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什么好事。当今内阁中枢最焦头烂额的是今年的预算赤字,改制不是当紧之事,而且改制又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定下来的,可是内阁却把这件事情摆在台面上,搞得如此风风火火,恐有深意。”刘基半眯着眼睛道。
“预算赤字这里的水恐怕很深吧,据说不仅跟胜社有关联,连业社也逃不了干系。”宋濂琢磨着说道。
刘基睁开眼睛看了宋濂和王微存一眼,叹了一口气道:“相比业社,我德社陷得更深。”
“什么”宋濂不由大吃一惊,连忙转头向王微存说道:“品心先生,这是怎么回事”
“两位先生,事情是这样的,我德社为了尽早复起,与苏南、浙江、福建、广东海商、工厂主多有联系,为了获得他们的支持,也做些事情。”王微存支支吾吾地说道。
“令奇,你们怎么这么糊涂”宋濂不由脸sè大变道。德社自从废太子一事后实力大落,在朝中地方有实权的不多,就算有那么一些,也是异常谨慎,如同刘基一样。那么德社剩下的就是一张嘴,为那些商人工厂主造造声势,毕竟德社的老底子还在那里,他们在苏南、浙江、福建一带还有一定的舆论主导权。
“这次德社恐怕是有苦也说不出了,明眼人都知道,很多勾当都是胜社一些人干的,但是我们德社好处没得多少,却跳在最明面。说不得事发,这泼天的脏水恐怕只有德社受了。”刘基淡淡地说道。
王微存不由一愣,脸上出诧异和郁闷之sè,过了一会他咬牙切齿地说道:“那怎么行呢就是拼着老命,我也要把胡惟庸牵咬出来。”
“恐怕不妥。胡惟庸虽然前几年受了斥责被贬,但是他毕竟是胜社骨干,去年又被胜社会办西征军给之名给转职到计部任shi郎,现在又因勤勉得力被谕令嘉奖,圣眷正隆,你咬他,岂不是自讨苦吃。”宋濂摇头道。
“不然,李百室这次用胡惟庸倒是一步昏棋,就算不济西征一完结就应当把胡惟庸远调,留待陛下处置,可是李百室和胡惟庸自持有功,却留在了南京,恐怕陛下这次发作,胡惟庸怕是在劫难逃了。”刘基却笑着说道。
“伯温,这是什么意思”宋濂明白一点意思了,可王微存却是一点都不明白。
“相比关税国库锐减,造成预算赤字,西征后勤之功又算得了什么当今天子,这功过是算得非常清楚的。”宋濂解释道,“这次政制之争只不过是陛下把水搅浑的手段,听伯温这么一说,我也觉得陛下这次是要剑指关税一事。”
“没有那么简单,”刘基摇摇头说道,“不过我们只要把关税一事渡过去就安然无事了。”
“好,那我就好好去找一下这胡惟庸的麻烦。”
“令奇,你收集到证据,不妨jio给一个人。”刘基又指点道。
“谁”
“新任廉政公署专员朱元璋。”
第三百三十八章 权利与责任
第三百三十八章权利与责任
明历二十年九月初十,按照内阁的上谕,今年第一次御前全体会议将于五日后召开,本次会议众所周知,表面上将会对纷争已久的改制争论进行一次决断xg的总结。而有些明眼人却知道,这次会议恐怕是皇帝陛下对造成财政预算赤字的问题采取行动,只有少数几个人明白,这次会议恐怕会是一场影响深远的会议,但是皇帝陛下到底会说些什么,谁也不知道。
这里夜里,朱元璋奉旨连夜进宫面圣。
“国瑞,事情都办得怎么样了”
“回禀陛下,事情都办妥了,重要嫌犯一百六十九人的证据皆已掌握,其余嫌犯有六百二十九人。不过这些证据有不少是德社、业社等关联人士提供的。”坐在下座的朱元璋拱手回禀道。
“理应如此,趋利避害是人之本xg。把所有的证据全部移jio给监察御史官署,你廉政公署协办。嗯,部署好后十五那日采取行动。”
“遵旨。”
“好的,你下去吧。”
待到朱元璋离开不久,有内shi在偏殿én口禀告道:“陛下,皇子刘焕翼、内阁王shi尧、罗复仁、叶淙温、刘存礼奉旨求见。”
“传。”
一连几日,刘浩然不停地召见内阁大臣、地方重臣、三院院士、大学教授、各地名士,讨论的话题也是多种多样,从改制到关税制度再到教育科举,从百姓村庄建设到各大城镇的建议再到东南西北四京对各自领域的引导作用,反正林林总总。等到各派系的人si下一汇总,结果发现大家掌握的情况都各不同,对皇帝的心思反而更加i糊了。
明历二十年九月十五上午,内阁大学士、直学士、各部shi郎以上官员,资政院、都察院、按察院、弘文院三院首要和重要人物,格物院、国史馆三院院士,各大学教授,南京、东京、北京、江苏、浙江、安徽三府三省布政使等,共计五百六十余人,汇集一堂,可以说是大明建朝以来规模最大的御前全体会议。
刘浩然一出场,刚才还有点熙熙嚷嚷地会场一下子变得肃静了,众人站起身来,向站在正中的刘浩然拱手弯腰行礼。
“都坐吧,今天大家汇集一堂,我想很多人都知道会讨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