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神机营的弊端也是明显的,两个方面,一是武器急需改进,二是烧银子。
苏天成暂时拿不出来那么多的银子,至于说改进武器方面,他不是行家里手,不懂得军械方面的理论,与其自己去琢磨,还不如顺其自然的好。
当然,他一直牢牢记着一个人,那就是毕懋康,毕懋康是火器专家,毕懋康是万历年间的进士,崇祯八年的时候,发明了自生火铳,改良了火铳的点火装置,用燧石发火取代了火绳发火,这是兵器史上一次革命xg的突破,是毕懋康巨大的贡献。
简单说,毕懋康的贡献,是将原来夹着火绳的龙头,改造成为夹着火石的龙头,扣动扳机,龙头下压,与火石摩擦发火,火铳发shè。这样的改变,克服了火绳受天气影响的不足之处,可随时发shè,shè击的准确度,也高了很多,shè击的有效时间,也掌握在火枪兵的手里,大大增强了火枪兵的战斗力。
苏天成的想法很简单,顺其自然,等候毕懋康研究出来之后,就开始大规模的配备给江宁营,如今不要去干涉,江宁营没有必要拿出来这些银子。
四月二十ri,朝廷的圣旨终于下来了。
江宁营格外的肃穆,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朝廷要任命大批的军官了。
范景代为宣旨。
苏天成等人,都是站在co场的前面。
辰时,范景开始宣读圣旨。
看着所有将士肃穆激动的表情,以及被任命军官的高兴劲,苏天成有些黯然,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建立正规化的军队,是他的追求,不过,辛辛苦苦忙碌了,最终好像是被朝廷得到好处了。
应该说,江宁营所有的将士,内心里面,还是有着光宗耀祖思想的,他们的潜意识里面,认定的还是朝廷,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宣读圣旨足足进行了半个时辰。
狄怀祥和秦睿两人,站在苏天成的面前。
苏天成看了看他们,慢悠悠的开口了。
“狄千户,秦千户,首先恭喜你们了,大比武中,你们表现突出,得到了认可,不过,今ri我所说的话语不同了。”
两人抱拳之后,单膝跪地,给苏天成行军礼。
苏天成没有拒绝,等到两人起身之后,他再一次开口了。
“你们各有所长,狄怀祥有头脑,秦睿勇猛,既然领导了两千将士,责任就不同了,在来ri的征战中,你们要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能力,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你们需要灵活应对,最大限度的避免牺牲,最大限度的去的胜利,这就是你们今后的职责。”
“你们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但时间不会很长,江宁营肩负重任,今后会有诸多的征伐,所以说,接下来的时间,你们要加的刻苦,时时刻刻需要思考,我期待着你们建立功勋。”
狄怀祥和秦睿两人,都很激动。
他们知道,若是按照一般惯例,他们没有资格得到提拔,何况是直接提拔为正五品的千户,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可在江宁营做到了,这里是讲究实力的地方,他们的能力,也能够得到展示,当然,他们还要和敌人厮杀,真正表现出来自身的能力。
“我不喜欢多说,历来都是看事情的效果,你们也不必要在我的面前表态,少说多做,平ri里,你们多向孙大人和其余千户请教,用最的速度,再一次提升自己的能力。”
看着狄怀祥和秦睿离开,苏天成再次想到了,江宁营的建制,已经完善了,与南京两大营,没有多少区别了,接下来,皇上和兵部,会如何的看待江宁营,如何的调遣江宁营,依照江宁营的名气,不可能长期呆在江宁县的,迟早都是要出去征战的。经过了几个月的训练,以及这次的大比武,江宁营也应该拉出去了,只是究竟会在什么地方展现能力,这是至关重要的,全线出击的事情,对于江宁营来说,还是从来没有过的。
第三百二十二章远虑近忧
时间转眼到了五月。
苏天成终于有喜事了,朱审馨怀孕了,这预示着,穿越之后的苏天成,有孩子了。
看过不少的穿越小说,苏天成也是有疑虑的,有谐疑自己是不是可能没有孩子,chun屏、王芙蓉和柳如是,都没有怀孕,而且几个月时间过去,朱审馨的肚子也没有反应,他甚至以为,自己穿越了,能够改变历史,但总是要损失一些什么的。
但现实的情况,令他的担忧烟消云散了。
自从发觉怀孕之后,朱审馨的变化大了,开始亲自动手,为肚子里的宝宝缝制衣物了,其实这些事情,根不需要她做的,每次和苏天成聊天的时候,都要说到肚子里的孩子,不知道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隐隐的透露出来担忧。苏天成反而是安慰朱审馨,不管男孩子和女孩子,都是一样的。当然了,这个时代,说生男生女都一样,那是笑话了,重男轻女的思想,是占据主流的。苏天成这样说,只不过是宽慰朱审馨。
朱审馨怀孕了,苏天成纳妾的事情,自然也就提上来了,chun屏、王芙蓉和柳如是,每天都在府里,朱审馨不可能熟视睹的。
偶尔,朱审馨也说到了纳妾的事情,虽然说有些不高兴,也不是很情愿,但这也的事情,她是法阻止的,如果说不允许苏天成纳妾,传出去了,人家会责怪她的。
苏天成早就考虑到纳妾的事情了,穿越五个年头。他早就适应了妻妾成群的思想了,只是有些时候。做梦的时候,感觉到一切都不真实。
朱审馨是原配夫人,而且是县主、诰命夫人,算是一家之主了,能够主动提出来纳妾的事情,苏天成也是很高兴的,两人私下里商议了,下半年办理这件事情。
渠清泽再次来信了。
朝廷近段时间。非常的忙碌,主要还是剿灭流寇的事情。
崇祯七年正月,延绥巡抚陈奇瑜被提拔为兵部右侍郎、右佥都御使,总督陕、晋、豫、楚、川五省军务,目的就是剿灭流寇,战斗首先在陕西和山西打响,这里是流寇最为猖獗的地方。后农民军突破了朝廷军队的合围,进入河南,攻占南阳,在南阳分军三路,张献忠带兵进入湖广,高迎祥等带兵赶赴信阳。李自成等带兵进入汉中。
不过,几路分兵的流寇,处处遭遇挫折,奈之下,于三月返回陕西。近二十万的流寇,集聚在陕西。成为了一支强大的力量,高迎祥成为了这支流寇总头领。
陕西是流寇发源地,在这里,他们如鱼得水,加之陕西灾荒严重,加入流寇的农民,源源不断,致使流寇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以前遭遇的损失,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全弥补。
陈奇瑜调遣五省明军,大规模的合围流寇,朝廷也不遗余力,保证军队的供给,如此的情况下,剿灭流寇的战果,不断扩大,捷报频传,皇上很是高兴和舒心。
看了渠清泽的来信,苏天成内心稍稍安稳了一些,这表示着,江宁营有了多的时间,北边的后金没有动作,朝廷可以全力剿灭流寇,战绩也还可以,如此的情况下,皇上和朝廷,不会想到江宁营,江宁营自然有时间加紧训练,自己也可以集聚多的钱粮。
但他也隐隐的担心,要说朝廷剿灭流寇,好几次重大的胜利,都因为将帅的疏忽,或者是玩忽职守,或者是朝廷内部的争斗,功亏一篑,如果说真正的抓住了机会,一鼓作气,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