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都市重生>医师> 分节阅读 31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11(2 / 2)

京师大学的研究所,只要成绩够优秀的话,还怕缺钱吗

至于说实验室,大规模的资金到账让一切的事情都变得容易了起来。

付清款项之后,乐福大厦正式归入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名下,而来自德国的两个团队也到位,开始对整栋大楼进行装修以及安保设计,应田勇之遥而来的十七个退伍军人,也被送去接受最严格的培训了。

按照田路的计划,钱乐乐也是投入了自己大半的精力在新大厦上面,不惜血本的投入重资,让两家德国的设计公司按照田路“自己的思路”尽快完成设计工作,然后由国内一家顶级的大型建筑公司全力施工,以保证在元旦的时候让研究所和实验室正式入驻改名为“未来生物大厦”的新实验大楼

与此同时,面向全的招聘工作也全力展开了

实验室现在最大的自然就是新型化合物实验室,而且既然和长城药业达成了合作意向,那么想要真正建立起自己的药物研发部门的话,就势必要加大这方面的,引入诸如药代动力学、毒理学等领域的人才。而其他神经科学领域,诸如功能神经性疾病以及神经干细胞、免疫、神经病理学以及神经心理学等田路准备进入的方向,更是需要大量的高中低端人才,可以说在入住未来生物大厦之前,实验室的规模就必须扩大一倍以上

和田路的一贯原则一样,可以等大楼,等设备,绝对不能后面去等人

至于说人才招来了暂时没有实验室用,这个非常好解决,田路花了足足一天的功夫去联系国内和国外的合作伙伴们,为大家准备了大量的学习交流机会,为此钱乐乐又是只能无奈的准备了一大笔的经费。

不过

钱乐乐心在滴血的同时,又是异常的期待

想想看,等到年底的时候,未来生物大厦的地上十八层之中,至少有十五层将作为实验室投入使用,而未来生物至少可以占据其中的十层以上配上有的和田路计划订购的那高达三亿美元的仪器设备,三四百号优秀的科研人员和实验技术人员人浩浩荡荡的开进去

天啊

每次未来的这副景象,钱乐乐都会忍不住激动的浑身颤抖,光速般跑去把门关上。然后毫无形象的放声大笑起来

不过,如果说研究所和实验室这边大局已定,只等年底的话,神经外科这边的事情就让田路有些无奈了。

两个数字化手术室是定了下来。给神经外科一层楼的事情却被卡住了。

“难啊”

六月二号这天上午,把田路叫道了自己的办公室,刘明很是为难的苦笑道:“我开会的时候帮你提了好几次。两个数字化手术室的事情大家都没有太大意见,毕竟经费是由你解决了大部分,他们没话可说,你要的那层楼的话狼多肉少,我这儿也是难啊”

一听刘明这口气,田路眉头一皱,急忙说道:“院长。不至于吧,新外科大楼投入使用的话,别的楼又不是用不了了,有那么夸张吗”

“问题就在于,谁愿意留在老楼里面”

刘明苦笑道:“咱们医院的房子本来就紧张得很。现在有些科室就是凑活着,大家都等着新楼投入使用呢而且你也知道,咱们院外科系统一贯是比较强势的,给了你一层,那些老主任们怎么看毕竟神经外科刚刚起来没几年,论起对医院贡献的话”

刘明没有继续说下去,不过田路却什么都明白了。

是的,现在的田路确实很强势,在神经外科这一亩三分地儿他自然是说一不二的,上升到医院这个层次,基本上没有什么根基的他就难办了。而且说句实话,在这种单位里面,很多时候学术上的强势并不能代表一起的。

“要不咱们再盖栋楼”

稍稍想了一下,田路试探着问道。

“开什么玩笑”

刘明顿时哭笑不得的摇头道:“咱们医院可不像你那个实验室,一口气就能进账上百亿,咱们一年几十个亿的营业收入,抛掉成本之后还剩多少这栋楼要不是有上面的财政支持,还真不敢说能盖起来就这样还欠着银行一屁股帐呢”

“这”

田路也头疼了起来,只能是双手一摊道:“那院长您说怎么办这我们神经外科现在发展的瓶颈之一,您怎么着也要想办法给我解决一下啊”

皮球被踢回到自己脚下,刘明倒也不多废话,直接道:“没办法,我试了好几回了,尤其是上周的那次,很多人都是激烈的反对所以我想好了两个方案,你琢磨一下。第一,就是还给你们半层楼,你想建的实验室可以放在老楼这边。第二的话,你们还留在老楼,那样的话我甚至可以再多给你一些地方,而且医院也可以投入一笔资金帮你进行想要的改造”

“这两种方案我都不想要”

毫不犹豫的,田路就摇了摇头拒绝了。前者等于把科室拆开了,而后者的话,老楼的各项条件都和新楼差太多了,单就一个全面的信息化来说,根本就不是靠重新装修能够解决的。

医院可不像未来生物大厦一样,可以任由田路来折腾

“那我就没有办法了。”

刘明双手一摊,无奈的叹道:“想在新楼要一层楼的话,就只剩下一个可能,那就是在下午的医院常务会议上,你自己去说服除了我之外的其他人了”

第四百六十七章 争取

“能出席今天会议的,除了领导们之外,都是医院里比较强势的外科科室主任们。”

看到田路那有些茫然的眼神,麻醉科主任张佐鸣似乎是猜到了他的心思,低声笑道:“你看那个现在正和孙书记聊天的那个。”

“哪个“

田路连忙随声看了过去,现在医院的书记孙长青正和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坐在一起,两人谈笑风生,看起来十分的亲热。

“那是心胸外科的新晋主任刘朗,也是最近风头正劲的人物。”

知道田路对医院其他人都不太熟,张佐鸣小声的解释道。作为麻醉科的主任,张佐鸣对医院外科系统的人物都是异常的熟悉,此时担负起了给田路介绍一些新面孔的责任。

一个总人数有好几千人的医院,谁也不可能认识所有人,像田路这样身为一个科室的主任,却对其他科室情况一知半解的情况也是罕见的很,尤其是在把神经外科的行政工作交给何天林之后,这种情况就越发的凸显了。

心胸外科是最为强势的科室之一,即便是在外科实力普遍出众的如二院实力也一项是傲视群雄的,同时也是附二院规模最大的外科系统之一,甚至和国内那几所知名的专科医院相比也不落下风,所以自然极为受医院的重视。

这年头在综合性的大医院里面,最受重视的自然是传统的强势科室,因为他们能够给医院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还有非常重要的名声。这些强势科室往往都有着优良的科研传统和学习氛围,再加上底子足够厚,所以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其次才是骨科、神外、介入这些近年来火热的科室了。

田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