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大明政客> 分节阅读 36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67(2 / 2)

皇上有了这样的心思,说明内心的想法已经很是急切。

大明朝总算是在慢慢摆脱前些年的困窘局面,出现了一些好转了,这个时候,皇上内心的雄心,一定是高度开始膨胀了,剿灭流寇,继而灭掉后金,就成为了当务之急了。

苏天成不能够顶着干,继续以陕西需要好几年建设的原因,来忽略皇上和孙承宗的建议。

要知道,朱由检在这方面,实实在在吃过亏,当年特别信任袁崇焕,直接任命袁崇焕为蓟辽督师,结果毛文龙被杀,满洲八旗长驱直入,攻到了北京城下,大明王朝差点因此覆灭,当时的袁崇焕,拍着胸脯想朱由检保证,多少年之内剿灭后金,结果恰恰相反,后金越来越强壮,大明越来越不堪一击了。

苏天成也在朝廷拍胸脯了,虽然没有提到剿灭后金的事情,但剿灭流寇的事宜,是保证过的,虽然还有一年时间,但目前陕西稳定下来了,自己就找不到拖延的理由了。

苏天成有些苦恼,继续给他一些时间,他能够保证,将陕西建设得更好,江宁营更加的骁勇善战,这么长时间以来,他暗地里命令江宁营,从安宁堡和靖边一带,进入到河套地区,在茫茫草原和沙漠之中练兵,锻炼江宁营的将士,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可惜他可能没有多少时间了。

第五百五十七章稳定性之重要

“苏大人,本官再次来到陕西,沿途看见的景象,大为不同啊,记得上次来的时候,偶尔还能够看见一些流民,可这一次,完全见不到啊,本官还听说了,从蒙古部落、四川、山西、北直隶和山东一带,都有不少的流民涌入到陕西了,想不到陕西都能够妥善安置,这可真的是不简单啊。”

“大人夸奖了,做到这些事情,其实都是府州县的官吏努力的结果,就说这汉中府、凤翔府和延安府,这一次可是尽了最大努力,甚至让官吏少拿一些俸禄,也是想方设法的安置诸多的流民,下官还准备想朝廷奏报的,大人代表皇上和朝廷,专程到陕西来,这是对陕西诸多官吏的爱护和肯定啊。”

“苏大人可真会说话,本官这次到陕西来,主要还是学习的,想着陕西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前后不过一年时间,哦,还不到一年时间,真的是奇迹啊,本官回去之后,一定要向朝廷奏报的。”

苏天成陪着杨嗣昌,在咸阳城郊巡视。

杨嗣昌再次来到陕西省,显然是奉旨而来的,至于具体是什么事情,苏天成暂时还不知道,不过杨嗣昌是兵部尚书,自己又接到了孙承宗写来的信函,看来这次杨嗣昌到陕西来,可能与剿灭流寇有关系的。

杨嗣昌到陕西来,很是突然,事先没有通知,一直到进入陕西境内,苏天成才得到府州县的奏报,奇怪的是,朝廷也没有旨意和邸报,这就很不寻常了,按照他的理解。皇上不想透露出来这个消息。

杨嗣昌到了陕西之后,提出来的要求也很是明确,要求苏天成陪着他,重点到宁夏卫、榆林卫以及延安府、凤翔府、汉中府、平凉府等地方去看看,兵部尚书到陕西来,很容易令人联想到江宁营。偏偏杨嗣昌根本就没有看江宁营的情况,到了宁夏卫和榆林卫之后,倒是去看了看新军的情况,杨嗣昌还提出来了建议,说是皇上已经在考虑,是不是在宁夏卫和榆林卫设置衙门,改变以前的状态,设置宁夏府和榆林府,不过要做出来这样的改变。还是需要蒙古部落彻底安稳之后,此外就是新军还是要改名,和江宁营的建制一样,是否改为榆林营,意思也是很明确,专门负责守卫边关。

苏天成毫不犹豫的支持这样的称呼,当初称之为新军,苏天成就感觉到不是很舒服。这里面含有格外对待的意思,说的好听一些。新军和大明的卫所是不同的,新设立的军队,说的不好听一些,这支军队或许还没有得到满朝文武大臣的认可,如果改名为榆林营了,和江宁营的建制完全相同。那就是另外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了。

新军都指挥使卢象升也完全赞同这样的称呼,简单明了,名字就代表了职责,榆林多年来都是属于边关的,这样的称呼。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过去的边军。

杨嗣昌代表朝廷到陕西来,肯定是有事情的,绝不会是简单看看,要是这样,那也没有必要派兵部尚书来了,每年都有大批的巡按御史,代表朝廷到各地巡按。

杨嗣昌一直都注意陕西的民生事宜,引起了苏天成的注意,兵部尚书关心这些事情干什么,这是不是越界了,要知道在朝廷里面,六部的分工是非常明确的,民生的事情,属于户部和工部,其余是不得随意插手的,如果真的要掌握陕西民生的情况,那也是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关心的事情。

回到咸阳之后,杨嗣昌又专门在咸阳城看了两天,接下来苏天成才陪着在咸阳城郊看看情况,因为互市的影响,咸阳城的商贾大量增加,互市的暴利,吸引了数不清的商贾,这些商贾,绝大部分都在咸阳设立了商铺,或者是购置了房屋,商人逐利,他们非常明白,没有官府的支持,不要想着能够好好的做生意,说不定哪一天,官府说你有问题,查封了你的商铺,没收了你的资产,你还没有地方去讲道理,所以说,在咸阳城有店铺,或者是有房产,依托这里为据点,搞好和官吏之间的关系。

因为商贾的大量聚集,咸阳城的面貌完全改变了,城池内拥挤不下,就朝着城郊的方向发展,城郊的土地也开始值钱了,不少的山庄在很短时间之内修建起来,也出现了一些店铺。

加上巡抚衙门支持这样的行为,所以修建房屋的步伐就更快了。

杨嗣昌看见了咸阳城的变化,赞叹不已。

在咸阳城郊巡视的时候,杨嗣昌只要苏天成陪同。

苏天成也知道,杨嗣昌肯定是有重要的话语要说,只是为什么会采取这样的方式,不是在巡抚衙门交谈,这里面的原因,他也不知道。

“苏大人,这些天看到了不少,本官觉得,陕西的发展很不错,记得苏大人当初在养心殿的时候,承诺两年时间,能够建设好陕西,如今看来,用不了那么长的时间啊。”

“这个,下官以为,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陕西遭遇了多年的战乱,百姓穷困潦倒,几乎是一无所有,这沿途看去,难以看见几栋好的房屋,还有不少的百姓,住在临时搭建的窝棚里面,生活还是困苦的,依照下官的预测,至少还要两年左右的时间,陕西的老百姓,可能真正达到丰衣足食的境地啊。”

“苏大人所言,本官明白了,本官和苏大人的目标不一致啊,本官一年多以前的陕西,与现在的陕西比较,感觉到变化巨大了,若是要举个例子,那就是做事情的伙计,师傅已经教给了手艺,接下来是不是能够熟练操作,挣到银子,过上更好的日子,本官说到的是前面,学习手艺的问题,苏大人说到的是后面,过上更好的日子啊,这里面其实不矛盾的。”

“大人说的是,下官也是这么看的,若是陕西能够稳定两年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