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苏天成是大明朝的内阁大学士,但重要的职务还是蓟辽督师,大明边军经过了上一次的惨败,新任的辽东巡抚卢象升,一定是遵从苏天成的安排的,奴才以为,辽东和登州是一盘棋,苏天成必须要统筹兼顾,这样的情况下,苏天成的所有安排,都会知会卢象升的,巡抚衙门必然会有所部署和安排,唐海泰是巡抚衙门的知事,有资格获取到这些情报,只要唐海泰努力,我大清国也能够获取到这些情报,今早的做出来部署。”
通过了范文程的解释,皇太极终于知道范文程的想法了,也开始注意这个唐海泰了。
“文程的分析不错,不过这个唐海泰,究竟是什么性格啊,除开纨绔之外,是不是能够做好一些事情啊。”
“奴才收集了大量唐海泰的情况,请皇上过目。”
皇太极仔细看着范文程整理出来的唐海泰的情况,一边看一边思索。
半个时辰之后,皇太极开口了。
“这个唐海泰,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朕要是有了这样的官员,早就一脚蹬开了,不过也因为唐海泰的纨绔,才有可能成为我大清国的内应啊。”
“皇上,有钱能使鬼推磨,奴才以为,只要提供了足够的银子,让唐海泰去刺探相关的情报,还是没有问题的,这样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满足他的要求,让他离不开银子,牢牢的将其控制住,时间长了,改如何做,唐海泰自然是知道的。”
“好,就按照你说的去办,朕想着看看,这个唐海泰,是不是能够获取到关键的情报。”
离开崇政殿,范文程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大清国出现的变化,在他的预料之中,耿仲明和尚可喜两人自杀之后,对于汉军还是有着一定影响的,加之江宁营的强大,在众多汉军之中也产生了影响,至少正红旗被歼灭的事情,令汉军有些胆寒,范文程想了很多的办法,来维持汉军的稳定,甚至直接提出来了建议,统辖汉军由汉军将领直接负责,不要阿济格等人负责,将汉军悉数都编入到汉八旗之中,这些建议,都被皇太极直接采纳了,驻守在广宁和海州的汉军,全部都编入到汉八旗之中了,如此的情况下,汉八旗的将士,总是超过十万人了,成为了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了。
汉军在大清国的地位越是稳固,汉人在大清国就能够有着话语权,否则永远作为陪衬,无法掌握自身的命运,皇太极同意用耿仲明和尚可喜去交换代善,这样的想法,也令范文程有些担心,有朝一日,大明朝也想着要交换自己,那该怎么办,所以说,让汉八旗强大起来,让皇太极更加的重视汉人的作用,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范文程不可能在其他的方面努力,唯一能够完全掌控的,就是大清国的情报网络,如今就需要最好的利用这个情报网络,通过诸多的情报,来做出准确的分析,不断巩固自身的地位,避免出现悲剧。
第九百二十九章京城的消息
崇祯十四年十一月。
天气已经变得寒冷,京城里的百姓,都穿上了棉衣,随着年关的接近,生活变得平静的百姓,开始准备购置年货了,大家都相信,这个春节,一定能够过得很愉快。
就在这个时候,后金皇太极派出的谈判使团,抵达了京城。
这是亘古未有的事情,皇太极向大明朝表示俯首称臣,这个请求,得到了大明朝廷的准许,因此,皇太极派出了谈判使团,专门到京城来谈判了,更加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使团的领头人物,竟然是后金的郑亲王济尔哈朗。
关于后金皇太极派出来谈判使团的事宜,其实是有争论的,朝廷中有些大臣认为,后金鞑子既然臣服大明,就不应该派出什么谈判的使团,按照大明朝廷的要求,接受朝廷提出来的条件,解散满八旗、汉八旗和汉军,恢复万历年间的建州卫,由朝廷派遣卫指挥使,直接来管辖建州等地,这就是后金鞑子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派出什么谈判的使团。
谁都清楚,所谓的谈判使团,大都是表示两个国家之间的谈判,后金根本就不能够算是什么国家,皇太极自立为皇帝,成立了大清国,大明朝廷根本就没有认可这件事情,如今皇太极提出来派遣谈判使团的事宜,就表示没有诚意。
不过皇上准许了皇太极派出谈判使团的做法,不管怎么说,后金鞑子曾经是朝廷的心腹大患,也是皇上最为担心的隐患,如今后金鞑子愿意俯首称臣,愿意派出使团来商议臣服的事情。至少要展开商谈,人家皇太极肯定也是有一些条件的。
很多的文武大臣不清楚皇上的想法,可他们清楚,后金鞑子的实力还是有的,满八旗、汉八旗和汉军没有遭遇到毁灭性的打击,还有蒙古的蒙八旗。也是很骁勇的,这个时候,皇太极能够臣服大明朝廷,只要谈判的结局不错,后金鞑子按照谈判的要求来履行职责,自动臣服大明朝廷,总比双方展开残酷的厮杀要强很多的。
后金鞑子派遣了济尔哈朗作为使团的负责人,可见其是高度重视的,朝廷里面的文武大臣都清楚。济尔哈朗是后金的亲王,身份不一般,一直以来,济尔哈朗为人低调,不显山不露水,却是长期陪在皇太极身边的重要人物,济尔哈朗的哥哥阿敏被皇太极惩处之后,皇太极让济尔哈朗执掌了镶蓝旗。成为了镶蓝旗的旗主,可见皇太极对济尔哈朗的信任。
派遣济尔哈朗作为使团的负责人。这是出乎了大明朝廷意外的,上一次后金鞑子派出使团,商议交换代善的事宜,不过是正红旗的索尼,虽是满人权贵,但身份绝不能够和济尔哈朗比较。
朱由检本来是准备要求礼部和兵部共同来负责谈判的事宜。具体的负责人,最多就是礼部或者兵部的侍郎,这样的规格就很不错了,想不到后金鞑子派出了济尔哈朗。
朱由检紧急与杨嗣昌、朱审烜等人商议之后,决定让兵部尚书鹿善继出面负责与济尔哈朗的谈判。
后金鞑子的谈判使团是秘密进入京城的。一路上由卢象升派出的边军和榆林营将士护卫,寻常的百姓根本就不知道,进入到京城之后,使团的人员直接进入了会同馆,入住了北馆,这里被重兵看护,任何人都不得靠近。
谈判需要一系列的程序,济尔哈朗显然是很认真的,刚刚抵达京城,就向大明朝廷提出来了,使团奉皇太极的命令,谋划了一系列的程序,希望谈判按照程序进行,若是有机会见到大明的皇帝,使团一定是要跪拜的。
仓促上阵的鹿善继,暂时没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