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40(1 / 2)

道:“与其被动的坐等敌人到来,不如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天气情况理想的话,我们可以在挪威北部集中部署大量的俯冲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天气不太好的话,我们也可以把潜艇尽可能的集中起来使用”

“这在理论上确实可行,然而”雷德尔欲言又止,如今德国海军的潜艇部队都归由颇受阿道夫希特勒器重的卡尔邓尼茨海军上将指挥,这位出色的潜艇战术专家眼下并不在“狼穴”,而是以法国的布雷斯特为指挥部调遣庞大的潜艇部队围剿英国的海上航运线。由于新探测设备的采用和战术的改进,最近一段时期德国潜艇部队已经逐渐扭转了英军采用护航体制之初的不利局面,连续四个月潜艇部队的战绩总数都超过了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在德国元首面前的吃香,也大大提升了邓尼茨在海军的地位,尽管他目前还只是海军上将军衔,却已经获得了和许多资深将领平起平坐的资格。实际上,就连雷德尔也不能随意越过邓尼茨直接指挥潜艇部队。

过了片刻,雷德尔道出自己另一方面的顾虑:“然而可恶劣的天气同样会影响潜艇的正常活动”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提尔皮茨号也就不会被苏俄潜艇打伤了”卡尔斯在电话里说道:“既然俄国人的潜艇和鱼雷都能使用,我们为什么不作出尝试呢我们总不能让无法移动的提尔皮茨号加上两艘巡洋舰去和整个英国舰队打一场传统的炮战吧”

一段时间的思考之后,雷德尔说道:“好吧,我这就打电话给邓尼茨将军,看看他能否解决这个大问题”

“这可是一个关系到海军未来的大问题”卡尔斯加重语气说到。

崛起之路 绝处逢生 第24章 意外的援手

绝处逢生 第24章 意外的援手

冯格兰伯霍芬走后,张海诺依然沉溺于一种纠结的心境无法自拔。美妙的北极光并不是天天都会出现,现在整个世界都陷入了深沉的黑暗与平静之中,然而,这里是“俄国熊”的领地,熊是何其凶猛的动物,它绝不会坐视其他动物侵入自己的地盘

时间,仍然在这种令人感到压抑的平静中一分一秒的流逝着。下午5时许,舰员们已经在“提尔皮茨”号西面和南面拉起了防雷网。尽管这个时代的大型战舰已经不像日德兰前期那样利用支杆把防雷网挂在舰舷,但这依然是大型战舰出航时必不可少的防身之物。由于“提尔皮茨”号北面和东面都是浅水区,鱼雷从这两面袭来的可能性不大,因而两条长长的防雷网已经可以保证这艘战列舰最基本的海上安全但不是绝对的。

海岸方向依然没有传来苏军反击的消息,半个小时后,“提尔皮茨”号的船舱里已经可以闻到诱人的食物香味了,在舰长冯林格为首的军官团队的安排下,舰员们的情绪较为稳定,第一批官兵陆续前往餐厅用餐。考虑到舰上仍储存有可能全体官兵5周之用的食物淡水和其他补给,尤其是在特洛姆瑟装运上来的大量新鲜肉品,林格特意嘱咐后勤部门按照一级标准来准备今天的晚餐,这意味着每位舰员还将得到额外的酒类供应。不过,也许在某些悲观者看来。这似乎是最后的晚餐,但更多地人,尤其是那些服役不久的水兵,还是会受总体气氛的影响而对未来保持一定的乐观心态。

当色香味俱全的羊腿肉装盘摆在张海诺面前的时候,他却看着盘子里的配菜发愣足足有三分钟地愣。作为帝国海军元帅,他的饮食起居虽然不像德国元首那样奢华而无微不至,可至少也有两名专职地厨师和三名轮值副官。早期在德国的留学生涯,加上来到这个时代的25载岁月。他对于食物的偏好已经非常固定了。从野羊腿部割取的肉,经过来自维也纳的厨师精心烹制,正散发着一种令人胃口大开的气息,这原本属于他最喜爱地食物之一,现在却全然没有了胃口。

年纪不大但却善于察言观色的轮值副官,见张海诺迟迟不动刀叉,以为有所不妥。便小心翼翼的问道:“元帅,是不是今天的羊腿不合您的胃口,需不需要吩咐厨房换一样易于消化的”

“噢”张海诺猛的回过神来,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仍在受创无法移动的“提尔皮茨”号上,这个经过了精心布置地舱室,原本就是专门为舰队司令设置的,其位置和空间感都甚于舰长室。只是让人觉得别扭的,是宽大的落地窗帘后面。只有几个脸盆大小的舷窗。

轮值的少尉军官正要过来替张海诺撤盘子,他又突然伸出手拿起刀叉,在略比零度高地空气中,金属物件显得冰冷冰冷的,而只一走神的功夫,热腾腾的食物也不怎么冒热气了。对此张海诺一点也不介意。确切的说,他压根就没有多少心思放在这顿晚餐上,一个大胆的想法正在他的脑海中不断形成,许许多多不能用纸笔罗列的算式正在高速的计算当中。一个脑袋,一颗心脏,有时候确实容不下第二件事情。

看着张海诺对着几无热度的羊腿肉大快朵颐,甚至毫不犹豫地把旁边通常用来做装饰地西兰花塞进嘴里,轮值的少尉副官把惊讶藏在眼睛深处。

也许是指挥战斗过于费神,也许低温天气对体能地消耗更大,张海诺以风卷残云之势消灭主食之后。又接着把用海鲜和蘑菇烹煮的浓汤全部干掉。擦擦嘴巴,便快步走出房门朝着舰桥方向而去。

海面上。风雪依旧,两艘z级驱逐舰正如同守护着主人的猎犬一般警惕地在附近海域来回游荡。经过三十年代的快速发展,苏俄的潜艇技术的确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他们的许多新式潜艇都是以德国技术为基础设计建造的,其综合性能比起德国目前的主力潜艇还是有所差距的,就战斗的进程和结果而言,这两艘担任护航任务的z级驱逐舰表现差强人意。不过,即便是在反潜技术上投入很大人力物力的英国,目前也还没有获得非常有效的反潜装备,何况是对反潜技术基本不太重视的德国海军

1934年级驱逐舰小小的声纳室里,竟容纳了十来位官兵,除了技术士官之外,还有两名尉官以一种异常严峻的表情注视着两位佩戴耳机的声纳兵。人多带来的一个直接好处就是暖和,在寒冷的极北地区作战,除了依然不太稳定的轮机系统之外,z级驱逐舰的官兵们最头疼的便是舰上的取暖设备了。不论是1934年级还是1936年级,在德国本土建造的驱逐舰在追求高航速和突击能力的同时,载油量普遍偏低,续航力不济的同时,指挥官们往往考虑到节省燃料而禁止使用那些效率并不高的取暖设备。

“左前有情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