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大明政客> 分节阅读 61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610(1 / 2)

落越来越多,这些部落也被准许进入到安宁堡和靖边,直接进行交易,特别是这几年的时间,蒙古部落遭遇了不少的灾害。特别是风灾和雪灾,几乎是没有什么粮食的,完全依靠在互市的交易,得到了大量的粮食,维持部落的生存,躲过灾害。

这个交易的过程中,宋思军是最大的赢家,不过赚取到的珠宝和黄金白银,他自己可没有什么,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上缴朝廷的,一部分是江宁营的军饷,经过了数年的发展,互市每年赚到的银子,大致维持在五百万到八百万两白银的数量左右,其中两百万两上缴朝廷,其余部分都是江宁营的军饷。

随着交易的频繁,宋思军掌握的情报也越来越多。

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经过了这几年的交易,从宋思军这里获取了燧发枪、火炮等武器,得到了大量的粮食,部落开始迅速的发展壮大,在河套地区,没有哪个部落敢挑战的,随着部落的壮大,锡伯族和达乌尔族部落的首领,不满足于目前的地位了,他们想到的是征服草原。

草原最大的部落还是科尔沁部落,作为后金鞑子的强有力支持者和联盟,科尔沁部落的领袖地位,是得到了草原诸多部落的认可的,而且科尔沁部落的人数众多,力量庞大,尽管有其他的部落挑战,但总是败在了科尔沁部落的手下。

锡伯族和达乌尔族部落,想到的就是打败科尔沁部落。

单纯从打败科尔沁部落的角度出发,宋思军是完全赞同的,蒙八旗以科尔沁部落为主,科尔沁部落代表后金,指挥蒙八旗,必要的时候,参与到对大明的战斗之中,能够击垮蒙八旗,对后金鞑子是沉重的打击,对大明朝是有百利无一害的,但时机要把握好。

辽东、登州、复州、宣州等地的情况,宋思军都是知晓的,可以说大明如今是多事之秋,击败后金鞑子成为了主要的任务,多处开战是不利的,这样的前提下,蒙古草原保持平静,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为大明守好边关,是最为重要的任务,暂时不能够有异动。

所以说,宋思军按照苏天成提出来的要求,尽量的稳定住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的首领,让他们平静下来,继续发展壮大自身的力量,等待合适的时机。

后金鞑子在安宁堡和靖边也有不少的商贾,这个情况,苏天成和宋思军都是知晓的。

在这一点上面,宋思军是佩服苏天成的,将生意与政治割开了,当初有人认为,互市不应该让后金鞑子参与进来,必须要彻底的困死后金鞑子,可苏天成不是这样的看法,商贾做生意,看重的是利益,有人愿意出高价,就算是你去限制,效果未必很好,大明与后金对峙,在辽东这个地方,一样有商贾往来两边做生意,不可能完全禁止的,从这一点上面看,后金鞑子要到安宁堡和靖边来做生意,没有必要完全禁止,也不可能完全禁止。

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相安无事,各做各的生意,当然了,问题也是存在的,后金的商贾,通过一些暗地里的渠道,购置了一些火器,虽然不是从宋思军的手里直接购买的,但人家能够想到办法,从其他的渠道获得。

这两年,一个新的情况出现了,令宋思军最为头疼的情况出现了,逐渐壮大的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出现了矛盾,两个部落都想着拥有河套地区的领导权,这可不是什么好的现象。

得到这个消息的是刘基。

刘基做事情的灵活性是很大的,有些时候,甚至随着商队到河套地区,掌握诸多的情况,通过他的观察,发现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之间,出现了矛盾,而且刘基还在两个部落里面,发现了不少后金的商贾。

这个情报反馈回来之后,孙元坤、宋思军、岳高峰和刘基等人一起商议了,他们认为,两个部落出现矛盾,与后金鞑子的挑唆有着很大的关系,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些必然的因素,发展壮大了,就要展现自身的力量,就要称霸。

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而且是不好调和的问题。

一旦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出现了火拼的情况,那是亲者痛仇者快的情况了,宁夏、榆林等边关的安全,将受到巨大的威胁,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说不定两个部落就此衰败下来,给予了科尔沁部落最好的机会,到时候,大明恐怕不得不出兵,维持河套地区的稳定了。

要解决这个矛盾,最好的办法是转移视线,也就是按照以前的布置,让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开始在草原的征伐,那样他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内讧,在征伐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密切的配合,共同来战胜草原上诸多庞大的部落。

众人商议的这个意见,被火速送完登州。

宋思军亲自到河套地区去了一次,见到了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的首领,告诫他们,千万不要自相残杀,留下精力去对付草原的那些大部落,真正的能够称霸草原。

这一番的话语,暂时稳定了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可这不是长久之计,孙元坤、宋思军、岳高峰和刘基等人,都是非常担心的,不知道这个部署,是不是会得到苏天成的同意,若是准备的时间太长了,导致两个部落按捺不住,相互之间出现了冲突,问题就大了。

宋思军作为安宁堡和靖边的实际负责人,需要思考这些事情,不能够有丝毫的疏忽,头疼的时候,他甚至想着,将安宁堡和靖边的后金商贾驱逐出去,不要他们在这里做生意了,可惜也就是这样想想,真正做到是不大可能的。

时间慢慢过去,为了预防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出现冲突,刘基驻扎到了河套地区,时刻在两个部落之间穿梭,做好平复和稳定的事宜,同时密切关注活跃在两个部落里面的后金商贾。

终于,岳高峰离开安宁堡的时间到了,宋思军专门嘱托了岳高峰,见到了苏大人之后,详细禀报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的事宜,恳请苏大人早就做出来决定。

第九百二十七章两线出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