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帝国的荣耀> 分节阅读 3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0(2 / 2)

“回王爷,以属下愚见,定远军在与我军两次交战中虽然皆胜,但是其本身消耗也不小。而且他们还要两线作战,一路防御我们南下,一路要与元廷行省争东南,兵力已经捉襟见肘。加上他们的地盘总共就只有那么大一块,这段时间连续的激战,我相信他们在粮草和兵源补充上也非常吃力了。”

吕珍的一番分析让张士诚频频点头。

“因此,我军只要解决渡江的问题,能够在南岸集中一支大军,击破定远军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只要我们占据了常熟、江阴一线,定远军就要陷入南北受敌的危险,我军可乘势南下,再破定远军南路大军,而元廷行省的军队在与定远军的激战中已经损耗不少,估计已经无力对抗我们,到那时我军便在东南独大,以摧枯拉朽之势尽收其地。”

“好”张士诚大声叫道,吕珍这番话让他看到了希望,“不过这渡江一事该如何解决”

的确,定远军水师是横在大江上的一根铁链,让张士诚这方非常的被动。

“王爷,我们前两次渡江准备不够,所以才让定远军水师得逞。我们不如暂缓一段时间,尽收江北的船只,然后再声东击西力渡江。定远军水师虽然猖狂,但是挡不住我们船多。只要我们运送足够的大军到南岸,这些船只就算全毁了又如何只要我们占据了东南,定远水师也就成了无根之萍,我们可以南北两岸封锁,他连立足之地都没有,还如何横行大江。”

听完吕珍有点孤注一掷的建议,张士诚又陷入了沉思,要是万一再失败,自己可就真的是伤筋动骨了,到时说不定连江北的地盘都保不住了。但是江南的诱惑太大了,让张士诚委决不定。

“那九六怎么办”张士诚突然问了一句,九六是张士德的小名。

“王爷请放心,定远军把二将军当成了诱饵,就不会轻易去动他。定远军非常清楚,常熟城失陷,我军就少了一个南下的借口和理由,我想定远军将领不会如此愚蠢。”

“好,就这么办了”张士诚最后拍板道。他原本就是赌性极重的人,当年在泰州起事,占据高邮,都有赌一把的因素在里面,当初想渡江南下又何尝不是赌一把。既然如此,不如再豪赌一把。

既然决定下来,张士诚就全权委托吕珍去操办。在吕珍忙着调集兵马,征集船只的时间里,北路开始暂时的平静下来。傅友德依然围着常熟城,甚至为了避免城里因粮尽而出现变故,他还往里面运送了一批粮食,让张士德吃不饱也饿不死。正如吕珍所料,傅友德比谁都希望张士德坚持得更久一些,以便吸引更多的张军南下。

龙凤二年三月,沉寂一段时间的南线战事开始有了新的变化,常遇春开始动作起来。

从龙凤元年十二月到二年的一月,常遇春风卷残余般的攻陷了湖州、平江两地,然后在嘉兴一线与元军对峙起来。而嘉兴的元军以苗军为主力,外加征募的当地的青壮,有近四万万之众,主帅正是苗军元帅鄂勒哲。

对付凶名在外的鄂勒哲,猎人出身的常遇春把他当成了一头恶狼,除了勇猛,也表现出足够的耐心。从一月开始,常遇春只是用少数兵力进行试探,寻找鄂勒哲和元军的弱点。

常遇春先是遣仇成攻淀山湖,准备以松江吸引苗军分散兵力,以便各个击破。谁知箫亮、员成一箭未发,带着掠来的女子玉帛,趁夜奔嘉兴,将松江让于仇成。

常遇春看到此计不成,反而使得苗军兵力更加集中。尤其是苗军先锋吕才率七千精锐,背靠嘉兴大营,扼守运河要道王江泾。常遇春看到苗军占据地理险势,兵连一处,数量又远胜自己,于是便放弃了强攻,派人寻找潜伏在昌化、于潜一带的偏师冯国胜部。

接到消息的冯国胜与张铨于二月底在于潜叫口镇亮明旗号,然后一口气攻陷了兵力空虚的临安、余杭,威胁元廷行省治所杭州城。接到消息的元廷行省丞相达实特穆尔连忙遣平章政事遵达实理带着由数千地痞混混组成的军队出城迎战,结果在十里铺被冯国胜伏击军溃败,遵达实理战死。

接到噩耗的达实特穆尔一边派人向鄂勒哲报信求援,一边整理财物,带着家眷乘船沿着钱塘江逃到富阳。其余官吏守军听说丞相都跑,也一哄而散,把杭州让给了冯国胜,行省平章政事庆图等人被俘。

听说杭州失陷,鄂勒哲觉得机会来了,他依仗自己兵力雄厚,决计分兵南下救援。他命吕才、吕兴率一万五千退守嘉兴,防御常遇春;命蒋英率五千人从大麻、塘栖南下,直扑余杭,切断冯国胜的退路;命董旺率一万人走崇德、长安,沿运河直下杭州;自己与刘震、朱诚率两万主力,走海盐黄湾,直奔杭州。并传下军令,只要将士用命,破敌复城,不禁军纪三日,任由众军在杭州抢掠。

命令一出,众军欢呼雀跃,士气高涨,于是三路并进,誓破敌军。

听说苗军已动,常遇春留仇成进逼王江泾,并虚张声势,牵制嘉兴两吕所部,自己率领五个步兵团一万五千人急行军,经南浔、乌镇南下,并在皂林渡过运河,从董旺部身后擦过,然后直插硖石。他的战术思想非常明确,趁苗军分兵之际,找到他的主力,将其一举攻破。这些灵活机动的战术思想都是被刘浩然灌输的,现在被常遇春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月初十,在黄湾东大尖山,一路疾奔的定远军堵上了苗军主力。

鄂勒哲虽然大吃一惊,但是他很快就稳下神来,排好军阵,与定远军对决。不过常遇春先发制人,先给鄂勒哲来了个下马威。他先是亲率五百骁骑,直冲敌阵,来回冲杀,踏敌斩首无数;接着是皂袍将丁德兴又率一千骑兵,沿着缺口直杀进去,东冲西突,又是横尸累累;最后是花云带着仗剑营,以秋分扫落叶之势横扫敌阵。三板斧下去,苗军的前军被击溃,死伤数千。

但是苗军的主力却秋毫未伤,他们从湖广行省湖南道招募来的苗僚侗瑶勇士,喜穿斑斓衣,陪草裙,围兽皮,凶残好斗,又能团结一气,他们在小铜锣的敲击声中向定远军发起了反击。两军激战在一起,战场犬齿交趾绞在一起了。一方进退有度,军纪严明,一方凶狠灵活,悍不畏死,双方杀得难解难分。从上午一直杀到下午都未决胜负。

而接到的消息的董旺连忙率军从长安驰援,在他的严令下,一万军队拼命地赶路,而这个时候的东大尖山战场局势微妙,只要哪一方获得援军,就有可能获胜,而定远军一败,就有可能陷入重重包围之万劫不复。

常遇春三次亲率精兵向苗军中军发起进攻,但是都被顽强的苗军挡了回去。几番交战,常遇春都觉得疲惫不堪,从兴军之时起,他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顽强凶悍的军队,居然能够前仆后继地凭借一定的地理优势挡住定远军长矛兵一轮又一轮的进攻,看来以前小瞧他们。常遇春也暗自庆幸以前在嘉兴没有贸然从正面对他们发起进攻,要不然在苗军的支撑下,自己可能陷入重重包围之中。

现在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