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34(2 / 2)

根据德军间谍发回的情报,苏军在战争爆发前拥有数量惊人的火炮,而且有许多是30年代制造的新式火炮,其中用来实施海岸防御的,除了陆军部队普遍装备的122毫米和152毫米榴弹炮或加农炮之外,还可能装备有203毫米榴弹炮、210毫米加农炮和更大口径的铁道炮,而沙俄时代一些旧式战舰上的舰炮也是苏军岸防火炮的一个重要来源。总体而言,这些大口径火炮的数量和性能都十分有限,而且很大一部分是作为炮兵预备队部署在远离海岸的地区。

崛起之路 绝处逢生 第16章 随风而来的舰队

绝处逢生 第16章 随风而来的舰队

“司令员同志,司令员同志”

远处的爆炸声还在持续,一个身着草黄色厚呢军大衣、脚踏黑皮马靴的苏军少尉就踉踉跄跄的跑进位于摩尔曼斯克港口附近的一处地下掩体内,头上和身上的雪与灰混杂在一起,造成了一种非常落魄的外观。

大地在一阵一阵的轰隆声中不断颤抖着,而在这处面积不大的地下掩体里,到处都是呛人的灰尘,这些灰尘有的从狭窄的掩体门口涌入,有的直接从混凝土结构的天花板上震掉下来。

“不好了,司令员同志,米什卡炮台彻底完了”少尉上气不接下气的喊着说。

“吼什么吼”原本正举着望远镜观察外面情况的苏军少将,转过头来恶狠狠的向这个鲁莽的家伙训斥到。别看这位领章上绣着2颗五角星、袖章上有“镰刀和锤子”红五星和3颗红菱形的上级首长头发斑白,但从他面部皮肤和纹理来看,年龄应该还不超过五十岁。

少尉愣在那里,缓了一下才小心翼翼的说道:“对不起,司令员同志,可是”

这位担任军级指挥职务的苏军将领深吁了一口气,从口中呼出的热气一遇寒冷的空气顿时就形成了白色的水雾。

“我已经知道了”

他旋即又将注意力重新放回到那个小小的观察孔,只给少尉留下一个落寞的背影。满头华发也便也更显沧桑了。

北国地世界里,寒风依然卷着大片的雪花,但在炮火无情的摧残下,原本白茫茫的世界已经出现了许多黑色的弹坑,那看上去就像是一块完整白玉上的瑕疵,抑或是冰激凌上的灰尘颗粒,整体地美感就这样被破坏了。

少尉不知是走是留。而只一会儿功夫,就见得另一名穿着厚重大衣、戴着布质军帽的陆军尉官跌跌撞撞地跑进来。他脸上满是血污。眼睛里写满了惊恐,并用一种少见的男式哭腔喊道:

“司令员同志瓦廖夫的炮兵阵地遭到德国人直接炮击,部署在那里的大炮全毁,官兵伤亡惨重”

“吼什么吼”脾气暴躁的将军又发火了,而且和几分钟之前的那一幕几乎如出一辙。

刚进来的这位连级军官果然也愣在了原地。

“情况很糟糕,但我们应该继续坚持下去”此前一直站在旁边地军官说话了,他的着装和在场的其他军官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只是鼻梁上架了一副圆框的厚底眼镜。在一支官僚习气仍然存在的军队里,很难想象一个四十岁不到、既没有强硬背景又没有卓著战功的人能够戴上将星。袖章上的特殊标志显示他属于军政委级,这种政工职务可以说是苏维埃政权领导下地军队的一大特色,这些人往往不直接参加战斗,却能够在部队中扮演着非常特殊的角色,据说正因为其强烈的鼓动性,德军在擒获苏军政委后不经过审讯便会就地击毙。

白发将军没有接话,而是转过头继续满面愁容的观察外面的情况。尽管此前数月德军地面部队和海面舰队从未逼近过摩尔曼斯克。但莫斯科还是对这座北方港口予以了高度重视,除了增派新成立地步兵军加强防务,还在沿岸部署了14个岸炮连和9个高炮连。只不过和德国人所获知的情报较为一致的是,苏军统帅部并没有为这场战争做好充足的准备,超过200毫米的大口径火炮尤为缺乏。结果当德国最强大的战列舰领着一群舰艇冲进莫托夫斯基湾的时候,苏军炮手们很快发现自己手中的岸炮根本无法在恶劣条件下对敌舰队形成足够的威胁即便那些炮弹落点能够更加靠近目标。恐怕也难以对德国战列舰和重巡洋舰的主要部位构成致命破坏

突然间,这尖锐地啸声听起来异常刺耳,富有经验地战士能够通过炮弹发出的不同声音判断落点地远近,而这一次,两名尉官都显得极为惊恐,片刻之后,整个掩体陷入了一阵前所未有的剧烈晃动之中。戴着圆框眼镜的苏军政委一屁股跌坐在身后的椅子上,并且差一点直接摔到坚硬的地上去,而白头发的司令员踉踉跄跄几乎跌倒,手里的望远镜则砰的一声在地上摔出许多闪亮的碎片。

“司令员同志”

或许是因为耳膜受到强烈刺激而有所失聪的关系。两名尉官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