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大明政客> 分节阅读 48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84(2 / 2)

苏天成轻轻摇头。

“我知道你的想法,你的眼光,不能够仅仅局限在码头,我划出来了方圆十里的范围,难道说需要那么大的码头吗,肯定是不需要的,上次我已经说过了,配套的设施也是必须的,包括军营、民房、商铺等等,这些都是需要修建的。”

熊子健看着苏天成,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些设施,自己建设干什么,难道说官府出钱了,还要帮着老百姓建房子和商铺吗。

看着熊子健的表情,苏天成有些恼火,这么简单的赚钱方式,都不明白,白管了这么多年的后勤了。

“熊子健,我知道你的疑惑,建设这些民房、商铺,包括仓库等等,主要还是用来赚钱的,这些银子都是我想方设法借来的,到时候是需要还给人家的,威海卫的码头建设好之后,哪里的土地肯定就是宝贵的,修建的民房、商铺、仓库等等,都是值钱的,若是我预料不错,仅仅是卖出去这些民房和商铺,基本上就能够收回来三百万两白银了,这样的银子,为什么不赚啊。”

“这个,下官实在是没有想到,大人英明啊。”

“英明个屁,要不是没有银子,你以为我愿意这样做的,朝廷要是能够投入所有的银子,我巴不得老百姓赚钱,可现在也是没有办法的。”

孙传庭进入厢房,苏天成的态度不同了。

“孙传庭,我给你四百万两银子,这些银子,你要办成三件事情,第一是建好造船厂,第二是建造出来一百艘大型的战船,第三是训练出来一支精锐的水师队伍,若是银子不够了,你可以提出来,督师府会想办法的,但是有一点你要记住,这些银子,必须扎扎实实的发挥作用,必须要完成任务,该用钱的地方,不要吝啬,我已经要求宋思军,找到最为厉害和精明的管账先生,这两天就到了,此外,在给付工钱的时候,万万不要伤了技师和匠人的心,能否建造出来好的战船,就靠这些人了。”

“这些银子来之不易,该节约的地方一定要节约,建造战船的同时,也建造大型的上船,至于说具体建造多少的商船,看银子的数量,但绝不能够耽误战船的建造。”

一下子就开支了七百万两白银,剩下的三百万两,主要是应付府州县衙门的月例银子了,这项开支,每年的数目不是很大,六十万两白银就可以应付下来了,至于说其余的银子,就作为备用金了。

第七百三十五章青州

又是一夜之间,威海卫和蓬莱城旁边的小渔村,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大量的人员,朝着这两个地方聚集,特别是那些工匠,几乎都集中到这两个地方了,绝大部分的木匠,到了小渔村,大量的瓦匠,到了威海卫。

数不清的木材,以及建筑材料,开始朝着这两个地方聚集,专门负责运输的队伍,开始昼夜的忙碌了。

登州和莱州的老百姓,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情形,他们很清楚,这种人员集中的情况,预示着他们有事情做了,也有银子赚了,所以,老百姓没有关心这些事情,埋头耕作土地,他们要忙活完了自家田地里面的事情,准备到这两个地方去做事情,反正不着急,官府的通告,很快就会出来的。

登州和莱州出现的这样情况,令老百姓认识到了,他们到登州和莱州,选择是绝对正确的,这样的消息,不断的传出去,很多的百姓,告知自己的亲戚,叫自家的亲戚赶快到登州和莱州,登州和莱州的本地人,几乎没有什么了,多尔衮在这里肆掠半个月的时间,作孽太多,大军过处,千里无人烟。

苏天成的注意力,转移到另外的两个方面了,一是关于水师建设的人才,这类的人才,不仅仅是指挥作战的军官,还包括建造战船的技师和工匠,二是青州的情况。

这两件事情,都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轻重缓急之分,都是必须马上办理的,相对来说,水师建设的人才,还可以赶快去谋求。稍微慢一些不要紧,但青州的情况,必须马上解决。

苏天成到达登州之前,山东巡抚做了一个小动作,在朝廷的圣旨下达之前,收缴了青州府衙以及所辖州县的大量粮食和存银。青州各级官府,本来就很穷,存银和粮食都不多,这一下被巡抚衙门调集去了大部分,就更加的困难了,巡抚的这个做法,也是没有错的,因为青州欠下了朝廷大量的赋税,这个时候。巡抚衙门以收缴赋税的名义,采取的这个动作,谁也说不出来话的。

就在青州各级官府准备叫苦的时候,朝廷的圣旨下来了,青州府归蓟辽督师苏天成大人直接管辖了,作为抵御后金鞑子的前沿,这一下令所有人闭口了,大家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心了。不知道未来的情况如何了。

虽说跟随苏天成做过事情的文武官员,对苏天成的印象是非常好的。跟着所提出的做事情,只要好好办事,做好分内的事情,其余的事情不需要操心,俸禄等都是很高的,但在大明朝其他地方。苏天成的名气不是很好,苏天成在江宁县、河南府以及陕西进行的一系列改革,触及到了权贵的利益,很多的议论自然就出来了,权贵不会说苏天成的好话。这些权贵,能够控制住舆论,虽说这种议论,在私下里进行,没有谁敢公开说苏天成的坏话,但权贵之间的话语,很容易传到官吏的耳朵里面去的。

朝廷圣旨下达之后,青州府州县的官员,没有心思署理朝政了,都想着调离青州,这种情况,迅速蔓延,以至于写请调报告的人很多,一些和上面关系不错的官员,纷纷离开了青州,到其他地方去了,剩下的也是人心惶惶,埋怨自己的关系不好,没有能够调走。

奇怪的是,朝廷对这种情况,似乎是默许了,没有往青州调派官员。

几个月的时间下来,青州府州县衙门,几乎处于瘫痪的境地了。

这么长时间,官府就做了一件事情,劝老百姓不要离开青州,说青州和登州莱州一样,都是苏大人直接管辖的地方,所以青州的老百姓,面前能够稳定住,也有不少的人,管不了那么多了,进入了登州和莱州,找到了事情做,赚到了银子。

这种消息传出来之后,离开青州的百姓,慢慢开始增加了。

各级的官吏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