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72(1 / 2)

话,德国的工业水平确实会有很大的提高,届时不要说三艘h级战列舰,更多的战舰同时开工也是可以承受的,然而这位者很容易受到下属们邀功性质的报告影响而陷入狂妄自大的境地。就说法国人,自从法国投降、北部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为德军占领以来,其工业产量甚至还不及二十年代萧条时期,这还没有算上地下抵抗组织或是法国工人自发进行的破坏。至于西欧的其他低地国家,工业水平和总量原本就很有限,再压榨业不会有多大的油水。非洲或许还算是个资源与人力都十分丰富的区域,但英国殖民统治已久,且在撤离时进行大肆破坏,轴心国想要将这些土地上的资源纳为己用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实现的。就理论上讲,德军在利用战俘资源方面确实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因为在德军的战俘营里,目前仍然扣押着超过100万法国人和200万苏联人,而且后者的数量还在随着战争的进行不断增加。可是对于绝大多数国家而言,利用战俘劳动并不是一项合算的“买卖”,养活这么一大群人所需要的粮食,维持他们最基本生活的衣物和药品,以及驱使他们进行低强度劳动所能够得到的收入之间的配比往往都是不尽如人意的。

反反复复唠唠叨叨了半个下午,元首的意思无非就是要想方设法保证三条“超级战舰”的建造工作,他似乎忘了张海诺从头到脚都是一个纯粹的战术指挥官而不是海军后勤部长。末了,他突然兴致勃勃的表示,自己想趁着前往法国视察舰队准备情况之便,顺路到基尔和威廉港视察一下造舰情况。

于公于私,张海诺都无法拒绝。

崛起之路 觉醒 第10章 最后的会面

觉醒 第10章 最后的会面

离开帝国总理府,张海诺并没有立即动身返回基尔,而是告知随行人员自己打算在柏林的寓所休息两天,其他人可以先行返回基尔,也可以在柏林适当的逗留几天毕竟,三艘h级战列舰的建造工程远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紧迫。

回到位于提尔皮茨大街19号的寓所之后,张海诺洗了个热水澡,然后按照芬娜留给他的联络方式和暗语跟所谓“星期三俱乐部”在柏林的联络员进行了初步接触,对方很快确定了他的身份,并告知其很快会派人前来接头。

当天晚上,一个自称是老熟人的中年男子在寓所外面被卫兵栏了下来,张海诺得到报告后便让卫兵将他领了进来。

这个男人对张海诺而言是个生面孔,他自我介绍说是组织在柏林的三号接头人,并直接听命于冯海伦格夫人。

张海诺没有兴趣多废话,“请转告夫人,我希望和你们的领导者会面,越快越好”

“如您所愿”那人爽快的离开了。

第二天一整天,张海诺几乎都在等待中度过,但长年海上征战的经历早已让他练就了一副好耐性,等到天黑之后不久,电话铃响了。

“我的元帅,半个小时后请到夏洛滕堡大街46号来,就在您公寓的河对面,我想您应该还记得那里”话筒中传来了芬娜的声音,柔而不腻。

“我今天能和他们见面吗”张海诺问。

“您来了就会知道”对方笑着放下了电话,那个笑声让张海诺不太舒服,但他还是很快穿好衣服,只带了司机和一名卫兵就出了门。绕过一座桥之后,小轿车很快就开到了指定地点,甚至比约定的时间还要早。

芬娜一个人等在了那座庄园式的寓所门前,一点也不担心夜里会有心怀不轨者靠近。

“元帅真是迫不及待啊”她笑靥如花。

“您不是比我还早吗冯海伦格夫人”张海诺客气的回敬说。

“打从接到您消息的那一刻起,我就期盼着这次见面了”她依然笑得那样媚。

张海诺没闲情在这里磨嘴皮子,一边往里面走一边问说:“贝克将军来了吗”

“您是我们的头号贵宾,贝克将军自然是要亲自恭候的只是元帅这次来得太急,沙赫特博士去巴伐利亚旅行没办法赶回来”芬娜不慌不忙的解释说。

张海诺当然清楚这两个人物在“星期三俱乐部”中的领头地位,虽说沙赫特一直做的是文职,但不论统治者还是反抗者,想要成事都是离不开经济的

张海诺背着手走进寓所,他当然不会不知道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警戒者,在一个强权统治的国度里和者作对,每一步都必须万分的小心,否则随时可能小命不保。

在上一次见面的那个会客厅里,张海诺果然见到了陆军元老级的人物路德维希贝克,并且主动走上去致礼。

整个会客厅里只有他一人,这一次,就连芬娜也安静的离开了。

“元帅,您的到来真让我们受宠若惊。放眼日耳曼的民族历史,还从来没有过像您一样伟大的舰队指挥官,若是冯提尔皮茨伯爵有您的相助,上一场战争我们也就不会打输了”

张海诺老早就听同伴们说过,一个传统的普鲁士军官是不擅长恭维的,他如果对你说出了恭维的语言,那说明他真的很崇拜你。

张海诺谦逊的说:“将军言过其实了,我属于胆大妄为的那种人,恰好又在运气方面得到了上帝的眷顾其实啊我和冯提尔皮茨伯爵还有过几面之缘,只可惜那时候我还是个不谙世事的毛头小伙子呢”

“不错,不错”贝克点点头,“元帅有着超乎常人的大胆,因而许多行动都出乎英国人的预料,胜利也是情理之中的。不过据我所知元帅也没少因为这样的大胆行为受到元首的责罚吧”

老将军的坦直让并没有让张海诺感到意外,虽说责罚这个词有点刺耳,但事实造成的现状也相差无几。

“每个人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尽相同,想法也是不一样的”张海诺含糊的回应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