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过来丈量距离的人,每人手上都有一根软尺,他们一边嘀咕着,一边就开始丈量了。熊家兄弟站在那里不敢挪窝,不过眼睛却是死死地盯着每个人手上的尺子,等着他们揭开谜底。
“邪了,正好是8丈3尺”
“我这里也是,8丈3尺2寸。”
“这2寸就算了吧,这一根竹竿还有1寸多粗呢,你说咱们算竹竿哪头啊”
几个人量完距离之后,全都傻眼了,两根竹竿间的距离与生员们计算出来的完全一样,所差的,也就是尺以下的零头部分,大家也都知道这是不重要的,没法去细究。几个人加上熊家兄弟,都忍不住扭头去看人群那个方向,估计着如果自己在这么远的距离上要去判断两根竹竿的间距,能够精确到什么程度。
“何本澄,量完了没有”
人群这边有人高喊起来了,何本澄这才想到自己的职责,连忙撇下熊家兄弟,向着人群跑去,一边跑一边大声地应道:“量完了,量完了,8丈3尺,分毫不差。”
这一嗓子喊出来,人们看向苏昊和那几名生员的眼神就完全不同了。此前听生员们报出距离的时候,大家多少都有些将信将疑,如今听到前去丈量距离的人说出分毫不差的结果,大家发自内心地感到震撼了,这是一种对知识的敬畏。
“怎么,百户老爷就是用这个物件测出距离的”扛着红白二色标杆的熊民范走到生员们刚刚用过的经纬仪前,看着上面的望远镜,好奇地问道。
苏昊笑着走上前,对他说道:“熊民范,你辛苦了,想看看这台望远镜吗”
熊民范是个傻大胆,听到苏昊这样客气地对他说话,他便点点头道:“想看,怎么看啊”
苏昊招招手,示意他把眼睛凑到目镜上去,熊民范照样做了,他向望远镜里只看了一眼,便吓得猛地抬起头来。他的动作幅度太大,差一点把三角架都给撞翻了。
“怎么啦,二哥”熊民仰在一旁问道。
“老三,你看看这个,真奇怪,里面有妖孽。”熊民范指着望远镜说道。
熊民仰看了看苏昊,见苏昊没有反对的意思,便也把眼睛凑到目镜上,向远处看去。他毕竟比自己的哥哥要更冷静一些,不过,望远镜里的另一番洞天,也的确让他吃惊了。
“苏百户,这是何物,如何能将远处的物事拉到小人眼前”熊民仰向苏昊问道。此前他对于苏昊还有一些不屑,但现在这种不屑已经烟消云散了。他本身是一个聪明人,对于聪明人做的事情,有着更多的崇拜。
苏昊道:“这个东西叫望远镜,它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看到远处的东西。我们要做测绘,就需要能够准确地识别远处的物体。这副望远镜是专门为测绘而制作的,所以它的镜片上还刻了刻度。”
“苏百户,以后我们能有机会用这样的物事吗”熊民仰问道,只这一刹那的工夫,他就已经喜欢上这个东西了。
苏昊笑道:“有的是机会,只怕有一天你们会烦透了这个物事。”
“这一个望远镜,怕要花好几两银子才能买到吧以后真的能拿给我们用”何本澄也凑上前来,一边试看着望远镜,一边问道。
“说什么呢”郝彤不知什么时候走过来了,他瞪了何本澄一眼,说道:“这一个单筒的望远镜,值纹银50两,你们以后用的时候都给老子小心一点,碰坏了,扒了你们的皮也赔不起。”
“我的妈呀,50两”众人都吓得退后了几步,生怕真的不小心碰到了这个昂贵的东西。
苏昊只好上前打圆场了:“各位不用担心,再贵的工具,也都是拿给人来用的,大家只要用的时候小心一点就可以了,无意中损坏工具,是不会让你们赔偿的。这样吧,大家都站好了,下面我们让郝总旗给大家宣讲军规。”
生员们扛着三角架和测量仪器离开了,募兵们重新站好,面对着土台子。郝彤大步流星地走上土台,用刀子一样的目光扫视了全场一周,然后开始宣读军法:“令:每队伍中,立公正掌令官二人。行军之际,有敢抢掳民财,至十贯以上者,斩首示众。头目纵容军士,抢掳至十人者,罢职充军。二十人以上,至全队者,枭首营门,军士并皆处死。军中及召募新来之人,不知军法,敢有造言惑乱人心、阻挠号令,致坏事机者,凌迟处死,籍没其家。临阵在逃,及不听总兵号令者,斩”
随着一个接一个的“斩”字从郝彤嘴里蹦出来,下面的募兵们嘈杂声渐渐低了,最后竟达到鸦雀无声的程度,整个营房区里,只听得到郝彤那毫无表情的宣读声。
苏昊背着手站在郝彤的身后,听着这些军规,又看着下面噤若寒蝉的新兵们,不由得好生感慨:纪律可是够严格的,有些地方甚至可以称为苛刻。可是现实之中,又有多少军队能够照样执行呢大明军队的纪律崩坏,这是出了名的事情,苏昊甚至在400年后都听说过这一点了。打造一支纪律严明、能征善战的军队,是无数胸怀抱负的名将孜孜以求的事情,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
自己阴差阳错,居然成了大明军队中的一员,那么自己未来应当如何做呢是积极地投身于军队的建设,还是如此前与张宏约好的那样,培训完这批斥候就激流勇退
既然来了,就努力去做吧,苏昊自己对自己说道。
第098章吃饭的问题
生员们表演的测绘术,折服了所有来报名应募的年轻人。作为一些乡下孩子,他们见过的世面很少,任何一点新奇的东西,都能够引起他们无限的遐想。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那几名生员一样的人,用一个小玩艺照一照,就知道远处的两个东西相距多远。这样的技艺,是乡里最有学问的塾师也办不到的,如果自己能够掌握了,日后回到乡里去,那该有多么风光啊。
郝彤宣布完纪律之后,接着就是接受报名,再对报名者进行甄别筛选。
募兵制,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自愿应征的制度。应募者完全凭着自愿报名参军,朝廷则向募来的士卒发放薪酬,有点后世雇佣兵的感觉。当然,这些人毕竟还是为自己的国家当兵,与雇佣兵那种纯粹为钱打仗的性质又不太一样了。
按明代的规矩,应募者被选中入伍之后,官府要给他发3两银子的安置费,用于他安顿家人。此外,每个月还要发1两5钱银子的军饷,不过,这笔钱里还包括了士兵吃饭的钱,军队里是不另外提供伙食的。
一般情况下,应募当兵的人有三种情况,一是自身生活无着,需要找一个地方吃粮的;二是看中了安置费和军饷,惦记着从牙缝里省下一些钱用于补贴家人的;第三种则是怀着理想,希望能够在军队中建功立业,谋个出身的。
到苏昊的营中来应募的年轻人,也同样包括了上述三种。不过,在看过生员们的测绘表演之后,所有的人不管原来的想法如何,现在都增加了最后一种想法,那就是想跟着苏昊学一些本事,以便日后有更好的前途。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