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转部和营造部可合并为运造部,国家营造主要是什么,无非是城郭、道路、河渠、水利这些又与
息相关,路没有修好,马车往哪里跑河渠没有疏通走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运转部和营造部分开么路修好了是归营造部修缮维护呢还是归天天使用的运转部负责呢因此合并为一部为好。”
“现在北洋海路已经连通,南洋海路通达也迫在眉睫,随着海商往来,与我朝交往的海外诸国会越来越多,而我朝子民出去的也越来越多何处理与这些海外诸国的关系,如何保护我朝海外子民的安全,这些都必须单设一部进行管理,因此我建议从礼部分出外务部,负责理藩及海外子民管理。而邸报书刊行一事,我看可以交由礼部管理。”
听到这里胡从宪不由脸色一喜,不由向宋多看了几眼,到江南几年,他已经知道邸报书刊的厉害,那怕你是闻达天下的名士只要被邸报书刊抓到一点把柄,几天功夫就能让你臭名满天下。如此重要的利器现在归礼部管,岂不是正中下怀。要知道宋虽然只是礼部侍郎是他学问好,又颇得刘浩然的尊重以在礼部权柄很重,管理新划进来的邸报书刊还不是手到擒来旦掌握了这些东西,岂不是可以大肆宣传理学思想。
宋注意到胡从宪的眼色,但是依然端坐不变,可是心里却在暗暗叹息,邸报书刊的威力是刘浩然推动展出来,他岂能不知道其重要,按照他的性格,江南官办邸报只能有一个声音,那就是他的声音。自己看来在礼部待不久了,指不定会被调到哪里去。
“刑部不应该只承担管理监狱、缉捕事务,还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我一直强调,江南是以律法为根基的,一切以律法为准绳,所以刑部改为法务部,负责保障律法的施行,维护官府的律法利益和保障律法对所有百姓的权益。其下属机构应该为典狱司,负责监狱管理;民权司,负责保障律法对所有百姓的权益;法务司,负责律法宣传;巡检总司,负责管理各省巡检司;调查局,通过调查违反刑事律法的行为来维护律法,保护我朝免受敌对势力奸细破坏活动的威胁,在律法允许的范围内为中枢、各省、府、县官府提供执法帮助。”
众人顿时对法部尚书一职眼热起来,这可是个重要职位,与吏部、计部尚书不下上下,不知会落到谁家。
“因此,我暂定吏、计、户、礼、法务、、工商、农林、运造、陆军、海军、外务十二部,大家有什么意见”刘浩然环视了一眼众人,大家能有什么意见,他们现在还沉浸在刘浩然刚才那番高谈阔论中不能自拔,按照他的想法,江南中枢将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历朝截然不同。
“那好,大议一议各部尚书的人选。”刘浩然喝了一口茶淡淡地说道,众人立即打起精神来,尤其是胡从宪、宋等理学派人士,更是目光炯炯,全神贯注。
“丞相,诸位大人,我提议宋景可为部尚书。”胡从宪记住上次分省议事中吃得亏,不顾矜持抢先开口。
准备说话的李善长不一笑,书生就是书生,上次分省议事中,如果没有丞相的肯,我会提出那些布政使的人选来吗还真以为是我在擅权呢。
“潜溪先生我另有大用,”可是刘浩然句话就击碎了胡从宪的美梦,“数年前我就准备为元廷修国史,以正青史,现在各种典籍资料已经收集的差不多了,可以为之。因此我准备请潜溪先生主掌国史馆,主持修史。”
胡从宪脸色不由变了几变,主修国史,这可是文人梦寐以求的好事,因为这是名垂千古的事情,而且从另外一个方面,前朝主持修国史的哪个不是当时的文士之而宋是再典型不过的文人,国史馆远比礼部尚书有吸引力。
“我的几个儿子也大了,也该读书了,因此我想请潜溪先生、伯温先生做他们的老师,小童顽皮,就要请两位先生多费心了。”
胡从宪心里立即凉了半截,完了,礼部尚书落空了,给几位王子教书,过几年那就是太子太傅,这等尊荣,宋岂能抵挡。
正如他所料,宋和刘基连忙起身拱手道:“宋某刘某才学浅薄,恐怕会耽误了诸位王子。”完全一副半推半就的样子。
“两位先生才学浅薄,那天下读书人岂不是永无出头之日”刘浩然开着玩笑道。
“那我等就受之不恭了。”
刘基坐回座位,看着胡从宪一脸沮丧的模样,心中暗暗笑,跟丞相玩政治手段,十个老夫子你也不是对手。
“丞相,诸位,既然大家没有意见,我来提几个建议。”看到胡从宪好事落空,李善长也是一肚子的闷笑,由于此前刘浩然有意无意地压制,理学派除了宋、刘基少数几个身居要职,有资格去争尚书一职外,他们还真没人了。所以他故意停了一下,慢悠悠地开口道。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中枢三
原户部侍郎杨思义大人,精于赋税清算,才干显着,尚书。”李善长先提出第一个重要人选。
杨思义,水今湖北水人,因徐寿辉起事避乱隐居池州,定远军占据池州,广求名士,他被召入江宁,先是命掌起居注,后调户部。当时江南经历战乱,百姓流亡,土地荒芜,他奏请刘浩然下令,招抚流亡,开垦荒地,广种麻桑,灾区免税四年,以利民生,而且在任期间,对土地丈量、户口清查、财粮收支等办理得井井有条。江南上下,无不称赞其理财治政才能。他出任计部尚书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原户部郎中杭琪大人可为户部尚书,原户部侍郎刘诚大人可为农林部尚书。”以前户部尚书由李善长兼任,现在一下子分出几个部,而且他打定主意不专权,所以开始提拔户部原来的几个人。
提了三个人选,李善长便不再开口了,汪广洋看了看刘浩然,又看了看李善长,接着开口道:“原礼部尚书钱用壬大人可留任。”
钱用壬字成夫,元廷南榜进士第一,授翰林编修,后奉元廷之命出使江宁招安刘浩然,任务没有完成他却被招揽了。随着江南越兴盛,称帝立朝的趋势也非常明显,礼仪、祭祀、宴享等制度也要跟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