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大明政客> 分节阅读 19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94(1 / 2)

可能还记得,晋王府的护卫,进入江宁营的事情,这件事情,到现在,都被朝廷中的大人诟病的。”

苏天成叹了一口气。

锦衣卫的名声不好,更不要说东厂了,这些人,可以成为王府的护卫,他们的职责,就是盯紧了藩王,防止藩王有什么异动,随时随地的打小报告,不过,真正的在军队中,锦衣卫和东厂的内卫,是不受欢迎的,战场上的事情多,战机瞬息万变,可能获胜,也可能失利,如果说被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也在中间嚼舌根子,指挥作战的将军,是难以承受的。

“渠兄,回到京城之后,你可以趁机到六部或者是都察院去的,最不济也可以申请外放,依照你如今的能力,完全可以胜任了。”

“下官也有这样的想法,只不过看看董大人是什么想法了。”

“董大人那里,我可以建议,你还是不要继续呆在锦衣卫了。”

渠清泽点点头。

“大人,上次你与刘宗周之间的交谈,下官没有完全禀报情况,包括柳敬亭的快书,下官都隐瞒了,这些事情,奏报上去,效果肯定不是很好的,大人还是要注意一下的,江宁县发展到如今,已经很不容易了,若是遭遇了什么意外,那就太可惜了。”

“还有,江宁营里面,有一些锦衣卫和东厂的内卫,这些人的名单,下官都是知道的,已经写好了,大人要特别注意这些人,不要给他们抓住了什么把柄。”

苏天成神sè更加的严峻。

“那你说说,该采取什么办法。”

“锦衣卫和东厂内卫,下官是知道的,不是说他们一定要向上面禀报什么,而是这些年来,众人已经形成了习惯,好像不能够给上面禀报情况,不能够挑刺,就显得他们没有做事情,江宁营发展很快,已经成为朝廷特别关注的对象了,下官也知道,不要多长的时间,江宁营恐怕就要面临更多的搏杀了,关键的时刻,内部不能够团结,那是很致命的。”

苏天成再次站起身来,走到了渠清泽的对面,稽首给渠清泽行礼。

“渠兄,自打在平阳府的时候,你我就在一起了,这些年来,我得到了你太多的帮助,将你调离,我实在是有些舍不得,可朝廷的敕令,无法违背,不过我相信,我们一定还有机会,在一起合作的,这一天不会太远。”

渠清泽连忙站起来了。

“下官这些年跟随大人,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下官不算是正经的读书人,没有能够考取功名,可大人从来没有轻视下官,下官已经是非常感激了,他ri若是有机会,下官一定追随大人,鞍前马后,拼死效力。”

朱审馨很少看见苏天成喝酒如此的豪爽,与渠清泽两人,几乎都是用碗喝的,她很是聪明,知道可能有什么事情,但苏天成不说,她不会问的。

渠清泽离开之后,苏天成独自呆在了书房里面,谢绝了任何人的打扰。

朱审馨实在是不放心,敲门之后,进入了书房,发现苏天成的眼睛有些红。

“夫君,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啊,若是为难的事情,夫君告诉妾身,妾身期望能够助一臂之力啊。”

苏天成摇摇头。

“没有什么事情,我就是想到了很多以前的事情,感觉到不容易啊。”

朱审馨陪坐在苏天成的身边,什么都不说,此刻,她隐约感觉到了,渠清泽很有可能离开江宁县了,或者说江宁县的官吏,要进行调整了。

第二百九十七章必须要坚持

腊月三十,一大早。

孙承宗、鹿善继和黄道周等人,都来了,他们的家人,也都到了江宁县,是能够好好的过chun节的,选择这样一个特殊的ri子,到自己家里来,一定是对于自己大力支持创办中兴学社,表示了敬佩,但也说不定有其他的事情。

苏天成上次与刘宗周之间的争论,孙承宗等人,还不是太服气,这也难怪,他们本身就是儒家思想教育的产物,不可能知道几百年之后,社会发展的模式,更不用说那些先进的理念了,苏天成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以中兴学社为基点,一步步贯彻自身的理念,孙承宗等人,是需要时间来适应的。

果然,坐下来闲聊一会之后,孙承宗提到了中兴学社的宗旨问题,他很明确的认为,刘宗周提出来的慎独,还是应该要坚持的,不管士大夫、士绅富户是不是能够做到,也不论柳敬亭的快书中间,如何的揭露了下面的一些问题,身为读书人,甚至是士大夫,概要追求的理想,还是不能够放弃的,不能够完全的着眼现实。

苏天成一直注意看着鹿善继和黄道周的表情,发现他们也是赞同的。

不管怎么说,中兴学社的宗旨,必须要坚持,这是底线,不能够逾越的底线。

孙承宗、鹿善继和黄道周三人的观点和认识,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是中兴学社的主导力量,如果思想认识方面。也偏向于刘宗周,甚至是东林党和复社。那自己的苦心就白费了,必须要最大限度的纠正他们思想认识里面的一些顽固的东西。

“三位大人提到了慎独,晚辈早就说过,不是反对慎独的观点,可时机必须要合适,晚辈和刘大人之间的争论,三位大人都是知晓的,晚辈不多说了。今ri是除夕,晚辈给三位大人讲一个故事吧。”

“很久以前,某一个部落,很是贫穷,这里的老百姓,生活很是困苦,他们的粮食产量很低。不能够填饱肚子,还要到大山里面去挖野菜充饥。”

“部落的头领年纪大了,打算挑选一位继承人,头领给出来的条件是,头领能够领着他的族民过上好ri子,不管这个人来自于什么地方。”

“三个士大夫去了。都想着担任这个部落的头领,老头领看见了三个读书人,愿意到部落来,很是高兴,可面对三人。他一时间难以取舍,于是做出来了决定。让三人都在他的族民面前阐述观点,谁能够打动族民,谁就可以担任头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