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大明政客> 分节阅读 39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92(2 / 2)

计算时间的事情,李自成和罗汝才也经过了长时间的规划,他们的计划,义军从巴州出发,六天之内,必须要赶赴夔州府城,其中走水路的义军,五天之内赶到夔州府城,立即展开进攻,另外的三万人,随后加入到进攻的大军之中。

李自成甚至没有布置防守的军队,也就是说,回来增援的江宁营将士,畅通无阻,这一次李自成是孤注一掷了。

义军出发的时间,是八月初五的晚上。

这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战斗和厮杀,也将是朱由检继位以来,规模最大的战斗之一了,其关键性的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朱由检继位以来,上一次大规模的战斗,是在崇祯四年,那一次是大凌河之战,明军损失惨重,守卫大凌河城与增援的明军,包括民夫,一共三万人,战死两万人,被后金收编一万余人,大凌河城丢失。

大凌河之战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表明大明朝在辽东彻底失去了优势,进入了全面防御的态势,但大凌河之战,与这一次的战斗比较起来,无论是在动用军队的规模,还是在战斗程度的惨烈方面,都是有差别的。

这一次的战斗,对于大明朝和农民起义军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大明朝获得了胜利,将彻底肃清国内的流寇,内部的局势得到根本性的稳定,农民起义军获得胜利,他们将得到喘息的机会,发展的前景无比广阔,大明朝可能没有哪一支军队,能够想办法剿灭他们了。

双方都是倾尽全力了。

京城,朱由检和孙承宗等人,都密切的关注这场战斗,他们不知道战斗的具体规划,也不可能知道规划,所以说众人都是很乐观的,在他们看来,这场战斗的胜利,是不用质疑的,只不过厮杀的过程可能是很长的,不是短时间之内,能够结束的。

朱由检已经下旨,要求内阁和兵部,每天都要禀报战斗的情况,虽然说这些情况,得到的时间可能要晚一些的,毕竟从夔州府城到京城,长达两千多里地,而且交通很是不方便,就算是最快的速度,夔州府发生的事情,京城也要六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够知道。

第五百九十五章罗汝才的打算

感谢ang0423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john01b、巴依d老爷的打赏,谢谢了。

李自成带着大军开拔之后,罗汝才迅速开始了布置。

在义军中间,罗汝才的影响力是不一般的,崇祯四年,紫金梁召集各路义军,在山西组成三十六营的时候,罗汝才就是主要首领之一,那个时候,李自成还是高迎祥手下的一名裨将,根本没有和罗汝才并驾齐驱的机会。

罗汝才和高迎祥的关系非常好要好,紫金梁被江宁营擒获,命丧京城之后,罗汝才极力支持高迎祥,代替紫金梁,成为各路义军的首领。

从义军发展的情况看,能够担任义军总头目的,都是实力最强的,前面的紫金梁是不用说的,在义军之中,实力占据绝对的优势,在山西主持召开义军所有首领的大会,众人心服口服,之后的高迎祥,实力也不容小觑,加之有罗汝才的鼎力支持,问题也不是很大,虽说这个过程中,实力照样不俗的张献忠不满意,但也不敢明说。

高迎祥领导的后期,义军的实力大为削弱,几乎每一次与江宁营交手,义军都会遭遇到沉重的打击,危及到生死存亡,高迎祥的领导能力,受到了空前的质疑,迫于无奈,在江宁营进驻陕西、苏天成成为陕西巡抚之后,高迎祥孤注一掷,决定偷袭江宁营。

高迎祥失败被擒,给予义军更加沉重的打击。

作为高迎祥的侄子,李自成早就显露出来了锋芒,在义军之中的影响,甚至要超过高迎祥了,但罗汝才对李自成并不感冒。

表面上的合作。不代表内心的臣服。

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人,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性格坚韧,为人狠毒,说得不客气一些,当杀人和杀猪一样。根本就不眨眼,不管对方是自己的敌人,还是自己的手下,只要是阻挡了前进的道路,毫不留情的除掉。

干大事情需要有这样的性格,柔弱是成不了大器的,但想要扬名立万,真正的成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胸怀全局、能够认清楚局势,能够做出来准确的判断和部署,这就不是随便能够具备的素质了,与个人的涵养、学识有着很大的关系。

遗憾的是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人,都不具备这样的素质。

张献忠已经被江宁营擒获之后斩杀,暂且不去议论了,就说李自成,满嘴里面说出来的是替天行道。要求也是如此,必须体恤老百姓。但时时刻刻跟在李自成身边的罗汝才,是清楚一切的,李自成身上的光环,迷惑不了他。

劫富济贫、替天行道不过是义军造反的幌子,开始肯定是因为活不下去了,为了活命而造反。可一旦有了一点点的气候,本性就暴露出来了,打家劫舍,胜不相让,败不相救。拼命掠夺钱财美女,顾着自身的享受,完全是乌合之众。

义军初期陷入到这样的恶性循环,屡战屡败,之后资金梁、高迎祥等人,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开始整顿义军,企图改变诸多首领的认识,罗汝才也暗中帮助,可惜这种想法,过于的美好了。

和紫金梁、高迎祥比较起来,李自成有着过人的地方,看问题很准,知道义军的症结在什么地方,也明确今后发展的方向,该决断的时候,毫不犹豫,但罗汝才断定,李自成也成不了气候。

李自成信奉的霸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胁迫所有人听自己的指挥,不服气的就果断杀掉,这么多年造反,李自成劫掠了无数的财富,自己是不缺钱花的,对老百姓的死活,根本没有真正的放在心上,之所以抛出来诸多的规矩,也是因为义军遭遇危险,难以维持了。李自成推行的法律,严苛的近乎无情,偷一只鸡都要被杀头。

李自成最大的弱点,在于做人不仗义,用人脸朝前,不用人脸朝后,过河拆桥,这样的性格是致命的,导致没有谁会死心塌地。

罗汝才的想法不同,虽说造反也是为了能够过上好日子,为了能够享受,但他时时刻刻想到,如何保住这样的好日子,手里有军队,军队能够不断取得胜利、维持下去,这样的好日子才能够继续。

所以说,李自成成为闯王之后,罗汝才抛弃前嫌,与之合作。

可惜一段时间过去,罗汝才渐渐看清楚了李自成的本性,他时时刻刻担心,若是义军真的取得了胜利,有了更大的地盘之后,自己也难以保住小命了。

义军能够维持,诸多的首领能够卖命,与罗汝才有着直接的关系,罗汝才能够很好的协调关系,能够安抚各路人马,将众人捏合到一起,最令众人称道的,是罗汝才在钱财分配方面,愿意吃亏,照顾到方方面面,大家造反,图的就是钱财美女,你和他们讲那么多的大道理,鬼才理你,诸多首领与罗汝才合作攻城,不管伤亡多大,也不管出兵多少,罗汝才都能够秉公分配钱财,所以说,他才是义军能够团结的核心人物。

罗汝才被称作曹操,为人狡诈多谋,这些想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