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点我必须要强调,我是长期在军营里面的,身边的亲兵,悉数都是江宁营的将士,他们在战场上面厮杀的时候,从来没有皱过眉头,你们既然到了我的身边,也要适应这种局面,或许你们没有在军营之中的经历,可我希望你们能够适应军营的生活。”
“你们的志向是很不错的,为了能够做好护卫,时刻提醒自己,忘记荣华富贵,也只能够有这样的认识了,你们才能够做好护卫。”
苏天成说到这里的时候,四人瞪大了眼睛,看着苏天成,他们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当初他们定下的誓言,苏天成能够知道,要明白,这件事情,就连朱审烜都不是很清楚。
苏天成的名气,他们是知道的,所以朱审烜要求他们到苏天成的身边,他们也是愿意的,只是长期的低调,让他们不会有什么表达,到了苏天成的身边,做好护卫的事宜就可以了,想不到短短几天的时间,苏天成居然就看出了他们的志向。
武荣代表四人开口了。
“小的代表兄弟们表态,今后听从大人的安排,护卫大人的安全,绝无二心。”
武荣说的很是简单,没有多余的话语,没有夸夸其谈,但这样的表态,是苏天成愿意见到的,这才是护卫应该说出来的话语。
“很好,我相信你们,你们既然来到了我的身边,也就要熟悉战场厮杀的事宜,很多的时候,我都是要指挥大军作战的,以前你们在晋王殿下的身边,可能不会遇到这些事情,特殊的时候,你们甚至要跟随我到战场上杀敌,我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平日里都是很随便的,王大治、刘铁汉等人,是我的属下,但也是我的兄弟,我希望你们也能够成为我的兄弟。”
苏天成说出来这番话之后,四名护卫眼睛眨了一下,虽然没有什么表态性的话语,但苏天成明白,他说出来的意思,武荣等人,已经明白了。
苏天成和朱审烜之间,尽管说关系是不简单的,但毕竟两人的身份不同了,商讨很多机密大事的时候,还是需要保密的,若是武荣等人,将这些事情禀报给朱审烜,那就是不同性质的事情了,苏天成必须要提前打招呼,四人在朱审烜身边的事情,他不会过问,永远都不会问,但自己的事情,也希望四人能够保密。
开口说话的还是武荣。
“大人,小的明白,若是小的有什么做错的地方,大人随意处置,小的来到了大人的身边,就要彻底忠于大人。”
“很好,今日你们去和晋王殿下告别吧,明日就要离开京城了,晋王殿下是你们曾经的主人,我知道你们有这样的想法,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武荣等人离开之后,苏天成的思绪,转到了皇太极和朝鲜的那边,不知道这两件事情,进展如何了,要是都很顺利,那么十月之后,自己就要带领大军,攻打盖州、耀州和海州了,调整的时间不会太长,至于说皇太极有什么布置,到了登州之后,一切都会明白的。
第九百零六章皇太极的誓言1
苏天成的日子还是比较安逸的,至少被提拔为内阁大学士了,从此之后,朝廷之中,对苏天成的议论,一定会少很多,至少那些御史和给事中会谨慎很多的,他们的靠山唐世济被排除内阁,被迫以年龄的原因致仕,想必这是皇上的主意,否则其他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身在沈阳的皇太极,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
身体上面的病痛,皇太极能够承受,大不了自己坚持一下,平时的生活主意调理,一段时间之后,也是能够恢复的,但苏天成打出来的组合拳,令皇太极有些承受不住了。
代善被生擒,皇太极非常的痛苦,毕竟是自己的二哥,遭遇了这样的灾难,而且满八旗之中的正红旗,被苏天成的江宁营歼灭了,留下大量的家眷,皇太极不可能不管,这已经够令人头疼的,偏偏这个时候,安宁堡送来的信函,击中了皇太极内心的脆弱。
一共是两封信函,虽说皇太极尚未看到来信,但传闻早就出去了,这些传闻,也是从安宁堡方向过来的,据说大明有意用代善交换耿仲明和尚可喜。
这一手太厉害了,皇太极听到禀报之后,身体都有些哆嗦了。
信函送来之后,皇太极没有耽误,马上拆开信函,传闻终于被证实了,从安宁堡来的信函,一封是代善写来的,用满文写的,代善在信函里面,详细描述了江宁营的骁勇,说到了正红旗为什么会失败,在信函的最后,代善提出来了两点建议,第一是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与大明朝讲和,哪怕是暂时的委曲求全,避免即将到来的更大的风波,第二是尽量想办法,暗算苏天成,不管采用什么手段。暗杀、刺杀、污蔑、陷害等等,都是可以的,苏天成是非常可怕的人,一定会给大清国造成巨大的灾祸。
看了代善这封信,皇太极明白了,代善一定是见过苏天成了,所以才会说出来的这样的话语,代善是很高傲的人,轻易是不会服输的。既然在信函里面说出来这样的话语,那就是真的认为苏天成厉害了,不管怎么说,皇太极都是明白的,代善自始至终,都是一心一意为了大清国,不会有任何的异心。
打开另外一封信函,看完之后。皇太极脸色发白,额头上竟然出现了汗滴。
传闻被证实了。大明果然提出来了交换的事宜,意思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用代善来交换耿仲明和尚可喜两人,真的是害怕什么来什么,皇太极曾专门要求范文程调查这些传闻的由来,目的就是要杜绝这样的传闻。若大明朝真的提出来这样的交换条件,对大清国的打击是非常大的,皇太极根本无法做出来决定的。
崇德元年,投靠大清国的三个明朝将军,被敕封为王。孔有德是恭顺王,耿仲明是怀顺王,尚可喜是智顺王,三人被被封为王,都有一个顺字,意思就是顺从大清国的意思,那个时候的皇太极,是踌躇满志的,通过册封孔有德三人为王,也是给大明朝的诸多将领摆明了一个信号,那就是大清国求贤若渴,对于投靠大清的汉人,是不会亏待的。
时间仅仅过去了六年,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明开始振作起来了,特别是苏天成和江宁营的出现,令局势发生了彻底的逆转,孔有德已经被大明朝廷凌迟处死,而且也是被苏天成生擒的,如今代善被苏天成擒获了,居然提出来了交换条件。
皇太极相信,这个计谋,一定是苏天成提出来的,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侮辱了,而且包藏祸心,这是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