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大明政客> 分节阅读 3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8(2 / 2)

冰冻三尺非一ri之寒,苏天成和大娘之间的关系,不可能特别的融洽,只是过去了这么长时间,既成事实了,大娘估计也是接受了。

“三弟,昨ri提学大人遣人送来了信函,我代为收下了,不知道是什么内容。”

“哦,知府大人向提学大人推荐了我,不用参与郡试,直接参加乡试,估计信函就是说到这个内容的。”

“哎呀,三弟着实不简单啊,得到了知府大人的推荐,直接参加乡试,这等好事情,值得庆贺一下啊,明ri我请三弟,到酒楼去畅饮一番。”

其实苏天浩也不用参与郡试,身为国子监监生,直接参加乡试。

吃过午饭,去拜访了嫂子段氏之后,苏天成回到了房间,打开了信函。

这其实是一封公函,表明的意思,就是苏天成可以直接参加乡试,凭着这份公函,到衙门去办理相关的手续,领取号牌,八月初九直接到贡院去考试。

看过信函之后,苏天成感觉到疲倦了,连续两天多赶路,还是很辛苦的,到了目的地,才觉得有些吃不消了。

一觉醒来,已经是申时二刻,足足睡了一个多时辰,苏天成感觉到,jg神好了很多了。

苏二童揉着眼睛,进来禀报,看来也是睡了好一会。

“少爷,刘公子来拜访了。”

苏天浩紧接着进来了。

“三弟,刘公子几乎每天都来拜访的,看看你是不是已经到了太原,我叫他搬到府里来居住,可他就是不同意,依旧住在客栈里面,刚刚知道你已经到了,很是高兴,正在堂屋等候。”

看见苏天成的jg神很好,苏天浩接着开口了。

“三弟,要是你身体可以承受,不如我们和刘公子一起,一会到酒楼去。”

苏天成点点头,他年轻,身体好,睡过一觉,已经恢复大半,到酒楼去没有什么问题。

刘仲基正在堂屋等候,看见苏天成进来之后,连忙上前,仔细看了看苏天成,抱拳行礼。

“苏兄,我一直都着急啊,你怎么还没有到,来参加乡试的同窗,都组织好多次的聚会了,可惜你没有能够参加啊。”

各地的生员,在考试之前,总是有着一些聚会的,比如说一起到酒楼去吃酒,一起参加所谓的一些文林聚会,一起探讨学问等等,大家需要熟悉关系,或者说是结交关系,这样的聚会,往往是很热闹的。

不要小看这样的聚会,读书人平时都是在家里,或者在书院,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参加乡试是最好的机会,能够鲤鱼跳龙门的读书人,毕竟不是很多,在这种场合,能够结交好关系,对今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说着山西全境,参加乡试的监生、生员等,经过郡试,有五百多人能够参加乡试,可最终录取的举人,只有六十五人,这是朝廷规定的指标,绝大部分的考生,是没有机会的。

读书人不可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生员本来就有了一定的身份,若是乡试无果,依靠着朝廷给予的禀米,生活是很困难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找到一些高中的同窗,去做幕僚或者是师爷,谋到一份差事,解决生活上的困窘。

当然,这样做的,大部分都是家境不好的生员。

苏天成关心的是主考官的事情。

乡试三年一次,朝廷是非常重视的,主考官都是朝廷直接派下来的,主考官分为内帘官和外帘官,内帘官就是考场内的考官和同考官,外帘官是考场外的提调官、监视官等官员。

内帘官是朝廷直接委派的,至于外帘官,一般都是布政使司衙门委派的官员。

内帘官又分为主考官和同考官,主考官两名,同考官四名。

按照惯例,山西乡试的主考官,一般都是六部的属官,或者是六科给事中担任,同考官也是京官,主考官和同考官,清一sè的进士出身。

主考官和同考官的权力很大。

乡试八月初九开始,八月初七,主考官和同考官进入贡院,出考题,贡院内的吏员,连夜赶制试卷,贡院大门封闭,有专门的军士把手,任何人不得靠近,防止考题泄露。

乡试结束,主考官和同考官开始阅卷,同考官首先看一遍,将其中优秀的试卷,交给主考官复阅,主考官最终确定录取的举人。

苏天成已经很清楚这一套程序了,他没有想到去结交主考官,那样的作用不大,毕竟自己没有什么强硬的背景,不可能引起人家特别的关注,可知道了主考官是从哪个部门下来的,就大致知道了人家的喜好,可以猜测出题的大致范围。

乡试阅卷只有十天时间,主考官和同考官不是铁打的,那么多的试卷,不可能每一份都仔细看的,他们看中的,都是首场的试卷,只要首场试卷出彩,笃定被录取。

第六十五章现实

闲聊几句话之后,苏天成转入了正题。

“刘兄,我今ri刚到,很多情况都不知道,不知道这次乡试,主考官为何人啊。”

“呵呵,瞧我,这么重要的事情都忘记了。”

刘仲基不经意的看了一眼苏天浩,这么重大的事情,苏天浩也是要参加乡试的,按说是知道的,为什么没有说啊,不过苏天成刚刚到,没有来得及说,也是正常的。

“此次的主考官是工部主事徐尔一,工科都给事中傅友亮。”

苏天成的身体,不经意的颤抖了一下。

徐尔一此人,他是知道的,正六品的工部主事,崇祯元年的时候,上疏为熊廷弼鸣冤,要求为其平反,崇祯不准,崇祯二年的时候,继续上疏,为毛文龙鸣冤,以家人xg命担保毛文龙没有贪污军饷,崇祯还是不准,徐尔一愤而辞官,想不到崇祯五年,徐尔一官复原职,竟然成为了山西乡试的主考官了。

至于傅友亮,他不是很熟悉,但都给事中的权力是很大的,不能够忽视,虽然只是正七品的品秩,但给事中的职责,就是弹劾官员,能够风闻奏报,直接归皇上领导,这一招,令很多的官员头疼,每年chun节的时候,六科都给事中还要和内阁大臣同聚一堂,名义上是商议朝政得失,实际上是安抚诸多的都给事中。

吃饭之时,众人少许喝了一些酒,饭后,刘仲基告辞回客栈去了,大概是想到,苏天成长途奔波,需要休息。

回到府里,苏天成直接回房间,他要安静的思考一些问题。

崇祯年间,朝廷现象严重,官吏只知道贪墨和享受,根本不关心国家大事,乡试已经成为聚财的主要手段之一了,一些胸无点墨的考生,银子送的多了,或者是背景硬了,可以高中举人。

苏天成甚至记得一个典故,通过了乡试和会试的考生,在参加殿试的时候,运气不好,露陷了,在皇上的面前,什么都写不出来,话也说不好,皇上最终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是剥夺了这个考生的功名。

苏天成可不想遭遇这样的潜规则了。

论学识,他有着充足的自信,以前那个苏天成的学识,加上自己超出这个朝代几百年的认识,融合到一起,难道考不上举人,那才真的是奇怪了。

若是科举考试的制度严格,大家都按照规矩来,自己的学识不够,不能够通过乡试,那也是没有办法,怪不得他人的。

若是有了学识,被那些胸无点墨的考生给挤下去了,那才是泼天的冤枉了。

乡试三年才有一次,下次就是崇祯七年了,自己的年纪不大,按说是可以等上三年的,三年之后,二十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