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洪承畴看向了渠清泽,该说的他已经说了。
渠清泽说到的方面,与洪承畴有区别,洪承畴所考虑到的,是战役的顺利进行,渠清泽所考虑到的,是后金鞑子的敏感,以及做出来的安排。
“大人,下官有些疑惑,从孙大人和刘大人的来信内容看,后金鞑子似乎是知晓我大军要进攻蒙古草原的,不知道后金鞑子是怎么知道这等安排的。”
渠清泽说出来这些话之后,苏天成的脸上出现了笑容,这是他需要关心的细节,从得到的情报来看,江宁营此次安排,被后金鞑子知晓了,这究竟是为什么,以前是从来没有出过这类事情的,必须要查找到情报泄露的原因,才有可能做好下一步的安排的,而且从时间上面来看,继续拖延,不是明智之举了。
“洪大人说到的下一步的安排,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原来计划三万大军征伐蒙古草原,看来还是不够的,进入草原的大军变为五万人,至于说进攻的线路,我同意从安宁堡方向进入到河套地区,三路大军会和之后,展开统一的进攻。”
“从渠大人说到的情况来看,江宁营这次征伐蒙古草原,消息已经泄露出去了,这是肯定的,正是因为消息泄露出去了,所以后金鞑子想着挑起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之间的厮杀,让他们两败俱伤,也让我们这次的征伐,付诸东流,这等的计谋是不错的,如今我们就要思考了,消息究竟是怎么泄露出去的,是从哪个方向泄露出去的,若是不能够从这方面取得突破,将来我们的所有安排,都会被后金鞑子知晓。”
洪承畴和渠清泽的脸色都发生变化了。
阎应元的脸色,依旧如常。
苏天成看了看阎应元。
“闫大人,你有什么看法,不妨说出来。”
“大人,下官有一些看法,是不是准确,还请大人定夺,依照下官的判断,消息不可能是从登州泄露出去的,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不可能现在就出现了,大人带领大军,从登州出发,收复复州和宣州,这么重大的决定,都没有泄露出去丝毫的消息,如今突然出现变故,基本不可能,下官认为登州可以排除。”
“这次征伐蒙古草原,需要从辽东方向出发,故而大人通知了辽东的卢象升大人,故而下官认为,辽东是泄露情报的地方,若是能够固定到辽东方向,就很好查了,能够接触到情报的人员肯定是不多的,除开卢大人,其余就是辽东的主要军官,还有巡抚衙门的官吏了,若是针对这些人展开调查,下官相信,很快会真相大白。”
苏天成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洪承畴、渠清泽和阎应元能够做出来这些分析,说明他们思考问题,已经很全面了,说的更加直接一些,就是能够独当一面了,今后有什么事情,这些人也能够做出来准确的分析,为自己出谋划策,或者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果断做出来决定。
“很好,经过你们的分析,情况基本上明确了,我认为闫大人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其实要真正的找到那个泄露消息的人,不需要消耗多大的力量,只要继续给予辽东一些假情报,就能够很快侦查出来,这件事情,交给卢象升大人去办理吧,相信卢大人能够做到的。”
“后金鞑子刺探我们的情报,好啊,那我们将计就计,索性还给他们一些情报,按照我们的分析,后金鞑子知晓我们将从义州方向发动进攻,比如会派遣大军,加强对插汉部落和喀尔喀部落的戒备,那就让后金鞑子好好的戒备,我们从安宁堡的方向,发动进攻,直接进攻科尔沁部落和察哈尔部落,给予后金鞑子毁灭性的打击,彻底摧毁后金鞑子在蒙古最为强劲的依靠,等到后金鞑子明白过来的时候,恐怕无力回天了。”
洪承畴、渠清泽和阎应元看着苏天成,都没有开口说话。
“好了,就按照这个计划,做好准备,明日大军出发,乘坐战船到天津大沽,急行军从山西大同进入到河套草原,命令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的军队,按照预定的时间与我们会和,第一个进攻的目标,就是察哈尔部落。”
“至于说进攻台湾的事宜,孙传庭直接负责,熊子健和王大治协助,带领两万大军,郑鸿逵和郑成功也可以参与到此次的征伐之中,大军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拿下台湾,他们出发的时间,也是明日。”
苏天成做出来这个的布置之后,洪承畴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苏天成亲自参与到蒙古草原的征伐,这对于整个的战斗,是非常有利的。
行动很快开始了,先前的五万大军,早就等候在登州了,增加的两万大军,直接从登州、莱州和青州的驻军之中抽调,至于说驻扎在复州和宣州的将士,暂时不会动,从一定程度上说,复州和宣州依旧属于前线,需要直接和后金鞑子对抗的。
按照江宁营将士的迅猛,一天时间集结完毕,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些具体的事情,也不需要苏天成操心,自然有洪承畴和孙传庭办理好的。
苏天成还有事情需要考虑,那就是如何经营台湾的事情,虽然说现在暂时忙不到那个方面去,但要提前做好准备,驻扎在台湾的江宁营军官,必须是苏天成绝对信任的人,负责管理好台湾,打下牢固的基础。
第九百四十六章卢象升的分析
接到了苏天成的密信,卢象升差点没有控制住自身的情绪,按说江宁营将从义州进攻蒙古部落的安排,目前为止,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虽说下达了很多的命令,但卢象升从来没有透露出来真正的意图,也就是说,下面的军官不能够问为什么如此频繁的调动军队,按照要求做就是了,再说了,驻扎在辽东的将士,绝大部分都是榆林营的将士,肯定是服从指挥的,辽东边军的主要军官祖大寿和祖大乐,遭遇到沉重的打击之后,也沉闷了很多,从来不发表其他的意见,从这个层面看,消息不大可能从辽东泄露出去的。
卢象升很快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有一点他是无法否认的,辽东如此频繁的调整和调防军队,知道内情的人,或者说掌握了这些调动部署的人,是能够做出来分析的,不能够否认后金鞑子的睿智,他们中间有不一般的人,在活得了调动部署的情报之后,做出来准确的分析,辽东这个地方,本来就是鱼龙混杂,包括卢象升都知道,锦州和宁远,恐怕是有后金鞑子的奸细,只是目前不好去查证,也难以活得准确的证据。
卢象升来到辽东之后,一直都是非常小心的,牵涉到军事部署上面的事情,从来没有和其他人商议过的,都是根据自身的判断,包括苏天成的安排来执行的,辽东边军遭遇了惨败,卢象升不得不小心一些,他刚刚到辽东的时候,就有人传闻,辽东边军的战役部署,肯定是泄露出去了,要不然后金鞑子不会布置的那样的准确。
辽东边军的征伐情况。卢象升仔细了解过,排除了情报泄露的可能性,战役的惨败,与陈新甲等人的部署有着决定性的关系,就算是自己来迎战边军,也有可能做出来那样的安排。陈新甲好大喜功,作战部署有着致命的缺陷,必然招致惨败。
苏天成的来信,卢象升看了好几遍了,思路慢慢开始清晰起来了。
军队调动和部署,下面的军官是不可能完全知晓的,军官都是接受了调动的命令之后,带着军队转移或者调防的,没有哪一个军官是完全知晓调动计划的。后金鞑子想着收买那么多的军官,这是天大的笑话,要是军官都被后金鞑子收买了,整个的辽东都可能丢失的,不可能守住了。
能够知道大部分调动部署情况的,只有巡抚衙门的部分官吏,掌握这些情报的人不多,其中掌握的最为清楚的。就是巡抚衙门的知事。
巡抚衙门如今有两个知事,一个是唐海泰。一个就是自己推荐的知事,目前主要负
去读读小说网