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守备之职,当然希望自己在官位上能更进一步了。
反正跟着自己的小舅子,危险小,立功的机会大,好机会就在眼前,怎么能不去呢。在几个姐姐的说情下,最后黄来福同意几个姐夫率领自己的一些家丁们,一起跟随自己出战。为了他们的安全,就让他们跟在自己的标兵营身后就是了。
最后的结果是,连自己的一部分来福营家丁们在内,山西镇共出兵一万,连同大同镇的军士们,两镇共出兵一万五千人。
一时间,从二月初到二月底,两镇各地的兵马频繁调动,众多的兵马不断汇集在总督府的五寨堡内。五寨堡上空,充满了异样的火热气氛。
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打的就是钱粮,对这一点,黄来福己是深深体会。
虽说自己此次是总督数省的平叛军马,相关调集的粮草也都是自己总理。不过黄来福是深知各省那些主管粮草的文官们的德性的,缓慢,僵化不说,这些人还对自己充满了恶意。特别是自己在两镇的新政,更让众多的文官们对自己深恶痛绝。
他们一个粮草制革,就有可能给自己的平叛任务带来了众多的变数。所以说此次平乱的粮草供应,黄来福决定还是由自己来解决算了。省得到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这些年下来,给过几场战争,五寨堡及山西各地的商人们,己经与黄来福合作得得心应手,黄来福己经建立起完善的商人供应粮草后勤体系,黄来福将要领军出战西南的消息一传来。立时便有各个商贾们找上门来,希望能为大军供应粮草。
这点上,黄来福全部交于渠源锐去主理,相信他可以做得很好。当然这样一来,等于此次的播州之战,打的就是自己的钱粮,而且近两万的两镇军士们,甚至有可能是整个平播的数省二十万大军,他们的钱粮,到时都要自己出资,这点上,黄来福当然不能答应,他必需将债务转嫁出去。
所以他又祭起了自己的法宝,对外发放平播债券,首期为两百万两银子,以黄来福的信用及到时播州等地的资源为抵押。
这点上,黄来福己是做得得心应手,而且他的信用极好,果然,黄来福的首期平播债券一发放,就引起了大明商民们的普遍关注及兴趣,连万历皇帝都是非常关注。当然了,户部尚书陈蕖对于黄来福又挑动自己的权威去发放债券,自然又是愤怒不己。
按黄来福交待渠源锐说的,不要看播州这个地方似乎是穷山恶水出刁民,其实却是资源非常丰富。这播州就是后世的遵义地区,后世探明的矿产己达六十余种,其中锰、硫铁矿、硅石、镍、钼钡更为优势矿产。
而且这个地方的农林牧业等自然资源都非常富足,遵义市后世更有黔北粮仓之称,而且在后世时,这个地方的烟叶质量优良,毛竹也为全国七大产区之一,大木,楠竹、杜仲、棕片、油桐籽都均为全省三分之一,还盛产名贵中药材,其中杜仲、黄连、天麻、黄柏、吴萸为贵州五大著名药材。
后世贵州省存在着大面积的森林及宜牧草山草坡,有着很好的发展林牧的条件。而放在遵义,也就是现在的播州地区,森林及畜牧用的草山草坡面积更为庞大,利用起来,完全可取得很好的效益。以播州为点,到时敷设西南地区,到时这些地方开发起来,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投入得不到回报。
在黄来福的金字招牌下,平播债券的贩卖非常顺利,源源不断的银子换成了粮饷,为黄来福将来的平乱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而且黄来福的这种成功的做法,己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自然也引起了有心人的关注及学习,不过他们虽然也想学习黄来福的做法,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在充足粮饷的供应下,两镇平乱军的先锋,己经先期出发,到了二月底的时候,两镇军马,己是全部汇集在五寨堡,在黄来福的率领下,誓师出征。
正文 第268章阳奉阴违
更新时间:2010531 11:07:14 本章字数:5457
万历二十八年五月初三日。
黄来福带领两镇一路出发,途经山西,陕西,四川三省数千里之地,经过两个月的水陆跋涉后,于五月初三日这天,到达了四川的军事重镇重庆府。
此时这个山城己是一副戒备森严的样子,城外方圆数十里都是大片的军队营盘,尽是栅栏高竖,壕沟高深,重庆城头,也满是忙碌的军士民夫。
去年五月,杨应龙督叛军围攻綦江城,城破后尽取城中仓库资财子女,投尸蔽江,水为之赤。虽事后乱军退屯綦江之三溪。不过由于綦江城离重庆仅一日多的路程,叛军所为,还是让重庆上下大惊失色,当时的平播总督李化龙急檄松潘总兵万鏊移镇重庆,并调集镇雄、永宁各汉、土兵到重庆设防。
到今年的正月时,杨应龙又勒兵数万,五道并出攻取了龙泉司,不过在移兵攻取婺州时大败,撤回了龙泉。此时总督李化龙己紧急驻节重庆,并日夜征调汉、土各兵分戍渝城、南川、合江、泸州等要害之城,加上浙、闽、滇、粤将士纷纷到来,军声渐振。李化龙又用计,杨应龙果然具文求抚,迁延不进。
不过虽说杨应龙无力攻取,大明官兵此时也是无力平乱,双方就这样僵持下来。作为总督李化龙的驻节之地,又处于綦江播州屯军的威胁范围之内,加上战事进展不利,重庆上下这种戒备而又沉闷的气氛就可以理解了。
黄来福领着两镇大军前来,打破了这种沉闷僵持的气氛,从进入重庆府境内一直到进入重庆城内,围观雀跃的人群就一直没有断过,而驻屯在播州附近的大明平乱军队闻听黄来福大军到来后也是军心大振。
这些年来黄来福名闻遐迩,有他的到来,大军平叛得胜的机会就多了几分保障,况且两镇军队的军容军貌也没让围观的军民们失望。
从去年年底开始,山西镇大同镇两镇军队就下发了充足的粮饷,加上一系列的整治,两镇的军风可说一新。而且两镇军队经过一系列的三极考核后,随黄来福来的平乱大军都是身强力壮的甲等军,加上他们随身的衣甲器械鲜明,比起西南各地尽多骣弱的卫所军,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那种精锐的样子,一见就让人家充满了信心。
西南军民久闻九边军队彪悍,其中以山西军为精,特别是昂然而来的黄来福标兵营中抗着刺刀的两千铁甲燧发火铳兵,更是让众人见了好奇惊叹不己。眼下这只军队己是大明各地说书先生中的主角,平宁夏,还有两次的朝鲜之战,哪里离得开这只大军此次能亲眼所见,自然是让众人兴奋不己。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