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子健迅速将附件沿海的情报,禀报了苏天成。
大家都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事情,苏天成的主要精力,还是在与后金鞑子的对抗,不会关注福建和台湾的事宜,想不到苏天成不是这样的看法。
台湾的事情,很快引起了苏天成的注意,以至于负责情报工作的渠清泽,不得不多次给熊子健写信,要求详细禀报情况,而且要掌握台湾岛的情况。
因为苏天成的注意,熊子健也高度重视台湾岛的战斗情况了,尽管说台湾岛内打得如火如荼,但商船还是要贸易的,虽说因为荷兰与西班牙在台湾岛的战斗,商船的航行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总是有商船经过南海的,而熊子健的任务,也就是保护这些商船的安全,不少的商船,都是要赶赴到威海卫码头去进行交易的。
海上贸易的利润太过于巨大了,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可能阻止这种贸易,何况在威海卫码头的交易,令这些商船获取了巨大的好处,威海卫码头的正规管理,明确的赋税,采购物品的方便,也令大量的商船,都要到威海卫进行交易了。
通过来往的商船,熊子健获得了大量的情报,荷兰与西班牙的战斗在十月份的时候,基本都结束了,结果在大家的预料之中,荷兰去的了完胜,西班牙的殖民者已经要离开台湾了。
情报源源不断的送到了登州。
整理这些情报的渠清泽,一直都不是很理解,台湾屁大个地方,有什么了不起的,如今的重点还是剿灭后金鞑子的事宜,机会很好,就算是皇太极耍什么阴谋,那也没有多大的了不起,兵强马壮的江宁营,完全可以对盖州、耀州和海州发动大规模的攻击。
渠清泽的这种认识,与洪承畴是一致的,两人已经是苏天成的左膀右臂,大小的事宜,苏天成都是与他们商议的,苏天成为什么会注意台湾岛,他们不是很明白,况且台湾距离登州的距离太过于遥远了,不过两人都知道,苏天成做出来的决定,从后来的发展来看,都是正确的,而且苏天成一般都是会做出来解释的。
十月上旬,渠清泽收到了熊子健的情报,荷兰完全战胜了西班牙,取得了对台湾岛的完全控制权。
迅速整理了这份情报之后,渠清泽急匆匆来找苏天成了,苏天成早就强调了,荷兰与西班牙之间的战斗结果,必须要第一时间禀报。
洪承畴和渠清泽一道进入了房间。
桌上的地图,两人早就熟悉了,是台湾与福建的地图,这份地图,摆放的时间很长了,苏天成也是长时间的观看这两份地图。
看见渠清泽和洪承畴进来之后,苏天成点点头,继续在地图上面做着一些标记。
洪承畴和渠清泽看见这样的情形,暂时没有开口,他们清楚,苏天成一定是在思考什么问题,有可能是牵涉到下一步行动的思考。
第九百二十三章转向的准备
感谢漂流一个世纪的心、欧弋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不左不右选择走中间路线的打赏,谢谢了,恳请读者大大投出推荐票。
苏天成看着洪承畴和渠清泽,慢慢开口了。
“洪大人,渠大人,你们是否认为,台湾牵涉到的事情不大,如今的重点,应该是全力应对后金鞑子。”
洪承畴和渠清泽没有开口,两人肯定是认同这个观点的,不过他们不会说。
“你们有这样的想法,没有什么奇怪的,不要说你们,恐怕朝廷里面的那些大人,都是这样的想法,台湾乃是弹丸之地,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重点还是解决后金鞑子的问题,要求我来完全反驳你们的观点,一时间也是做不到的,有些事情,用事实才能够说话的,等等吧,几年之后,你们就会明白的,台湾不是弹丸之地,台湾的地位非常重要的。”
苏天成显然不想做出来过多的解释,用海权论的思想去教育洪承畴与渠清泽,那显得过于的朝前了,用控制海权、以台湾为基地的理由去解释,目前还没有体现出来效果,这样的解释,洪承畴和渠清泽未必能够明白。
当然,决策上面做出来什么样的转变,还需要得到京城来的消息,看看皇太极会有什么样的决定,会做出来什么样的动作,目前的情况下,苏天成比以前更加的小心,他和朱审烜都成为了内阁大学士,一言一行都要注意了,这个时候,若是有什么不合适的动作,引发了朱由检的怀疑。那是很致命的事情了。
京城,紫禁城,养心殿。
杨嗣昌和朱审烜的神情显得很是奇怪,很想笑,但又透露出来思考。
朱由检正在仔细看着手里的奏折,脸上露出了惬意的微笑。
“杨爱卿。晋王,你们说说,后金鞑子准备俯首称臣了,朕该如何的应对啊。”
这份奏折是卢象升写来的,里面说到了最为重大的一件事情,后金的皇太极专门派人送来了信函,表示愿意服从大明朝的领导,从此之后,不与大明为敌了。而且还要接受大明朝的分封,若是大明朝的皇上同意这件事情,后金将要派出使团,专门赶赴大明京城,具体商议降服大明的事宜。
卢象升接到了皇太极的信函之后,不敢耽误,连忙写出了奏折,连带着皇太极的信函。一并送到了京城。
卢象升以密折专奏的形式,将奏折送到了京城。接到奏折之后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