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充分的准备。
陈新甲进入总兵府之后,总兵府马上戒严了,大凌河城本来就是专门驻扎军士的地方,标准的军事化管理,所有的军士都是明白这一点的。
参与征伐的边军总兵官、副总兵官、参将等等,悉数都到了总兵府,这一次,他们要听从主帅陈新甲的安排部署。
陈新甲一直都在厢房,钱谦益、祖大寿、祖大弼、祖大乐以及唐海泰等人,都在厢房,这些人集中在厢房,主要就是讨论即将开始的征伐后金鞑子的事宜。
几乎没有进行什么讨论,这个时候讨论也来不及了,大军马上就要开拔了。
一切都是陈新甲再说,而且给说的差不多都说了,战役部署不会有多大的变动,前军和中军的职责是非常明确的,祖大寿带领前军,一共是以往边军,主要责任在于探路和侦查,遭遇后金鞑子的小股部队,坚决剿灭,即将到达黑山之时,停下来所有行动,等候中军的到来,对着黑山城池展开进攻,首战非常重要,必须要旗开得胜。
不管怎么说,陈新甲还是谨慎的,毕竟战役刚刚开始,初期的阶段,谁都是谨慎的。
部署完了一切,陈新甲再次做出来了强调。
“诸位,皇上和朝廷看着我们,此次征战的意义非同小可,我们必须要取得完胜,这些天,我们的将士士气是高涨的,可你们还是要注意,不可妄自菲薄,一定要谨慎,三日之后,大军抵达黑山,我们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一举拿下黑山城池,占领黑山,给予后金鞑子沉重的打击,祖大寿、祖大弼、祖大乐,你们是边军之中的总兵官,责任重大,一定要严格按照作战部署来进行,不可擅自做出决定,以免影响到大军的行动。。。”
陈新甲再次强调统一指挥的问题,祖大寿终于发现情况不对了。
马上就要开始进攻后金鞑子了,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领军的将领,必须要有临济决断的权力,若是一味按照作战部署进行,没有丝毫的自主权力,那军官的作用在什么地方。
陈新甲一再强调统一指挥、严格按照作战部署行进的事宜,甚至连大军每日里走多少的路,都有着明确的规定,这种指挥作战的办法,祖大寿是第一次听见。
陈新甲说完之后,祖大寿忍不住开口了。
“大帅,属下以为,战场之上,不确定的因素有很多,若是完全按照作战部署进行,恐怕会失去一些机会的,指挥作战的军官,还是应该有一些临机专断的权力。。。”
祖大寿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钱谦益打断了。
“祖将军,明日大军就要开拔了,一切的事宜,早就定下来了,这次作战部署,乃是大帅呕心沥血才定下来的,你说指挥作战的将军有着临济决断的权力,若是人人都这样做了,还要作战部署干什么,统一指挥是绝对不允许被违背的,这等的话,就不要继续说了。”
祖大寿的神情有些黯淡,其实他的意思,并非是违背整个的作战部署,而是在作战部署的范围之内,指挥作战的军官,有着一定的临机专断的权力,但这个时候来解释这样的道理,好像是有些晚了。
钱谦益说过之后,陈新甲也开口了。
“钱大人说的是,祖将军的想法,本帅也是知道的,不过攻击黑山的战斗,必须要统一指挥,各部都不能够擅自行动,一面扰乱了整个的计划,至于说拿下黑山之后,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战局是否有所变化,另当别论。”
祖大寿点点头,总算是放心一些了,看来陈新甲还是考虑到了战场的特殊,只是不知道在攻打黑山的时候,大军是不是能够顺利的拿下来,若是出现什么意外,又当如何的面对。
这些事情,按说各级的军官都是需要考虑的,可从如今的情况来看,一切都是陈新甲考虑了,下面的军官只要按照作战部署行事就可以了,甚至可以不动脑子。
祖大寿不可能完全放心,陈新甲的这种指挥风格,他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想起自己跟随苏天成所进行的几次,征伐,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苏天成注意听从下面的意见,做出来的决策部署,也是原则性的,鼓励各级军官发挥主动性,与陈新甲的风格完全不一样。
陈新甲进入到大堂的时候,祖大寿低着头,他不愿意让众人看见自己的焦虑,大军马上就要开始征战,三日之后,就是攻打黑山的鏖战,这个时候,士气是最为重要的。
会议结束之后,所有的军官都去准备了。
祖大乐跟在祖大寿的身后,忍不住嘀咕了。
“大哥,这一次的征战,我总是觉得不对啊,战场上的情况,谁能够完全预测到啊,大帅好像将所有的情况都考虑到了,若真的是这样,那岂不是神仙了,我们就跟着大帅,可以直接攻打沈阳、灭掉后金了。”
“不要胡说,大战在即,此等胡言乱语,在我的面前说说还可以,若是传出去了,我都不敢保证,能够留下你的脑袋。”
祖大乐还想说些什么,但祖大寿的话,令他摇摇头,不再开口了。
第八百二十八章首战告捷1
崇祯十四年五月初一,辽东的战事正式开始。
十万边军从大凌河城出发,直奔一百里以外的黑山城池,那里是明军的第一个目标。
为了这一次的出征,陈新甲煞费苦心,作出了详细的部署,而且他没有忽略火炮的作用,苏天成离开辽东的时候,留下了足够的火炮,其中红衣大炮五十门,大将军炮五十门,至于说虎蹲炮和弗朗机炮,作为江宁营的常规武器,配备很多了,苏天成留下这些火炮,主要的作用还是在于防守,大凌河城布置了三十门大型火炮,锦州城三十门,宁远二十门,山海关二十门,这一次的出征,陈新甲抽调了大量的火炮,组建了专门的神机营,因为洪承畴负责防御关宁锦防线,为此陈新甲还专门找到了洪承畴,提出了抽调一部分火炮,参与征伐的事宜,从大局考虑,洪承畴不得不应承,协调的结果,陈新甲带走了六十门大型火炮,无数的虎蹲炮和弗朗机炮,两万杆燧发枪,这样大凌河城、锦州城、宁远城和山海关,各自留下十门大型的火炮,用于防御。
火炮数量众多,大军行进的步伐,自然不可能很快,祖大寿、祖大弼和祖大乐等主要将领,曾经跟随苏天成征伐,清楚火炮的作用,苏天成在辽东期间,也注意培训边军,熟悉火炮的操控、燧发枪的使用,征伐之前,他们多次给陈新甲建议,重视火炮的作用,甚至指出来,火炮在攻城的战役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样的建议。陈新甲是完全采纳的。
一百里地,三天的时间,平均每天行进三十多里地,这样的行军速度,可谓是蜗牛的速度了,不过从谨慎的角度出发。陈新甲做出来这样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若是征战开始,就想着冒进,恐怕付出惨重的代价。
祖大寿带领的前军,主要的作用是侦查和开路,其实这不能够算是前军,更不能够算作是先锋,充其量的作用就是斥候。
大军出发之后。祖大寿还是非常谨慎的,一路上都是派出大量的斥候,探查方圆五公里范围内的蛛丝马迹,有些奇怪的是,一天的行程下来,几乎什么都没有发现,斥候甚至没有发现后金鞑子的影子,这有些不正常。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