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大明政客> 分节阅读 11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10(2 / 2)

细节上,就能够表现出来。

比如说苏天成回到后院之后,吃晚饭的时候,她和王芙蓉,是需要站在一边伺候的,可实际情况,根本就不是这样,王芙蓉居然和苏天成一起吃饭,而且是同坐一桌吃饭,男女有别,尊卑有序,她开始还不适应,认为这有些不合适,但苏天成说的很明白,在家里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讲究,都是一家人,这样做,反而生分了,在一起吃饭的感觉很好。

而且一起吃饭的时候,苏天成会说到衙门里面的一些趣事,王芙蓉和她听得津津有味,不过一两天的时间,chun屏就感觉到,这样的滋味,真的很是美妙。

几天时间下来,chun屏更是发现了,苏天成的脾气很好,对女孩子很迁就,也很心疼,这种心疼,不是表面上做的样子,实实在在,体现在了说话和做事情的方面。

苏天成很关心王芙蓉,也关心她,时常要她们两人出去走走看看,南厩还是不错的,当然了,苏天成说的是实际情况,南京和太原比较起来,不是一个档次的,尽管chun屏在王府长大,算是见过不少世面,但到了南厩,还是感觉到眼花缭乱。

chun屏有着一定的学识,曾经陪着郡主识字,对于苏天成的才学,是很仰慕的,以前,郡主的身份尊贵了,和苏天成之间,几乎没有可能,苏天成是不可能成为仪宾的。但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皇上下旨了,因为郡主在守制期间,举办诗文会,受到了责罚,被贬斥为县主,待遇依旧不变,而且皇上还说到了郡主与苏天成之间的婚事。

到了这个时候,chun屏的心思也动了。

朱审馨成为了县主,嫁给苏天成,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苏天成照样可以纳妾,生活的方式,没有多少的改变,自己是郡主的贴身侍女,按照规矩,肯定是陪嫁过去的。

郡主不顾礼仪,直接去找苏天成的时候,chun屏是有些担心的,主要还是害怕郡主再次受到责罚,还好郡主听从了苏天成的劝阻,直接回到太原去了,想不到的是,郡主将她留下来,到了苏天成的身边。

这些天,看见王芙蓉挽着苏天成的胳膊,在内院散步,chun屏羡慕的不得了,王芙蓉和苏天成在同一间屋子里面,只不过一个在里间,一个在外间,看两人之间的亲昵程度,早就在一起了。

不过几天的时间,chun屏也有些心动了,迟早都是有这一天的,她已经十八岁了,要不是陪着郡主守制,说不定已经嫁出去了,男女之事,懵懵懂懂的知道一些。

慢慢的,她试探着,学着王芙蓉一样,挽着苏天成的胳膊。

于是,每天的晚饭之后,内院就出现了奇特的一幕,两个姑娘,一左一右,挽着苏天成的胳膊,都是脸上带着笑容,说说笑笑,丝毫没有拘束的感觉,散步持续的时间,差不多半个时辰。

苏天成自己,很享受这样的滋味,要说男人不好sè,就不算是男人,他也不例外,穿越到大明朝来了,肯定不止一个女人的,如今的风气,男人只有一个女人,显示地位很卑微的,被众人瞧不起,所谓的男女平等,在如今是说不通的。

当然,女人也不能够太多了,好比说那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这么多的女人,怎么可能照顾得过来,最终就是女人之间的斗争,记得几百年之后,这种后宫的斗争,被无数次的描述,说的是非常玄乎的。

作为一个穿越人士,苏天成只能够是尽最大的能力,保护和疼爱自己的女人,至于说是不是做柳下惠,不在他的考虑之列。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第一百七十二章争取官田

苏天成想要做的事情,需要慢慢来,反正秦三德是镇守太监了,等到局势稍微缓和一些了,他想好了对策,直接提出来这样的要求,不过就是七百骁骑营军士,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近八百匹的战马,悉数交给了巡检司,孙元坤等人,是高兴坏了,这一下,足足一千四百多匹战马了,装备一个千户所,绰绰有余,可以成立骑兵营了。

朝廷的圣旨,早就下来了,缴获的匡思明府邸里面的军火,巡检司得到了一半的军械和全部的弹药,包括两千副上好的铠甲,一千张弓箭,还有无数的钢刀、长矛,都配备给巡检司了,可以说,巡检司的军械火力,非同一般了。

巡检司所拥有的军士,可以成立三个营,一营相当于一个千户所,按照目前的装备,可以成立一个骑兵营,一个神机营,一个步卒营。

一切都要等候苏天成的命令,可训练是不能够少的。

苏天成已经默许了这样的安排。

孙元坤是总负责人,马华彪为副手。

刘实亮负责骑兵营。罗昌负责神机营,刘铁汉负责步卒营。

邓辉暂时到府学去读书。争取考取功名,没有安排其他的事情,至于说跟随刘铁汉来到江宁县的兄弟,悉数编进了步卒营。

巡检司已经在郊外开辟出来一片营地,专门作为训练使用的。

这样的装备,的确令人眼红,但也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开支大幅度的增加了。养活军队,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好在巡检司已经有了五十万两的白银,年内以及开年后的半年时间内,若是没有什么大的变故,暂时不需要考虑拨款的事情了。

峨眉山的家眷,陆续到了江宁县,先期的安置工作。是苏平阳做的,县衙收缴了匡思明所有的耕地,秋收之后,极少的佃户离开了,苏平阳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来了一些调整。安排了少数的一些家眷,负责耕种土地,但土地还是远远不够的。

这一次的安置,也消耗了不少的银两。

这些银两,县衙不可能出。只能是苏天成自家掏银子,好在有缴获的匡思明的金银。

苏平阳禀报之后。苏天成大体知道了情况。

如今,他必须考虑到,与南京京营之间的协调事宜了,必须要争取到一万公顷的官田,这样,才能够很好的安置巡检司军士的家眷,否则没有第二个办法。

已经是九月底,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了,有些事情,必须要尽快开展了。

比如说水利设施建设的问题。

南方的耕地,收成远远强于北方,就说这南直隶的耕地,每亩的产量,接近山西的一倍,可有些通病是完全一样,水利设施的建设,几乎没有进行过,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耕地的收成。

这不是小事情,粮食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今后十几年的时间里面,储存粮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