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极品明君> 分节阅读 16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61(2 / 2)

“我们杀了他们的万夫长”

很快,疑问都变成了肯定,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一只精悍狠猛的鞋子骑兵的指挥官,已然死在了乱战之中,死在了他们的枪炮之下

这消息如同潮水一般,涌向大明军队的每一个角落,每个士兵都意欲要把自己的快乐与身边的袍泽分享,不大会的功夫,欢呼之声,在大明军阵之中此起彼伏,哪怕是军官们的喝斥弹压,也没有办法让他们短时间内平静下来。

不过,心中畅快而又兴〗奋的士兵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杀戮的光芒,嘴里边发着兴〗奋的吼叫,这种兴〗奋刺鸡着他们的神经,让他们的眼睛瞄的更准,扣动扳机的手速度更狠,将那一枚枚的铅丸射出枪膛

朱祁镇的眼里,这些真〗实而又血腥的画面,与那昔日所见,交错在一起,土木堡兵败之日那些明军士卒们因为溃败而绝望和无奈的面孔,又或者是在那紫荆关前的苦战与最终的败亡,还有那京师之下京中的那些军民,奋不顾身顽强地与敌搏杀的惨烈场景

那个宁折不弯的大明

那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

那个上至天子,下至匹夫,皆有气节,以死估我汉家衣冠的大明

这是一个六部尚书和内阁大臣甚至是天子被天下百姓讥讽、唾骂、

嘲笑,却未曾被捉拿下狱,用屠刀来封言禁口的大明

这是由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国祛二百七十六年来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的大明

以前,读到满清代明是民意所向,大势所趋。

迷惑,为什么会有扬州、嘉定之事,不是说百姓拥戴么

后来,知道,如是不向、不趋、不拥戴,会死。

以前,读到明朝全是昏君,满酋个个勤政。

迷惑,为什么糠欠盛世百姓吃糠欠钱,不是老大很勤快么

后来,知道,如是不勤,早完了。

以前,总是看到洪武滥杀、永乐暴戾、正德荒唐、嘉靖昏庸、万历怠政、天启无能、崇祯急躁:相对之努尔哈赤抗暴、太极怀柔、顺治多情、康熙精明、雍正勤工、乾隆全能、光绪图强。

迷惑,为什么反清复明直到清末还有群众响应,这对比不是很明显么,干嘛还复明呢

成吉思汗杀人屠城,屠刀之下,不知道有多少无辜冤混,却被后世诵为天之骄子,元时民分四等,中原涂炭,却为后世评之雄霸天下。

前清千里白骨、战火连天、民不聊生、万姓为奴。后世赞曰:盛世太平

后清丧权辱国、割地赔款、锁国愚民、鼠目寸光。

后世评曰:前朝遗祸

历代君主,评论有好有坏,功过相交,即便炀帝之祸,也有运河之功。

却有满清,评论几乎无过,好评如潮,即使溥仪之辈,也有好人之谓。

只有明朝,评论全然为非,恶语不绝,暴勉之如弘治,也无治世之评。

明王朝十数位帝王皆污,暴君昏君相继,恶名昭著史册。若真如此,这个帝国何以能够传承二百七十六年之久

这个帝国是那样的黑暗,那样的不堪,何以能够涌现出许许多多,犹如繁星点点一般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来才明白,原来我们看的都是反的,我们看到的历史,所读的历史,都是不能看,不能读,已经被扭曲篡改得面目全非的历史这个帝国,这个朝代的骨头太硬了,硬得梗着了很多人的喉咙,梗着了很多人的神经,甚至梗到了无数人那弯曲变形的脊粱骨。所以,他们必须要做些什么。

可终究,那个性烈如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大明数百年来,未有一帝屈膝于异族,不论史书怎么被篡改,历史终于不会被完全抹煞,事实,终究会从残纸破叶中流传下来,或者,上苍终究是有眼睛的,在那看着

历史,原本的真相,或许只有历史本身才知道,但是朱祁镇知道了,他为之幸运,也为之而骄傲,因为他就活在这段历史里,活在这个历史时空中,看到了历史的本身,看到了真正的湟湟大明是大明,推翻了元蒙的残暴统治,从夷狄腥膻中拯救了华夏,将华夏的骨血和精神传承了下来。

有明二百七十六年,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有朱棣五征草原,扬威塞外。

有郑和七下西洋,开波拓浪。

有抗倭援朝,护估蕃邦。

这个时代,有至死不忘北伐的朱棣:有天子为敌所俘,却誓死相抗,绝不愿意屈膝为降的于谦:有国土沦丧大半,志犹未死,以身殉国的史可法、瞿式耜、张同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