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大明政客> 分节阅读 47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76(1 / 2)

,渠清泽求见,苏天成迅速到了厢房。

渠清泽带来了一封信,看见信函的模样,苏天成就知道了,这是京城来的信。

他没有回避渠清泽,直接打开了信函。

这封信是鹿善继写来的。

看着看着,苏天成的身体有些颤抖,脸色也有些发白了,朝廷里面出现的情况,他终于知道了,这些情况,锦衣卫暗线不可能禀报,毕竟锦衣卫还是在朝廷的控制之下,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或者是朝廷直接安排的事情,暗线是不会禀报的。

渠清泽依旧站在对面,没有坐下,看见了苏天成的神色,渠清泽也知道,信函里面说到的事情,肯定不是小事情的,要不然苏天成不会是这样的表现,这么多年了,什么样的情况没有经历过,按说苏天成都是能够承受的。

苏天成看完之后,直接将信函递过来了。

“老渠,你也看看吧。”

渠清泽有些吃惊,看了看苏天成,有些迟疑的接过了信函,仔细看起来了。

渠清泽的反应激烈多了,双目圆瞪,似乎是要骂人的样子。

看完之后,渠清泽气咻咻的要开口。

“老渠啊,别急着发脾气,你要是遇见这样的事情了,准备如何的应对啊。”

渠清泽不假思索的开口了。

“大人,要是换做下官,就将那些给事中和御史,一股脑的给斩杀了,他们不知道辽东的情况,却抓住过去的一些事情,不知道这些事情,都是皇上同意的吗,他们如此的弹劾,岂不是说皇上错了。”

苏天成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老渠啊,信函里面,说到的不仅仅是一件事情,还有另外的一件事情,你是怎么看的,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大人,下官的认识是明确的,当年剿灭流寇的时候,朝廷也是采取招抚的政策,结果如何,越是招抚,流寇越是猖獗,最终危及到北方诸省了,若不是大人剿灭流寇,都不知道如今是什么样子,后金的皇太极提出来握手言和,谁都知道,这里面没有安好心,皇太极又没有遭受什么损失,凭什么提出来言和啊。还不是看见江宁营和边军慢慢的强盛起来了,为了避免遭遇覆灭的命运,所以就提出来言和了,若是朝廷里面的那些大人,以为皇太极示弱了,那就是蠢到家了。”

“老渠啊,你说的很是不错,皇太极为什么会提出来握手言和,这里面的道理,你都看清楚了,难道说朝廷里面的那些大人看不出来吗”

苏天成说出来这句话的时候,渠清泽的脸色,瞬间发白了,这层道理,他其实想到了,只是不想捅破这层窗户纸。

屋里陷入了沉默之中,好一会,苏天成开口了。

“老渠,朝廷里面,不久之后,肯定是会发生变化的,至于说会遭遇到什么情况,我也不想多说了,我不能够勉强你,该做什么样的选择,你要内心有数,这件事情,恐怕是不能够耽误的,我给你两个选择,要么我向朝廷推荐你,你回到京城去,进入六部或者是直接进入锦衣卫,品秩肯定比现在要高的,要么你留在辽东,继续搜集情报,不过不要重点依靠锦衣卫暗线了,要发展自己的情报网络了。”

这意思就非常清楚了,前面的选择,是回到朝廷去,跟随皇上,后面的选择,是跟随苏天成,要说这样的选择,是很艰难的。

想不到渠清泽根本就没有犹豫。

“大人,下官早就做出决定了,跟随在大人身边,下官留在辽东,开始重新发展情报网络。”

第七百二十二章稳定局势

洪承畴、徐尔一和渠清泽再次进入厢房的时候,看见的是神情坚毅的苏天成。

还没有等到众人开口,苏天成就直接说话了。

“一天时间的思索,我已经下定决心了,这些军官,作恶多端,败坏军纪,不能够饶恕,悉数斩首,以此来稳定辽东边军,整顿军纪,至于说造成的波动,我一人承担。”

“朝廷里面已经出现一些议论了,皇太极写出来的求和信,在朝廷里面早就传开了,诸多的大人肯定是反对的,所以说,皇上已经下定决心,拒绝后金皇太极的求和了,如此情况下,辽东的局势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的,军纪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若是我们不能够狠下决心来整顿军纪,辽东的边军,依旧难以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江宁营为什么会有战斗力,洪大人,你是很清楚的,江宁营的军纪,是非常严格,乃至于严酷的,我们队将士的待遇是完全发放到位的,对将士的家人是想方设法照顾的,但我们队将士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坚决不能够出现违反军规的事情,否则一律是军法从事的,正是依靠着严格的军纪,包括一往无前的气魄,江宁营才会有着如此骁勇的战斗力。”

“卫所军队,为什么会完全丧失了斗志,为什么不堪一击,根本没有了战斗力,根本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崇祯八年以前,可以说是军饷拖欠,当兵饭都吃不饱,那是没有办法打战的,姑且算这个说法是成立的,但那些军官是什么情况。他们能够说没有军饷吗,他们能够说吃不饱饭吗,恐怕没有这样的可能吧。”

“军队里面,最为重要的就是军官,若是军官堕落了,这支军队就没有任何的希望了。军官起到了带头作用,打战冲锋在前,必然会最大限度激发军士的斗志和勇气,看看辽东的边军,如今是什么情况,军官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可以说是无恶不作了,这些军官,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昨日洪大人说了。这么多年以来,时时刻刻都面临征战,军官军士的素质难免有些良萎不齐,这也是很正常的情况,我也想过了,若说以前这样理解,还算是说得过去,自崇祯元年以来。哗变的卫所军队是不少的,理由也是很多的。最大的问题还是军饷,后来出现了诸多杀良冒功的情况,还是因为军饷的问题,可流寇已经被剿灭了,不说其他卫所军队的军饷,边军的军饷是完全到位了。没有理由可以解释了。”

“其实大家都是明白的,以前军队的哗变,与军官有着莫大的关系,来到辽东之后,我为什么会裁撤边军。为什么会彻底的裁撤军屯户,让他们索性去种田,就是因为这些军屯户,已经成为军官发财的工具,他们替军官种田,自己吃不饱穿不暖,不能够养活家人,在温饱线上挣扎,辽东的边军,在我大明军队之中,算是有些战斗力的,能够拉的出来的军队了,都是这个样子,可见其他的卫所军队,会成为什么样子。”

“若是不下重手,任由这些军官嚣张,尽管说我们耗费银两,耗费气力,能够彻底改变边军的状况吗,或许我们今日的担心和仁慈,就会带来明日的苦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