣扎着试图重新回到船上的人们,就在他犹豫之间,约克已经率先跳了下去。没有任何余地,乔治鼓足勇气,也跟着跳了下去
崛起之路 弥天 第13章 战争剧场1
弥天 第13章 战争剧场1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爆发的两场席卷世界的战争中,作为两百多年来的传统海上霸主,英国人着实吃够了潜艇以及鱼雷的苦头,可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世界上的第一条鱼雷却是英国人自己发明的,并且长时间的在技术上保持着领先优势;在潜艇的建造和使用上,英国人的步伐也要比自己的对手早得多,他们1866年便建造了第一艘具有现代意义的电动潜艇,而当德国人着手建造他们的第一艘军用潜艇时,英国海军的战斗和侦察序列中已经拥有了超过40艘潜艇可是等到一战爆发时,英国人却突然发现德国潜艇的数量、质量尤其是战术突飞猛进那艰苦卓越的四年战争期间,人们只知德皇可怕的水下舰队,却忘记了英国海军还有一群数量可观的潜艇。
现如今,新政换旧政,新人换旧人,英国人却还在备受老伤困扰。
一艘不明身份的潜艇,面对一支舰种齐全且配备有大批反潜舰只的舰队,且不说如何开展进攻,自保还是个很严峻的问题,但“声望”号、“皇家方舟”号、“光辉”号等一长串的名字着实让英国人患上了“杯弓蛇影”的毛病。警报响起之后,大批训练有素的护航驱逐舰及时做出反应,它们用深水炸弹轰得那艘可疑潜艇只有拼了老命往深海逃去方才保得一命,至于舰队的主力舰艇,在这期间却在海上绕了一个大弯子耗费燃料事小。耽误行动事大,素来精明的英国人有些举动却让人摸不着头脑。
“意外”地小插曲还没有就此结束,尽管眼下尚不能确定那艘不明身份的潜艇是否已经窥视到了这支舰队的真实面目,舰队指挥层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多数人赞同减慢舰队航速、提高反潜戒备,同时加强对随行航空母舰“暴怒”号、“勇敢”号和“胜利”号的保护工作。此时除去在地中海舰队服役的“光荣”号和不久前返修的“鹰”号,这三艘新旧不一的航空母舰已是英国海军最后地机动航空力量。它们的作战指标虽然强于仅有一艘正规航母和两艘商船改装准航母地德国海军。但考虑到英国海军维系海上航线和进行封锁的艰难任务,以及愈发严峻的亚洲局势。这些航母是远远不够的。
值得一提的是,与光辉号同级的“胜利”号航空母舰系不久之前刚刚完工的新舰,迫于形势,英国海军在最后阶段不得不一边完善舰上设备一边训练舰员和飞行员,待到该舰正式服役时,已搭载有 “管鼻藿”式舰载战斗机、“贼鸥”式战斗轰炸机以及“大青花鱼”式鱼雷轰炸机各一个中队,并且初步形成了战斗力。这级航空母舰地载机量并不突出。却具备非常好的抗打击能力,这与德国人的航母设计思路颇为相似。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庞大的混合舰队一路平安无事,但这段时间行驶的距离只有原计划的三分之二。面对这种情况,舰队指挥官约翰托维中将拉长着一张脸。眼看离天亮只有个把小时了,海面上的风雨还是没有减弱地迹象,航空母舰上纷纷发来灯光信号:风浪较大,是否按计划将舰载机升上甲板并做好出击准备
托维盯着前方看了好一会儿。视线却无法穿透黑暗看到舰首前方的世界。就舰艇的摇晃程度来看,眼下的海况说不上多么险恶,但无休止的风浪对舰载机的起降确实存在一定地影响,而且就算舰载机能够起飞,糟糕的天气也会让它们的作战能力大打折扣。何况,航空鱼雷还是些非常敏感的家伙。海浪过大很可能导致它们提前爆炸或是或是偏离目标。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不管天气再怎样糟糕,该发生的就会发生,战争尤其如此。
想着差不多再有两个小时就能碰上德国舰队,作战经验相当丰富的托维虽不像初出茅庐的见习军官那样紧张到心脏狂跳、手心发汗,心理却并不平静,一点儿紧张、些许忐忑,还有对各种可能出现情况的考虑和担忧,心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