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帝国的荣耀> 分节阅读 22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22(2 / 2)

但是大明和占城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日本三万雇佣减员超过一半,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因为疾病的非战斗减员,使得枢密院只好在日本又紧急招募了五千人,保证一定的军事实力;第八海军陆战师减员三分之一,只好从第六、七海军陆战师中抽调人手保证满员编制;制蓬峨的四万占城军伤亡超过了两万多,只得一而再再而三地从国内抽兵,几乎耗空了主力。

“将军,城内越陈国主遣使出城,愿意无条件投降。”二月二十一日,当蓝玉又一次眺望安远城时,副将跑来禀报道。

二月二十二日,陈脾奉国鱼,率文武百官、王族等四百余人及城中军民三万余人出城请降。看着这些皮包骨,目光呆痴、步履艰难的越陈人,不知道真相的旁人可能以为这些都是从饿鬼道逃出的。

看到陈脾哭丧着脸,摇摇晃晃地跪在骑着马,趾高气昂的灭户将军跟前,可怜巴巴地祈求大明的原谅,奢望保住一条小命,制蓬峨不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该死的战争终于结束了。

制蓬峨也没有想到这场战争居然打了这么久,而且打得这么惨烈。据他所知道的小越陈国内百姓估计不见了一半多,而且生存下来的多是妇孺老弱,就算按照战前的协定,这些人口一半归占城,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反而可能是一种负担。占城这三年多大半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了这个无底洞。越陈被打灭了,占城却累得七痨八伤,最关键的是,在清剿活动当主力军的占城军队算是跟越陈百姓结下了死仇,以后想化解估计也得花数百年的时间。

不值得,太不值的了。制蓬峨在心中暗暗盘算了一番。最后总结道。

可是大明第八海军陆战师和两万日本雇佣兵来说,这却是一件天大好事,而这一大好消息也将迅速传回国内去。

第二百二十一章 礼部尚书胡惟庸

第二百二十一章礼部尚书胡惟庸

历七年二月初,皇宫外殿,刘浩然头戴折角向和的齿出陌,身穿黄色的盘领窄袖袍,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条,腰间系着一条主体为玉。以用金、琥珀、透犀装饰的束带。脚蹬羊皮精制的靴子,正神定气闲的坐在正中。前面则有四位画师站在前面,拿着各自的工具在细心作画。

整个大殿一片寂静,只有画笔在纸上的沙沙声音,还有在场几个人玄意压低的呼吸声。

礼部尚书胡惟庸站在殿中的一个,角落里,他低着头,悄悄地看着不远处的皇帝陛下。又看了看四位画师的作品。脸上一直保持着一种恭柬的神情。但是在他的心里,却洋溢着一种得意,一种押中宝获得大奖的得意。

胡惟庸是个很聪明也很有才干的人,正因为如此,李善长才决心将其作为淮西派后起之秀加以重点照顾,要不是胡惟庸本身没有两把刷子,依照李善长的性格,就是送再多的礼也不敢在刘浩然面前加以重点

荐。

胡惟庸热衷仕途,渴望做出一番事业,进而获得成功,从而荣登人臣之极。在胡惟庸的心里,他知道在大明做官。除了有真本事之外,还必须要时刻注意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揣摩上意。

在大明。最大的的老大自然是刘浩然,在胡惟庸看来,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这位皇帝陛下。以前胡惟庸还官位低微的时候,他只能收起自己的雄心壮志。老老实实做事,完成上司交给的每一项任务,并且竭力巴结李善长,为其分忧解难,毕竟在那个时候,胡惟庸还没有机会上达天听。他最大的老大则是这位相国。

当胡惟庸逐渐升来,最后成为一员封疆大吏之后。他知道,该走向皇帝陛下展示自己的才华了,而巴结李善长则成了一项辅助工作,其作用就是帮助自己能够在皇帝陛下心里多留下一些映像。

在贵州布政使任上,胡惟庸仔细研究过刘浩然颂发的关于各项治理民政的律法和指导性“诏书。”再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他琢磨出关键性的东西来。

胡惟庸认为,刘浩然关于“迁出山民,集中居住,建设城镇”是最适合贵州这种地缘偏僻、山高林深、族众混居的地方。

贵州大部分是1“少数民族,,也一直由土司们统治,在很多地方,土司的权威就是天,就是法律,地方官府包括都察御史官署、按察司都无法发挥什么作用。

于是胡惟庸就与贵州都指挥司和驻军联手,先是大力推行“改土为流。”削弱土司们的权力。接着借着云南残元兵马犯境,心有不满的土司趁机闹事。胡惟庸借明军之手杀了不少人,然后他跑出来当好人。劝道不少部族“出山”迁居到小盆地的坝子居住,然后又在原本驿道的基础上扩建直道,将这些新设的居住点连结起来。

但是依然有不少土司出来冒头,反抗大明的“新政。”胡惟庸毫不犹豫地支持当地驻军进行武力围剿。在另一方面。胡惟庸则加强对归附的“少数民族。控制,他强化“基层政权。小建设,推行类似于保甲制度的”村落联保。制度,不仅便于开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