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孙耿也反应过来,他嗷的一声、四肢并用飞快的往前爬了几步,嘶哑着嗓子喊道:“我、我不是部曲,我跟崔氏没有关系,呜呜,还请京兆给我做主呀”
韦季一拍惊堂木,叱道:“耿子西,哦不,孙耿。等等,你到底是叫耿子西,还是孙耿”
耿子西。哼,子西是子系吧子系为孫,所谓耿子西不就是孫耿
孙耿愣了下,随即双眼乱飞,有些心虚的说道:“我、我叫孙耿”
“啪”
韦季又是一记惊堂木。怒斥:“哼,好个大胆的市井奴,前来告状却隐瞒身份,看来你果如崔舍人所言,是崔家的部曲咯”
说着,韦季还故意抖了抖手上的契纸。契纸上写得分明,孙耿此人乃萧氏转让给崔氏的部曲。
从表面上看,如果崔幼伯不认得孙耿。他又如何得知孙耿的真实姓名
毕竟,孙耿入京后便一直化名耿子西,现在告状也是用的这个假名字。
而孙耿如今又忽然承认自己用了假名字,岂不是进一步证明了崔幼伯的说辞
孙耿有种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厚厚的嘴唇翕张。却连句辩驳的话都说不出。
韦季见状,冷冷一笑:“怎么不说话不说话就是默认咯好。你既然承认是崔家的部曲,那事情就好办了,依照大唐律,部曲告主,绞”
一听这话,孙耿吓得直哆嗦,慌忙摇头否认:“我、我确实叫孙耿,但真不是崔家的部曲京兆若是不信,大可去沂州调查,我的父、祖皆是农户,并不是什么部曲呀。还有,我也不是崔老夫人的曾外孙子,我的堂妹孙灵才是,我、我只是”
孙灵也反应过来,往前爬行了几步,连连叩头,“奴也不是崔氏的部曲,奴甚至不是孙灵”
原来,眼前这个孙灵原名苏大娘,是个无父无母的市井女闲人,因赌钱跟孙耿结识。孙耿见她长得有几分像早逝的堂妹,想起小时候听到的关于堂妹外祖母的闲话,便找苏大娘来冒充孙灵,好去讹诈崔家。
苏大娘做惯了这种设局、讹诈的事儿,正巧她也缺钱,便答应了孙耿的建议,两人在沂州准备了一个月,这才动身去了洛阳。
“接下来的事儿,郎君就知道了”
苏大娘匍匐在地上,边哭边说,“奴、奴只是孙耿寻来做戏的闲人,并不是孙灵,更不是崔家的部曲,呜呜,还请郎君、京兆明察”
一番话说下来,在场的人面色各异。
韦季和刘晗是哭笑不得,他们下意识的把目光投向了崔幼伯。
崔幼伯表情淡然,似是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切,他缓缓问道:“哦你是说你和孙耿都是市井闲人,特意跑来讹诈崔家”
苏大娘似是看到了希望,连连点头,“是、是、是,就是这样”
孙耿也得到了启发,跟着孙灵道:“对,我只是闲人,只想敲诈崔家,跟崔家并无关系是、是”
孙耿正要说出是有人指使,忽听得耳边一声冷哼,又吓得住了口,只反复说自己是个小无赖,方才到嘴边的话再次咽了回去。
崔幼伯见实在问不出来,只得作罢。
不过,他可没有饶了两人,直接冷着面孔道:“哼,好一对狡诈的贱奴,事到如今还敢乱言。韦京兆,刘司直,两位都看到、听到了吧,案子如何审理,还请两位定夺”
韦季和刘晗对视一眼,他们都明白了崔幼伯的意思,心中也愈发确定了一件事:崔幼伯确实够狠,确实不好惹
李敬的脸色却极难看,他知道,这场他彻底输了,且他的失败也成全了崔幼伯。
经此一役,崔幼伯将会彻底打响他的名头,也会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能力和手段
s:额,更新晚了,抱歉抱歉
第195章章宿命一
既然原告坚持,证据又充足,京兆很爽快的结案了。
孙耿、孙灵两人以奴告主,还是诬告,没说的,依律被判处绞刑,且不许赎买。
没错,你没看错,彼时刑罚都是可以赎买的,笞、杖、徒、流、死五种刑罚,皆可赎买,且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按照大唐律,判处死刑,即斩、绞刑的,只要交纳一百二十斤铜便可免除死刑。
一百二十斤铜可不是一百二十斤的铜钱,毕竟彼时铸造的铜钱里,除了铜,还有锡等成分。一百二十斤的纯铜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一般人还真付不起。
另外,也不是所有的死刑都能赎买,就像孙耿、孙灵这种情况,背主、逃离还敢诬告原主,便不能赎买。
再说了,他们在户籍上是部曲,没有独立的人权,他们自己都属于主人,所谓的私产也是主人仁厚,赏赐给他们的,他们本身哪里有什么余钱
孙耿两人立刻傻眼了,直接瘫软在地上,直至被京兆府的差役拖下去的时候,才挣扎的喊道:“冤枉,我们冤枉呀”
差役将两人拖出大堂,屋里的人还能听到他们撕心裂肺的呼喊声:“我不是部曲,我是自由民,我冤枉,我不服李郎君,救命呀”
李敬听到这喊声,面皮抽动了下,掩在袖子里的手握得死紧,薄薄的双唇紧抿,眼中闪过一抹杀意孙耿,必须死
不过,此刻他还有其它的事要关注,暂时将孙耿的事丢在一边,竖起耳朵听韦季接下来的宣判。
宣布完孙耿两人的处罚,韦季看了看崔幼伯。似是在征询他的意见:这厮可是告了两件事,一是刁奴欺主,二是李敬藏匿逃奴。
如今背主的刁奴已经处理了,还有个藏匿逃奴的李敬未处置呢。
藏匿逃奴是个可大可小的罪名,藏匿本身呢又分知情、不知情两种。知情呢又分恶意和善意两种。
每一种都有不同的处罚措施,但不管是什么情况,藏匿逃奴都等同于盗窃他人财物:大唐律规定,部曲、奴婢与牲口一样,都是主人的私人财物,神圣不可侵犯
而李敬侵犯了崔幼伯的私人财产。不管他属于哪种情况,都要受到律法的制裁。
当然,如果主人不追究的话。这件事也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李敬终究是官场中人,韦季并不想崔幼伯跟他弄得太僵。
毕竟,李敬有钱又有权,根本不缺什么奴婢,就是缺人手。也会正大光明的去买,绝不会行偷盗之事。
崔幼伯虽有证据,可硬要抓着不放,非要说李敬藏匿崔家逃奴,这事传出去了,人家信不信倒在其次。反而会说崔幼伯太过较真,甚至还会联想到是他们背后的主人在借机较劲。
到时候,若是引出了太子和魏王。这事儿就有些麻烦了。
韦季是太子党,他并不想因这点儿小事而连累到太子。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