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85(1 / 2)

的德国旗舰上。两队“贼鸥”无视德舰密集的防空炮火轮番进行俯冲轰炸,高大的白色水柱一根接着一根在那艘艨艟巨舰周围腾起。飞射的弹片无情的扫倒了一部分暴露在战位上的德国水兵。可舰炮的发射速度并没有因此而减慢,同伴的血让另一部分人陷入暴怒的状态,炮弹非常争气的接连击落两架“贼鸥”,顺势将企图趁乱偷袭的另一群“剑鱼”击退。

在投下最后一条鱼雷之后,十几架英国舰载机调头返航了,但飞行员们的心情并不太坏,至少那艘德国战舰上依然浓烟滚滚。

与此同时,在330海里之外的法国洛里昂空军机场上,一架架展翅欲飞的战鹰正整齐排列在跑道两侧,这些外观特别的单翼双发战斗机在德国军中被称为“破坏者”。但它们在法国以及不列颠战役期间的表现似乎和这个“称号”相去甚远。最后竟落得需要bf109单发战斗机为自己护航的地步。不过,“废物”也有重新利用的价值。虽然在一对一和团队作战中均敌不过对手的主力战斗机,可对付敌人的远程轰炸机仍是绰绰有余的。近来,它们也确实找到了一个“软柿子”,那便是英国人的舰载飞机。在火力和速度均占优势的情况,德国空军的老鸟们用bf110力挑英国的主力舰载战斗机“管鼻藿”时战绩不错,攻击老迈的剑鱼更是不在话下。

就设计性能而言,bf110在航程上要较bf109出色一些,而且加挂两个150加仑的副油箱之后,它们的实际航程比许多中型轰炸机还远。眼下,排列在跑道旁等待起飞的这些“破坏者”,机翼下都挂着两个类似炸弹的副油箱尽管它们挂载位置的设计问题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空中抛下时有砸中机身的可能,看起来却没有影响到德国飞行员们的信心。临近正午,机场上空的乌云渐有散去的迹象,待到指挥塔发出起飞指令,一架架重型战斗机便在挥舞着小旗的引导员们的指引下发动,依次移出停放位置、驶入跑道,发动机加大马力时发出的隆隆轰鸣声总是让人热血沸腾。

在地勤人员的目送下,一架又一架拥有强大火力的bf110飞离跑道,然后在附近集结成6队一组的小机群,一组一组向着大海深处飞去。

“这些可怜的孩子又要独自出行了”

在距离飞行跑道有些距离的机库旁,两个年纪在三十岁左右、穿着德国空军飞行员夹克的军官,一边看着那些双发重型战斗机接二连三的升空远去,一边旁若无人的交谈着。在他们身后的机库里,停着一架架外形简洁的单发战斗机,粗一看像是德国空军目前装备最多的bf109e系列,但细节上却有很大的不同:桨毂盖增大也变圆,桨叶加宽了,圆形发动机增压器进气口更加远离机鼻,机翼形状和翼梁机构基本不变,但翼下的冷却器被增宽拉长,更特别的是,机翼的 2 门 gff 机炮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1门位于发动机罩中的长管机炮事实上,这种毛瑟 g151机炮的膛口初速和射速都高于原来的gff机炮。

“别担心,伙计,你没看它们是往西飞吗他们这次要对付的显然不是英国人的喷火和飓风”

“噢,渔夫这个职业倒是挺适合他们的”说话这位话锋一转,“最近海军似乎有大行动啊”

另一位似笑非笑的摇摇头,“不让我们知道的,我们也不必去关心等到要我们出击的时候,自然会有命令下来”

“那倒是”前面那位点点头,也不再多说什么。眼下的法国自然是个环境复杂的地方,地下抵抗者和英国间谍几乎无处不在,想要守住秘密的话,就得在任何场合下都管住自己的嘴巴。

不过,并非所有的机密都是通过嘴巴泄露的,bf110重型战斗机群离开位于洛里昂的空军基地后不到10分钟,一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就风一般的冲进洛里昂郊区的一座农场里。下过雨的法国农场泥泞不堪,那些放养的鹅鸭倒十分开心的走来走去。年轻人很快在一处仓库门前停了下来,自行车一扔,几步来到一个大汉旁边,脸色焦急的说了些什么,大汉侧身让他进去,然后非常警惕的朝四周看了看,这才跟着进了仓库。

几分钟之后,位于洛里昂的德军无线电监听机构截收到一条经过加密的电文,内容一时无法破译,但凭借无线电测向技术,他们很快锁定了电波源的具体方位。这时候,德国情报结构和武装党卫队对付英国间谍和法国地下抵抗组织已经有了较多的经验,他们迅速通过电话和无电线进行调动。很快,一队德国军车就出现在了通往农场的公路上。

泥泞的道路会给车辆行驶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但往日车队所到之处尘土飞扬的场景是不会出现了,等到第一辆sdkfz 250型半履带式装甲车出现在远处山坡上时,在农场主建筑的阁楼上守望的年轻男子这才大惊失色的沿着楼梯往下跑,而在这个时候,仓库里的几个人虽然已经结束了他们的秘密工作,但仍然聚在一起讨论着事情。得到同伴的警报之后,他们迅速作鸟兽散:骑自行车来的年轻人窜上他的自行车便朝着相反方向逃去,大个子和其他几个人则迅速朝农场后面的树林跑去。不一会儿,整座农场就只剩下依旧欢快的鸭子和鹅。

崛起之路 弥天 第22章 一线之间

弥天 第22章 一线之间

战斗间隙,炮手们终于可以坐下来好好放松一下紧张的情绪与紧绷的肌肉,持续以人工为高射速的火炮供弹确实是一件费力气的事情,何况身边还弥漫着浓浓的黑烟。所幸的是,在戴上防毒面具之后,人们不会因为这些从特制发烟罐和燃烧装置里冒出来的烟雾而受到伤害,而在第一批发烟设备原料即将耗尽的时候,舰上的浓烟也逐渐减弱了。

在不知情的对手看来,这艘战舰的火势已经得到了控制,因此,加强进攻是必要而迫切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