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帝国的荣耀> 分节阅读 15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58(2 / 2)

“那有什么不可能此前东南、福建的运粮船不是在这里上的岸吗明军水师为什么不可以来”陈孝闰反问道。

费千户仔细琢磨着,越琢磨越觉的可能。明军水师强悍是天下闻名的事情,而元廷水师积弱也是众所皆知的事情。自从文成武德、一统天下的元世祖忽必烈两次东征日本,耗费巨资将数十万不放心的南宋降军沉入大海之后,元廷便不再热心于海上发展了。现在拱卫大都海路安全的除了金复州万户府今辽宁大连的水军外,只有界河口那支船队了。

可是费千户知道内情,这支被海津镇都元帅上报朝廷时吹嘘的“战船千艘,火炮数千的渤海之首。现在顶多不过两百多艘海船,火炮五百余门,而且多是年久失修,缺乏保养的,多余的钱自然就进了都元帅的腰包里。靠这么一支水师拱卫大都海路,抵御横行一时的大明海军,费千户觉得还不如把渤海填平了筑城修防线来得更可靠些。

想到这里,费千,念头就是赶紧跟卜头回报是看到陈孝闰那阴凡引眦,费千户一下子明白过了,依照陈孝闰的个性,应该早就跟海津镇统军都元帅说了,可是这位蒙古贵族一定认为这是无稽之谈。想来前些日子陈孝阅被刮斥了一顿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唉,听天由命吧。”费千户叹息道,江山是蒙古人的,当主子的不着急,自己这做奴才的着哪门子急呀

“陈兄弟,听说了吗辽阳那里闹得很凶啊。”又喝了几口酒,费千户提起了另一个话题。

“略有耳闻,不过不是很清楚。”

“前些日子我奉命去大都取辐重,听几个蒙古人说起过。明军从高丽出兵,数万人在辽阳纵横无敌。辽阳行省平章刘益降,左承相纳哈出领兵弃沈州退据开元、宁昌等路。不过纳哈出大人在那里日子也不好过。”

“怎么说”

“听说不知明军用什么办法盅惑了东北女直、兀者等蛮夷,招募数以万计的骑兵,日夜侵袭开元、宁昌等路,不仅牛羊被掠夺一空,牧场被毁,不少蒙古人的人头也被那些东北蛮夷拿到明军那里换赏钱去了。这招可真毒呀,大家都知道东北蛮夷都是些穷疯了穷哈哈,现在看到不仅可以大抢蒙古人的牛羊,还可以拿人头换钱,还不拼命地往这两路跑而且这些人骑得,又是猎人出身,现在拿蒙古人当野兽也狩猎。真正地叫人防不胜防。纳哈出大人一边要防范明军北上,一边要防范这些层出不穷的穷哈哈,能不头痛吗大都的蒙古人说到这事都不由地破口大骂明军,说他们的圣贤书都读到屁眼上去了,圣人教诲的仁义道德全忘到脑后去了,怎各想了这么歹毒的诡计出来。”

“圣贤书,蒙古人拿我们当牛羊的时候怎么就不提到圣贤书了。打仗。只要能打赢就心了,什么仁义道德,都是他娘的狗屁蒙古人这几个年干得伤天害理的事还少了,他们也好意思说仁义道德这四个字”

费千户嘿嘿笑了一声。他知道陈孝阅对元廷和蒙古人反感的很。他年幼时家境贫寒,没少受官府的欺压,成年了又被元军抓去打张士诚。结果连唯一的亲人一弟弟陈孝林和表弟全书林都失散了。生死不明。陈孝闰现在还愿意呆在元军,全是因为驻霸州的吴士珍,这位进士出身的院判现在是负责霸州一线的防务,正是他当年在高邮城下救了犯了军法的陈孝闰一命,然后又将其带回河南,投到察罕帖木儿麾下,并重用提拔他,因此陈孝闰对其是感恩戴德。

这位吴士珍虽然是文士出身,但是却熟知军务,对元廷忠心不二。扩靡帖木儿回了翼宁,他知道大都越来越危险,于是便留了下来。

“辽阳一乱,加上山东失陷。明军进犯中书省腹地,大都可以说是腹背受敌,如果明军再在界河口登陆。就等于当胸口一刀啊。”费千户说了一通话,又转了回来。

“我也知道这事的轻重利害,过两日吴大人要来视察军务,我当面与他细说一下,他是明事理的人。应该知道其中的危害。”陈孝闰叹了口气道。

“尽尽人事吧。我知道你老陈是因为看在吴大人的面子上。我呢。是活一天算一天,一旦祸事临头,我可不会给蒙古人卖命。陈兄弟。看在咱们都是大帅麾下出来的,届时我投降的时候你耳别给我来行军法。”费千户半开玩笑的说道。

“你的德行我还不知道。明军来了,你是闻风三十里先拔腿就跑。实在逃不过了肯定举白旗投降。”陈孝闪过难得露出笑容。他知道费千户的个性,此人的确贪生怕死,但是平日里对兄弟还不错,真有那么一天,陈孝闪知道自己下不去这个手。

“嘿嘿”费千户笑了几声,并昂着头喝了一杯酒。

“费兄弟,你不必惭愧。我麾下五千步军,一万水军,我敢说有一半人是你这种想法。朝廷早就把民心丢得干干净净,败亡是迟早的事情。”陈孝闰和费千户曾经一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很多话都敢互

说。

“民心蒙古人还有什么民心他们恐怕要丢掉这花花世界回去啃草去了。你算算,宿卫军,一帮老爷兵,只知道吃喝嫖赌,跑马玩鹰。打起仗来说不定连你老哥手下都不如。”

“镇戌军,江淮连年起事,十几年闹腾下来早就名存实亡了,什么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都成他娘的狗屎了。”

“大都不是还有六万户蒙古军吗”陈孝闰突然接了一句道。

“六万户蒙古军那是跟着他们大汗入中原享福来的,立朝的时候还算精锐,数十年稀疏下来,除了还能骑马遛狗之外,他们还能干什么”

费千户说得到是实话,大都附近有六万户蒙古人,不过那属于蒙古贵族,真正能吃苦打仗的蒙古百姓还在漠北草原上替那些贵族王爷们放羊呢。这六万户蒙古人初入中原时候的确为大元建立了赫赫战功,可是数十年荣华富贵过去了,他们和另一个世界的八旗子弟一样,早就腐朽不堪了。除了祖传的骑马之外,指望他们去打胜仗,不要期望太高。

费千户发了一通牢骚,突然看到陈孝闰一脸的讥笑,当即嚷嚷道:

“你早就心里有数了。”

“我当然心里有数了。你看看我的属下,除了强征来的百姓青壮。什么保护漕运的镇遏军、修治城陛的工役军、专管驿站的站赤兵,我这里都能找得到。要是这六万户蒙古人管用,大都那两位还用得着找这些人吗”

“说得再理”费千户网准备继续说道,被门口的声音打断了。

“万户大人,界河口有急报”

“带进来”

个满头大汗的军士奔了进来。开口卓报道:“大人,界河口船队巡逻船发现明军海船。”

“在哪里发现的,有多少”陈孝闪心里一惊,连忙问道。

“在六十多里外的海面上,不知道有多少船,反正是黑压压一片,布满了整个海面。”军士喘着气道。

“终于来了。”陈孝闰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