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尼普坎普静静地看着自己的俄国同行口手一致的做着推演,然而还是那个老问题,他们所效力地国家不同,而国家的利益让他们无法进行更加深入的学术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装甲专家们群体智慧的结晶显然是一个马克西姆无法凭借一时的推理盐酸能够得出的。
半个小时之后,马克西姆还是无奈的放下了手中的铅笔,他转过头问正在欣赏车窗外风景的科尼普坎普,“对了,中校,你们给这种坦克起了什么名字”
“tiger老虎”科尼普坎普回过头。 “我们在技术资料中称其为t1”
三周之后。位于萨马拉北郊的一处树林边缘。
“中校,我建议您和您的专家组还是撤到更后方一些的地方,这里可不比武器试验场。万一你们几位要是有个闪失,我很难向上级”身上穿着一套标准的民主俄国军服、嘴里说着的却是带有明显德国南方口音的中年军官,他身材魁梧、表情略显焦急,但眼神却是非常坚定的。
换上了一身俄国军服的科尼普坎普却一脸的轻松,“没关系,我们又不是第一次上战场了,少校我们会保护好我们自己的,需要你关心地是你的士兵和装备如果情况恶化,别的我不管,你必须保证那蜘下1的安全。绝不能让它们落入苏俄人的手里”
“既然这样的话”装甲兵少校略一思索,叫来自己手下的一名军官,吩咐道:
“塞穆尔从你的部队里抽调一个排加强顾问团的安全工作,要是中校和他的人出了任何差错,我会把你送上军事法庭的”
“是”
身形矫健的上尉军官毫不含糊的领命而去。
不一会儿,一队全副武装并且同样穿着俄国军服的德国士兵奉命赶来,在他们的护送下,科尼普坎普一行回到了树林中事先就已建好的观测掩体中。这土木结构的掩体防御力自然无法和钢筋混凝土工事相比,内部也毫无装饰可言。全部的装备只是几套双筒潜望镜和两部电台,所幸的是寒冬已去,呆在这里面至少不用太担心保暖,而且这工事修得十分认真,只要不是被重镑炮弹直接命中,这粗木桩支撑下的厚实土层还是能够保证专家们的生命安全的。
“博士,你确定要呆在这里吗记录战场数据是我们的职责,而您既没有义务也没有必要拿自己的生命和我们一起冒险”
科尼普坎普委婉而认真的对一行人中仅有的三个俄国人之一非要亲眼看看这种新式武器运作的马克西姆说到,这里剩下的另两个俄国人则是马克西姆的助手,除此之外尽是来自德国的技术人员和德国陆军军官。
“放心吧古今有几个我这样的人死在战场上要真的死了也是我马克西姆莫大的荣幸啊再说了,现在我也是这特别顾问团的一份子,怎么能私自逃跑呢”马克西姆摆出一副无论如何也不会离开的架势,自从目睹了这新式坦克的雄姿之后,他便向民俄当局打了一份报告,要求随德方顾问团一道前往第77步兵师,除了吃饭睡觉和如厕之外,他更是寸步不离的跟着科尼普坎普等几位主要技术官员,仿佛这样就能够从他们身上得到t1的奥秘所在似的。
由于顾问团的团长海诺,冯,埃伯斯坦因将军只是名义上负责人,现场的指挥权由科尼普坎普和另外几位高级技术官掌握。因此,科尼普坎普和他们进行了一番简短商量,然后才勉强答应马克西姆留下来。
毕竟,他是民俄当局指定全程陪同德国特别顾问团的俄方技术官员,而t1送到这里来的最主要目的是战场检验而不是保密。
远处隆隆的炮声还没有向这里逼近的意思,天上却早早变得喧闹起来。在萨马拉上空,数十架双方战机在相互追逐着,并且不时会有几架脱离主战场的飞到这树林附近来,不过他们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这距离前线尚有50多公里远的偏僻区域,何况这地面上的人员和装备都藏在白色或青灰色的伪装网下,只要敌人不靠近是很难发现的。
从场面上看,苏俄一方的空中力量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民俄一方也没有丝毫的退却意思。为了争夺这民俄首都区域的制空权,激烈的空中争斗自从4月3日苏俄军队进攻伏尔加河防线一直持续到今天,胜负尚难分出,但双方已经在这里损失了不下100架飞机。值得一提的是,在俄国内战中德国政府虽然不断向双方提供物资和人员援助,却极少向派遣飞行员尤其是战斗机飞行员参战,而是以派遣教官团的方式帮助双方训练飞行员,在海上,德国也以相同的方式参与俄国内战,唯有在陆地上才会组织民主俄国第77步兵师这样的志愿兵部队参战。
作为防守方,民俄在战斗中所损失的飞机数不比对方少,但跳伞的飞行员却能很快回到部队继续参加战斗,而苏俄空军在这方面则要吃些亏,加上德国人不断通过土耳其向民主俄国运送战斗机,双方才能在力量并不均衡的情况下打个平手。
与空战局面的僵持不下相比,地面上的战事可谓是一目了然。经过一个冬天的养精蓄锐之后,苏俄军人继续着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这一次伏尔加河没能继续阻挡他们的进军脚步,截止三天之前,民主俄国苦心经营的伏尔加河防线已经全面告破。作为民俄伏尔加防御体系的重要空军基地、交通枢纽以及首都奥伦堡的东北大门,距离伏尔加河不足百里的萨马拉随即成为双方争夺的下一个焦点,而正好在这个时候,民俄陆军第77步兵师也来到了萨马拉城下。
在民俄人的沙盘上,第77步兵师的主力也是整个民俄陆军战斗序列中最精锐的装甲部队独立装甲旅,被部署在新构建的萨马拉防线右翼,在防守上,他们面对的是苏俄红军战斗力相对较弱的第22军,在预定的反击作战中,他们则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灭日 第一百五十七章 森林之王中
有书友问本书的虎1重量为什么定位在50吨而不是历史上的56吨早期,这里主要考虑到三个原因:
1、30年代初发动机、传动系统等装甲技术水平有限;
2、其他国家坦克及反坦克武器并不强大;
3、书中的德国能够源源不断的获得各种稀有金属,这对提高装甲防御力有相当重要的意义,100毫米含有适量镍、铬元素的装甲其防御力将大大超过同样厚度的普通装甲,而历史上二战时期的德国就极其缺乏这些稀有金属。
如果书友们还有其他看法,尽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