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请叫我威廉三世> 分节阅读 56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564(1 / 2)

,恐怕没有那条拥有这么修长的身躯”

“我想它的航海性能一定很不错,它的航速应该不止他们对外公布的那个数字。可能要快上2、3节。”

“我同意你看看它的艏部,那应该是一种飞剪艏,但又和传统的造型有所不同在我的印象里,似乎只有日本海军采用过这种设计,他们称之为呃,好像是曲线”

“双曲线艏”

“对,双曲线艏一种防浪性能很不错的独特设计”

“可惜眼下还看不出他们要使用哪种锅炉和轮机如果让我选,柯蒂斯应该是首选”

“可是美国人也知道,柯蒂斯有一半多地股份在我们国家的商人手里。也就是说柯蒂斯无法对自己生产的任何一种轮机的性能做到保密”

和一直沉默不语的辰天相比,后面那两位来自德国海军的技术专家却热烈讨论着,当然,这种讨论的声音十分小,仅有周围几个人能够听见。

辰天一言不发地听着两位专家交谈,他本人对军舰十分感兴趣,平时也多有研究,但那只是关于军舰的大体性能与海战的战略战术,可以说是一些粗线条的东西。至于细节上的问题,例如战舰设计上的数据、建造时的工艺技术,辰天就几乎是一窍不通了。正因如此,他需要借助专家们的分析来做出判断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人正在建造的这艘战舰是非常重视机动性能的,这也和情报部门的分析、推测相吻合。

“你有没有注意到那两个龙门吊”其中一位专家低声说道,“它们似乎有些特别之处”

“看起来很正常啊”另一位专家抬头望了一眼竖立在船台一侧的那两个大型龙门吊,那是用来吊装锅炉、轮机以及炮塔、主炮用的,一般在船体完工之前就会安装。越是大的战舰,其配套的锅炉、轮机以及主炮等零部件重量也会相应增加,尤其是主炮,一门406毫米口径的舰炮单炮管本身就超过100吨,而由厚实装甲构成的炮塔可以达到1600吨

“可以从外观上确定它们最多能够吊起多重的物体吗”辰天转头问身后稍高一些的技术专家。

“这并不难,陛下”那位专家最后看了一眼那两座龙门吊,很肯定的回答到:“和我们建造格拉夫级战列舰时使用的龙门吊非常接近,甚至有可能是同一种型号”

“这么说美国人准备安装和格拉夫级的舰炮”辰天有些惊讶,因为格拉夫级安装的是406毫米舰炮,而德国情报部门此前关于这艘美国战舰主炮规格的估计,是不高于恺撒菲特列三世级的343毫米炮,两者之间相差的可是整整一个等级

“不,陛下龙门吊的规格与主炮口径并无绝对的关系”另一位专家,年纪和前者基本相同,且都戴着大号的单片眼镜,只是身材相对要矮一些,抢在他的同伴之前回答到。

“事实上,这还与各国海军造船厂的习惯有一些关系”高个子的那位略一思索之后补充到,“例如美国人就喜欢用大号的龙门吊,尽管他们实际上并不需要那么大的,而日本人则素来精打细算,要吊200吨的东西他们绝不会使用300吨的龙门吊还有一点,为了尽可能不让敌人知道自己战舰的情况,船厂也有可能使用超过几个级别的龙门吊,好让敌方专家作出不符实际的推测”

“原来如此”辰天有些失望,原本以为看一看龙门吊就能推测出战舰的主炮规格,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有些过于简单了。

“陛下,虽说不能从这艘战舰目前的状态来推测美国人将来会在上面安装什么样的舰炮,但是以我们此前对旧金山号的观察,结合这艘新战舰的船体外观,我们至少可以肯定一点,这艘战舰和旧金山号在结构上必然有着很重要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建造旧金山号就是为了验证一种新设计是否合理,而这种设计的最终用途并不是批量建造和旧金山同级的重巡洋舰”

矮个子的那位专家一口气说了这么一大通。

辰天又看了那位高个子专家一眼,从他的表情来看也是认同这个推测的。

“也就是说,旧金山号是一艘缩小了比例的试验舰,而这艘才是”

两位专家不约而同的微微点头。

“按照那个比例来看,这艘军舰将安装”辰天压低声音说道: “不超过365毫米的主炮”

两位专家再次点头,矮个子专家低声补充到:

“极有可能是280毫米炮,强调射击精度、速度以及高航速、强防御力,用来对抗墨西哥海军主炮口径大但射击精度不佳的主力舰将是目前形势下的不错选择”

听了这位专家的分析,辰天不禁愕然,如果这一切都属实的话,那么这些美国人便不再是人们印象中那群什么都要大的人了,而且,这种情况和历史上大西洋对岸的故事何其相似,亚特拉大条约终究不是凡尔赛条约,美国人也没有如德国人期望的那样陷入持久的混乱、贫穷甚至是分裂之中,凭借这个国家在过去一百多年间的积累和在战争中保存下来的工业设施、技术专家与技术工人,以及这个国家重视和普及教育带来的国民高素质,复苏并不是一种偶然。相比之下,他们的邻居墨西哥更像是一个知识贫乏的暴发户,虽然赢得了战争并从美国人那里索取了大片土地和巨额赔款,却只能暂时的从军事和政治上压制美国。

灭日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万花丛中上

“先生们,女士们,欢迎来到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的风城芝加哥,这里正在举行的是一年一度的环密歇根湖飞行大赛今年是这项赛事举办以来的第3界,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届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感谢这项赛事的主办方来自芝加哥的林肯财团,正是他们的大力资助使全美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飞行者齐聚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感谢芝加哥市政府为我们提供如此优良的港口设施,感谢密歇根渔业食品公司无偿为我们的参赛者提供美味可口的餐点,感谢北方机械公司为我们提供专业修理服务,感谢各位观众的光临,最后,让我们感谢上帝,感谢他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晴朗的好天气请记住我们的口号:只要有梦想,我们可以飞得更快、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