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大明政客> 分节阅读 26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69(1 / 2)

“呵呵,官来的时候,还有些嘀咕,朝廷如此困难,拨付出来二十万两白银,其余各地的官吏,是不是会有什么看法,来到河南府,看见诸多的情况,官觉得,二十万两白银还少了一些,苏大人,你还是要注意身体啊,毕竟是读书人,很少从事这样的农活,官看那张溥大人,情况还要糟糕,要不是熬制的姜汤,说不定已经受凉了。”

“这是下官的疏忽,府州县衙门的官吏,大都是读书人,体力毕竟是有些差距的,下官已经告知了各级官吏,今后重点是搞好指导,不要亲自下去劳作了。”

“以身作则,这才是为官的典范,苏大人的所作所为,官一定是要禀报朝廷的,河南府一年时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依官看,不长时间,还会发生大的变化。”

疏通和整治黄河的工程,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推进,集聚到工地上的民工,已经超过二十万人,不少民工的家眷,也跟随过来了,帮忙洗衣服或者是做些小事情,在生活方面,苏天成特别嘱托了,民工家眷的生活,一样要承担下来,花费不了多少银子,而且是chun节期间,生活一定要好,大过年的,人家到工地上来做事情,很不简单了。

腊月三十的时候,按照府衙的要求,工地上包饺子,可以喝酒。

这是北方的传统习俗。

万成贵花费了全部的心思,这个chun节,他也不可能在家里过了。

苏天成的要求是很高的,凡是附近的民工,家眷可以到工地上来,与家人团聚,府衙提供生活,而且腊月三十这天,结算一次工钱,因为计算的数量庞大,几乎所有府衙的官吏衙役,都去帮助支付工钱。

令人感动的一幕出现了,不少的民工和家眷小孩,拿着府衙结算的工钱,吃着热乎乎的饺子,喝着并不是很好的白酒,眼睛里面含着泪水,这样的待遇,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官府包吃包住,还开出来工钱,所有人拿到的工钱,维持家里一段时间的开支,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民工之所以如此的激动,也是缘于对工钱的担心,府衙包吃包住,生活很好,这样的情况下,大家认为,工钱方面,肯定是要少一些下来了,一天就是一钱银子,很不少了,一个月整下来的银子,基可以维持一年的开支了。

知府大人说到做到,没有克扣一钱银子,悉数支付了,这样的情况下,大家若是不卖力搞好工程,对不起知府大人,也对不起自己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一十章预料之中

孙承宗来信了。最

流寇的生存环境,被极大的压缩了,这里面有孙承宗的功劳。

主持剿灭流寇事宜之后,孙承宗采取了稳扎稳打的方式,步步逼近,一点都不着急,虽说这样做,消耗了不少的钱粮,但因为有江宁县市舶司的支撑,朝廷尚能够应付,因为孙承宗的威望和资历,陕西山西的府州县,也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几个月时间过去,孙承宗没有急于和流寇交战,严令陕西山西境内的卫所,包括大同、榆林边兵,时刻注意流寇的活动轨迹,重点在于抑制流寇的活动空间。

陕西毕竟是流寇的老巢,加之官府对百姓的态度不是很好,所以说,孙承宗此举,只能够是限制了流寇的活动空间,不可能完全困住流寇的行动。

河南府疏通和整治黄河的工程,发挥出来的效力是巨大的。

陕西和山西的诸多农户,闻讯都赶到河南孟津,参与到工程里面,通过他们的宣传,多的农户到来了,相对来说,河南府地的农户,成为了小群体了。

此举对流寇造成了难以预料的影响。

加入到流寇之中的,还是以流民为主,这些流民,骨子里还是想着安稳的,河南府的情况,源源不断的传过来,这里面当然有锦衣卫暗线的作用,某些情况被夸大了,致使一些加入到流寇队伍的流民,思想出现了波动,想着到河南府去淘金,去过安稳的生活。

流寇的首领,发现了这样的趋势。所以说,做出来了决定,chun节期间,一定要和官军拼一拼,至少要攻打府州县城。得到充足的补给,以此来稳定军心。

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孙承宗建议,江宁营可以出动了,待到侦查清楚流寇动向之后,朝廷大军和江宁营联合。对流寇实施致命打击。

桌上放着暗线的情报,包括孙承宗的来信。

有些情况,苏天成早就知道了,暗线源源不断送来了情报,已经令他感觉到,江宁营出动的时间。迫在眉睫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疏通和维修黄河的工程,才急匆匆上马的,苏天成知道,一旦自己离开了河南府,开始剿灭流寇,大部分的jg力。就要牵扯过去。

疏通黄河的工程,产生了这么重大的效果,这是苏天成没有想到的。

暗线已经深入到流寇内部,送来的消息越来越多,暗线搅乱流寇队伍,这也是苏天成安排的任务。流寇的队伍虽然庞大,可绝大部分都是流民组成的,以前那些哗变的明朝军士,在征战过程中,几乎都没有剿灭了。可以说,流寇的战斗力已经大大削弱了。

不过也不能够掉以轻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流民,也能够迅速成长起来。再次成为能征善战的军士。

黄河疏通和整治的工程,正在进行,已经过去二十多天,河床的清理工作,接近尾声,接下来就是维修河堤的工程,这样的工程,进度慢一些。

这个chun节,苏天成和大多数的官吏一样,都是在工地上面度过的,包括工部尚书刘遵循和工部的官吏,也是坚守在河南府。

时间进入了崇祯九年了。

河南府诸多的事情,已经安排妥当,府州县的官吏,都清楚自己要做一些什么,这方面不需要过多co心了。

江宁营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炮兵营成立之后,宋思军已经购买了红衣大炮、大将军跑、虎蹲炮、弗朗机等火炮,燧发枪全部装备到位了,最为关键的,是宋思军的军火贩卖走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两个多月的时间,江宁营得到了两百多万两白银的收入,如此暴利的军火走私生意,这是苏天成没有想到的。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出击的时候已经到了,流寇的状况不佳,正是好机会。

孙传庭、毕懋康和熊子健进入了屋里,进来的时候,众人一眼就看见了桌上的信函。

“熊大人,这是孙承宗大人的来信,你帮着念一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